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後看才懂得生活,但隻有向前看才能生活。
——凱爾克加德
威廉·吉爾蘭德的父親退休時已經有六十多歲了。在那以前,他做了大約30年的鄉間郵差,一個星期有6天他都要跋涉在佐治亞州東北部的山區裏,為人們傳遞著信件。
在他80歲生日的時候,威廉送給他一封信,信中特別說了幾句表示孝心的話。威廉說他們全家人都非常希望他能夠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並且能夠在歡樂中安度晚年。總之,威廉希望他永遠快樂。在信的最後,威廉建議他和他母親不要再幹活了,應該完全放鬆自己,好好休息。威廉認為,父親操勞了一輩子,現在他們終於有了舒適的家和豐厚的退休金,幾乎有了他們想要的一切,也應該學學如何享受生活了。
後來,父親回信了。他首先感謝了威廉的好意,然後話鋒一轉:“雖然我很感謝你的讚美,但是你讓我完全放鬆自己卻嚇了我一跳。”父親承認沒有人喜歡走坑窪不平的路,就像他走了30年的崎嶇山路那樣,“但是如果我們事事都順心如意,從來都碰不到困難的話,那或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了。”
父親在信中寫道:“人生的意義不在於馬到成功,而在於不斷求索,奮力求成。每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都需要我們以堅強的信念去完成,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充實,意誌也會更加堅強。”
從他流暢的行文中,威廉似乎看到了父親寫信時的高興表情:“我們一生中最美好、最愉快的日子,不是還清了所有欠款的時候,也不是我們真正得到這套靠血汗換來的住所的時候,這些都不是。我記得在很多年前,我們全家擠在一套很小的住宅裏,為了糊口,我們拚命工作,根本分不清白天還是黑夜。你還記得嗎?我每天最多隻睡4個小時。直到現在,我都不明白當時為什麼不知道什麼叫累,又怎麼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美好。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們那時是在為生存而奮鬥,為保護和養活我們所愛的人而拚搏吧。”
“在奮鬥中求成功,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不是那些獲得成就的偉大時刻,而是那些小小的勝利,或是那些遇到挫折、僵局甚至失敗的時刻。試想,假如人人都輕而易舉地成功了,那麼我們就不是人生的參與者,而是生活的旁觀者了。要記住,重要的是追求,而不是到達。”
他在信的末尾給威廉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孩子,下次我過生日的時候,你隻須告訴我,在醒來時就要努力開始一天的追求,因為我能夠做事情的時間又少了一年——而等待著我去做的事情還有千千萬萬。”
讀完信,威廉想起美國小說家斯考特·菲茨傑拉德有一次給上大學的女兒寫的信中,祝賀她解決了學習中的重大難題,接著又告誡她不要滿足現狀,說我們每天都要證明自己生存得有價值。記得他引述了英國女詩人羅塞蒂的一句話:“這條路是否都是蜿蜒曲折的上坡的路呢?對,一直到盡頭都是。”
而今,父親仍在自己選擇的路上邁進,盡管它凹凸不平,盡管它永無止境……
從父親的言行中,威廉感悟到了生活的真正意義。
無論你多大年紀,隻要你能夠保持著樂觀的奮鬥精神,不斷地為自己的追求去創造,那麼你就會永葆童真,你的生命也就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