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無間道(2 / 3)

“唉。”富子歎了一口氣,讓家人草草收拾家當,狼狽出逃,投奔周朝的偉大首都洛邑去了。

後來,富子以名為姓,改名為富辰,做了周王的大臣,以遠見和直諫聞名,富辰也是富姓的始祖。

公族們殺到富子家中,卻撲了一個空。富子全家都已經逃走,隻有一個人沒有走,誰?士蒍。

士蒍為什麼沒有走?他留在這裏不就等於告訴大家是他放走了富子嗎?正是,士蒍就要這個效果。

“你放走了富子?”公族們咬牙切齒,他們太恨富子了,所以同樣也恨放走富子的人。

“是,是我放的。”士蒍很鎮定,一點也不害怕。

“你放走了他,不怕我們殺了你?”

“怕。”

“既然怕,為什麼還要放走他?”

“可是,我更怕天下人說我不夠朋友,不講義氣。”士蒍說得大義凜然,倒把大家給說愣了。地球人都知道士蒍和富子是好朋友,為了救好朋友而視死如歸,這是多麼高的情操啊。

大家都有點慚愧,自己是兄弟相殘,人家卻能為朋友挺身而出,這境界真是差得太遠。

結果是,公族們放過了士蒍,並且因此也放過了富子,原本準備追殺富子的人放棄了最初的打算。

士蒍真的是因為講義氣才放走了富子?

寧可相信叛徒,也不要相信臥底。

士蒍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首先是要阻止公子們追殺富子。這倒不是他不想富子死,他是不想讓公子們與富子碰麵。這就像房地產中介,一定要阻止買家和賣家碰麵,否則人家一交流,自己那點算盤就都暴露了。假如給富子和公子們碰上麵了,保不準三說兩說就說出疑心來了。萬一露餡了,那死的就不是富子,而是士蒍了。

除了這個擔心之外,士蒍還要借這件事提升自己“講義氣”的形象,為下一步作鋪墊。

多麼出色的臥底啊。

一箭雙雕計

士蒍用離間計趕走了富子,獻公非常高興,不過他對士蒍說:“對不起,雖說你立了功,但是在大事完全成功之前,我不會獎賞你。”

士蒍並不失望,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對外,晉獻公聲稱沒收窮子的封邑純屬富子在搞鬼,富子被趕走是罪有應得,窮子的封邑依然屬於窮子。

沒有了富子,公族們雖然還沒有到群龍無首的地步,但是少了主心骨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坐地泡,公族們想不出新的花樣了。

可是,他們還是很團結,還是很倔強,還是很難對付。

作為臥底,士蒍是很出色的。他不動聲色,他一直在觀察,他絕不會打草驚蛇。一句話,他在等待新的時機。

由於在放走富子的事情上表現出色,公族們更加喜歡他,更加佩服他,也更加信任他了。在公族們當中,他的話越來越有分量。

沒有多久,士蒍發現了時機。

公族們常常在私下抱怨沒有得到公族應有的利益,他們最常舉的例子是遊大夫。遊大夫原本是晉侯緡的大臣,後來做了曲沃武公的臥底,策應武公攻破翼城。因此,遊大夫受到武公的厚待,得到了聚這個小城作為封邑。

“姓遊的不過是個外姓,都給他這麼好的封邑。我們還是公族,反而不如他,真是沒有天理了。”公族們常常這樣抱怨。對遊家,他們充滿敵意。

“就是就是。”每次,士蒍都這樣附和他們,而在他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轉眼,兩年過去,到了晉獻公八年(前670年)。

這一年,遊大夫死了,封邑就由他的兩個兒子繼承。

說實話,獻公一向對遊大夫很不滿,早就想收回聚城,苦於沒有什麼借口。如今遊大夫死了,獻公又想起這個事情了,於是找來士蒍商量。

“主公,你不找我,我也要來找你呢。如今我有一條妙計,不僅一箭雙雕,而且一勞永逸。”士蒍早已經胸有成竹,將自己的計劃向獻公一說,獻公當時就笑了。

公族們從士蒍那裏得到絕密內幕:獻公對遊家很不滿,但是苦於找不到滅他們的借口。

“這需要理由嗎?殺遊家的人需要理由嗎?”公族們開始討論,很快有了結論:隻要獻公默許,殺遊家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不過,大家還是征求了士蒍的意見。

“我猜,主公正希望你們去殺遊家呢,那塊地方給自己兄弟總比給外人好吧?說不定,誰先幹掉遊家,那塊地就歸誰。我猜的啊,我猜的。”士蒍裝模作樣,吞吞吐吐。

士蒍越是這樣,大家就越是認為他一定是被獻公授意的,誰不知道士蒍的消息最靈通啊?

既然最高領導都已經暗示了,那大家就幹吧。公族們躍躍欲試了。

“可是,”公子青羊畢竟老到些,他還有一個問題,“可是,聚那塊地雖然不錯,畢竟也不是太大,我們這麼多人,怎麼分法?”

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問題,於是大家都看士蒍,因為他就代表了政策。

“這還不簡單?殺了遊家,不是還有韓家?還有欒家?還有楊家?一個一個來,還怕地不夠分?”士蒍輕描淡寫地說,為公子們描述美好藍圖。

公子們歡呼起來,似乎分田分地分美女就是眼前的事情了。

臥底,什麼是臥底?什麼是最優秀的臥底?不僅打入敵人內部,還要把敵人忽悠得失去理智。

一網打盡計

遊家還沉浸在喪父的悲痛之中,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化悲痛為力量,就已經遭遇了滅頂之災。公族們如群狼一般殺進了聚城,遊家那點可憐的兵力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經過一頓砍瓜切菜式的屠殺後,遊家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