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政府的組織及權力,如果用之得當,必能得著最大的效果;不但可免社會間交互的衝突,而且可促社會全體底進步。
綜前所說:好政府主義有三個基本觀念:
(1)人類是造工具的動物,政府是工具的一種。
(2)這種工具的特性,是有組織,有公共目的的權力。
(3)這種工具的效能,可促進社會全體的進步。
以下再說由工具主義的政府觀中所得到的益處:
第一,可得到評判的標準。從上麵所說的工具主義的政府觀中,得著個批評政府的標準。以工具主義的政府觀,來批評政府,覺得凡好工具都是應用的,政府完全是謀公共利益及幸福的一種工具;故凡能應公共的需要,謀公共的利益,做到公共的目的,就是好政府,不能為所應為,或為所不應為的,就是壞政府。
第二,可得到民治的原理。政府之為物,不是死板的工具,是人作的,要防避他的妖怪;《西遊記》中的妖怪,加害於唐僧的,如老君的扇子,青牛呐,童子呐,都是工具,隻因為主人稍為大意,工具變成了妖怪,就能害人。我們做主人的人民,如果放任政府,不去好好地看守他。這種工具亦必會作怪的。所以在這一點上可得到民治主義的原理。政府這工具,原為我們大多數人民而設,使不善造善用,則受害者亦即在這些老主人。因為人類有劣根性,不可有無限的權力。有之,即好人亦會變壞。“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免不掉濫用權力以圖私利了。所以宜用民治主義去矯正他。雖把權力交給少數人,而老主人不能不常常地監督他,不可不常常地管束他。這是民治主義之淺者,其深義待一涵先生講之。
第三,可得到革命的原理。剛才說的工具是應用的。不能應用時,便可改換。茶杯漏了換一個,衣服敝了換一件,政府壞了,可改一個好政府——這是淺顯的革命原理。所以在工具主義的政府觀之下,革命是極平常而且極需要的,並不是稀奇事。
上列三項,就是好政府主義的引申義。
複次,好政府主義的實行,至少須備有幾個重要的條件。
(一)要覺悟政治的重要。大家須覺悟政治不好,什麼事都不能辦。例如教育事業,誰也相信是要緊的,而北京近年的學校,及武昌高師,因為政治不好,相繼感受惡影響。且也政治不好,連實業也興辦不成:去年(1920年)京漢京浦路上,打仗一禮拜,而中國煤礦業的商人竟損失了二百五十萬之巨;今年(1921年)武昌宜昌及其他慘遭兵禍的地方,乃至連小生意都做不成。所以好政府主義底實行,第一須有這種覺悟。
(二)要有公共的目標。有了覺悟,而灰心短氣,不定下一個目標出來,也不成功。我們簡單明了的,人人能懂的,人人承認的公共目標,就是好政府三字。如辛亥革命之目標是排滿,其吃虧在此,其成功亦在此。凡研究盡可高深,預備不妨複雜,而目標則貴簡要。
故我以好政府三字為目標。有了公共的目標,然後便易於實行。
(三)要有好人的結合。有了覺悟,及有了目標,尤須有人組合起來,作公共的有組織的進行。厭世家每歎天下事不可為,我以為天下無不可為之事,隻因為好人縮手說不可為,斯不可為矣。故好人須起而進行,從事於公共的有組織有目標的運動:這是謀好政府的實行所必備的第三個重要條件。三個條件,是必須完全具備而不可缺一的。
諸君!我今天所講的好政府主義,是平常的簡單的淺顯的老生常談,然要知道必得此種老生常談實現之後,中國乃能有救!
(本文為1921年10月22日胡適在中國大學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