Cant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麼倒黴過,原本以為自己會順利的加薪升職,沒想到卻被主管以“莫須有”的罪名開除了。Cant是一個挺有能力的人,進入公司不到一年就擔任了重要的工作,雖然這期間也犯了一些錯誤,但是經過主管的幫助,他依然做出了不小的成績。工作一年後,身邊的不少同事都獲得了加薪的機會,但卻沒有輪到Cant。Cant勇敢的找到主管談起了自己的加薪和升職問題,他列出了自己想要加薪的原因:他的工作在公司裏比較重要,而他已經勝任了自己的工作;其它不如自己的人獲得了加薪;他已經工作滿了一年,待遇應該有提高。Cant要求加薪的姿態非常的高,並表示不滿足要求的話,他將考慮辭職。經過一係列的“談判”,主管終於決定給Cant加薪並升職,條件隻有一個:要Cant培養出一個可以替代他的新人。

Cant以為自己的合理要求得到了滿足,開始盡心盡力的培養可以替代自己的新人。沒有想到的是,當新人可以勝任Cant的工作時,主管向Cant下了“逐客令”。 Cant要求加薪的態度讓主管對Cant非常不滿意,因為Cant雖然擔任了比較重要的工作,但也犯了一些錯誤,這些錯誤都是主管替Cant處理了後果。主管認為Cant沒有把自己的培養和信任放在眼裏,取得了點點成績後,就忘恩負義了。在Cant還在得意於自己的鬥爭勝利時,主管卻已經覺得他沒有培養價值,決定將他放棄……

Cant和主管之間顯然存在著嚴重的“溝通”問題。很多上班族會因為膽小或是礙於麵子,不敢主動和上司溝通,更不敢去詢問升職加薪的問題,而Cant雖然敢於主動和上司交流但是他的方法無疑是錯的。善於交流的人,不僅敢於向主管表明自己的心意,也能夠因為方式恰當而獲得滿意的答複。

職場交流要注意上下級之間的界限。職場中職位的高低就決定了上下級之間語氣的不同。上級可以用管理者的身份下達命令,而下級最重要的是做到服從和執行。。可能私底下你因為種種原因和上司相處得很默契成為了朋友,但站在公司的立場上看,上司和下屬是有界限的。下屬應該尊重上司的權威,即使是要提意見,也應該以一種尊敬、友好的態度來進行。我們不能因為上司曾經幫助過自己,就單方麵天真的認為他會支持自己提出加薪的要求。實際上,上司也是普通人,培養新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自己功利的目的。如果我們向案例中的Cant一樣,用咄咄逼人的口吻對上司提出他並不願意接受的要求,那麼即使是曾經培養過你的上司也會對你動“殺機”的。

職場中善於交流的人,通常都會禮貌,真誠的對待他人。他們通常表現會表現得很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對別人都是讚揚得多,批評的少。他們也會很積極的融入了集體活動中,不管是團隊協作,還是私地下的娛樂,他們都是積極參與者。出現了問題,他們也會主動的,謙和的和人溝通,找出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生悶氣,或是將責任推到他人身上。

善於交流的人,並不是人們認為的“軟柿子”,隻一味的謙卑的討好他人,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堅持而和人發生爭執。隻不過他們會選擇一種聰明的方式。他們在某個工作問題上和人意見分歧的時候,如果平和、謙卑的溝通不能解決問題,他們也會態度強硬,情緒激動。善於交流的人,不會過分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知道,沉默和妥協會讓溝通失去意義。他們的“爭吵”光明磊落,不攻擊他人,而且永遠“對事不對人”。他們不會表示對某人的不滿,或者將責任推到某人頭上,他們隻是因為工作而與人有小小的“爭執”。這樣的“爭執”不僅不會影響與他人的溝通,反而能夠讓交流更順暢的進行。

第五節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成功學大師安東尼(Anthony Robbins)說過一句話:“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恩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 學會感恩,為自己擁有的而感謝生活的賜予,即使遭遇失敗,也要感謝它們讓自己成長。會感恩的人,總會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很多時候我們對陌生人的舉手之勞會心懷感激,卻從來不會對身邊的人心懷感恩。為什麼我們不少上班族,在事業有所成功的時候,在得到了金錢、地位、名譽之後,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幸福?他們整天鬱鬱寡歡,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抱怨上司“壓榨”自己,同事想借自己上位,下屬想取代自己,客戶不給自己好臉色,連妻子和孩子也不理解自己。其實,這是他們的心態出了問題。快不快樂,有時候和地位、金錢沒有一點關係,而隻和心態有關。如果他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麵對身邊的人和物,他們會發現那些給他們不快樂的人同時也給他們帶了快樂,隻不過他們都選擇性的遺忘了。

習慣有時候能讓你忽略很多東西,當我們習慣了父母,朋友對我們的關愛的時候,我們就會忽略對他們的感激。在職場中也是一樣,對於上司和同事,我們很容易抱怨他們的不足,卻幾乎不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感恩。為什麼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原諒一個陌生人的過失,卻對提攜自己的上司和朝夕相處的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