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業語詞。
行業語詞,又名副語言詞,也叫別稱語詞。別稱,就是在正名之外的又一名稱。特征是:飲酒不說“酒”;吃飯不說“飯”。如酒,叫“燒二”;白米飯,叫“冒兒頭”等。這些名字,時間長了,顧客才聽得懂;再是對顧客有“戲謔”作用的名詞,如火酒叫“燒二”,燒誰呢?當然是“燒顧客”,把顧客叫“老二”,有貶義。時間長,顧客能夠接受,不介意了。有些“訕壇子”(開玩笑)的名詞,盡管有“貶義”,時間長了,連顧客也跟著叫起來,“貶義”也不“貶”了。
飯店的鳴堂直銷,是一種藝術的表演活動。演員是幺師、鍋師,賬房先生和顧客。鳴堂直銷使用行業語詞時,能使顧客感到既新奇,又幽默、含蓄,能產生追尋和好奇之心,使顧客思想放鬆,忘記煩惱,達到安閑消費的目的。現就24年前筆者在成都騾馬市榮樂園及其街道飯店的幺師鍋師、賬房先生中,搜集到的鳴堂直銷詞語的部分,摘錄於下:
一是反映原料別稱的。
豬:老拱、虎、毛瞄;魚:擺尾子、四季有(餘,諧音“魚”);蝦:金鉤、粲頭;龜:王八、硬殼殼;團魚:裙邊、巴邊邊;鴨:水上漂、嘎嘎叫;雞:太子登(基,諧音“雞”),鳳凰。
其中雞頭:獨占鼇頭;雞翅:大轉彎、滿天飛;雞爪:抓錢手;雞脯:死肉一坨;雞翹:鳳尾;雞雜:兒女英雄;雞蛋:張公打(蛋)。
又,豬肉:庖有肥;豬頭:一年到(頭);豬舌:利子、口條、大吉大(利);豬耳朵:俏冤家、皮外皮、順風;豬肚:皮內皮、耳聞目(睹,諧音“肚”);豬肝:巴心巴(肝)、雙鬥圍(竿,指肝)豬心:比幹挖(心)、死不用(心);豬腰:欄中半(腰);豬尾巴:甩不累、金錢鞭;豬皮:響皮;豬血:紅豆腐。
再,羊:臊老;羊頭:麒麟項;羊耳尖:迎風扇;羊中耳:雙鳳翠;羊耳根:龍門角;羊心:鳳毛冠。
豆芽:拐棍,無土菜;豆腐:灰妹、水板;菠菜:青波、鸚哥綠;紅蘿卜:珊瑚、野雞紅;木耳:烏鴉、蝴蝶;黃花:金針;豌豆尖:冒青;薑米:星宿;鹽:鹹、一日曝十(寒,諧音“鹹”);醬:提兵調(將,諧音“醬”);海椒:紅、武辣;胡椒:文辣。
二是反映菜品別稱的。
回鍋肉:燈盞窩、過門香;肉片裹紅棗:甜公龍眼;爛肉炒粉條:螞蟻上樹;脆皮魚:轟炸東京;鴨鴿炸蒸:帶子入朝;吃活蝦:鯉魚跳龍門;酥肉:和尚腦殼;豌豆炒蒜薹:棒打繡球、光棍遇到滾子客;黃鱔燒蒜薹:滾龍抱柱;蛇與雞燉:龍鳳會;蛇與貓燉:龍虎鬥;鍋巴肉片:火燒竹林彎。
三是反映米、麵製品別稱的。
大米飯:鈔粉子、冒兒頭;稀飯:攆不上、蝦子過河;麵:二人對(麵)、兩不見(麵);餅:鍋盔、扁貨;湯圓:水泡;抄手:餛飩、老爺子回家(抄手)、夜戰馬(超,諧音“抄”指抄手);粽子:裹蒸。酒:醞綠、燒二、五加四(九,諧音“酒”)。
四是反映數量別稱的。
一:大年初(一)、小生落難(單走,指一);二:一心管(二)、說一不(二);三:大審蘇(三)、接二連(三);四:和尚歸(寺,諧音“四”)、茶房酒(肆,諧音“四”);五:姚期馬(武,諧音“五”)、較場比(武,諧音“五”);六:許田射(鹿,諧音“六”)、穿紅著(綠,諧音“六”);七:如膠似(漆,諧音“七”)、皇親國(戚,諧音“七”);八:隔七繚(八)、烏七糟(八);九:天長地(久,諧音“九”)、五加四(九);十:一老一(十)、聞一知(十),滿盤(十)。十一:滿盤長一;九:滿盤扣一;五:滿盤對扣;半碗:天下太(平)。
五是反映餐具別稱的。
筷子:蒿竿;勺子:舀舀;瓢根:水鴨子;桌子:席。
六是反映餐桌次序的。
門外左側的:外左一、外左二……門外右側的:外右一、外右二……門內左側的:內左一、內左二……門內中路的:內中一、內中二……門內右側的:內右一、內右二……
門內編桌另有上、下、壁、路順席的:如壁順一席、二席;上一席、二席;下一席、二席;路順一席、二席等。
七是反映工作用語別稱的。
米、麵蒸煮:白案;肉菜烹飪:紅案;煮:截江救(主,指煮);開門:提門;菜牌:水牌;關門:收堂;顧客多:滿堂、打擁堂;顧客少:流堂;經營少量菜品:吊堂;顧客買菜回家:出堂、外跑;端菜:走(菜);端:話醜理(端);要調味碟:雙上;不要味碟:單上;麵條加海椒:紅湯;多要海椒:紅重;不要海椒:免紅、清湯;加綠葉蔬菜:冒青;不要菜蔬:免青;漱口水:玻璃;洗臉水:搭帕子;安坐:打凳子;茶:黃湯子、碧水;錢:拖把子、娃娃愛、九裏山;收錢:算賬;欠錢:念把子;交錢:下櫃;先交錢:未吃先開;櫃:榮華富(貴,諧音“櫃”)。
五、合格的幺師直銷員
幺師是飯店直銷企業最合格的直銷員,稱名幺師直銷員。源於我國古代的禦人。《詩經·行葦》有:“肆筵設席,授幾有緝禦”的詩句。“緝”是連接不斷,“禦”就是禦人。那時“筵席”上就有禦人接連不斷地、上上下下地進行服侍。幺師的鳴堂直銷,與他的雇傭關係確立與鍋師的明確分工,和老板菜品定價的授權之後,才從單一的服侍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起始時間大約在西漢已經形成,兩宋時期發展到了高峰。
幺師直銷員的職能有:
(1)飯店產品的宣傳——要依靠幺師直銷員的介紹;
(2)飯店產品的營銷——要依靠幺師直銷員的推薦;
(3)飯店產品的生產——要依靠幺師直銷員與顧客議定的菜單;
(4)飯店產品的運輸——要依靠幺師直銷員的“馱碟送達”;
(5)飯店產品的售後服務——要依靠幺師直銷員去桌上實現;
(6)飯店資金的回籠——要依靠幺師直銷員的清賬、收款;
(7)飯店的回頭客——要依靠幺師直銷員送客的謙恭等。
幺師直銷員在新中國成立前,一天到晚,除上述職能工作外,早上一早起床就要挑水、打掃衛生,中途空閑,要到廚內幫助墩子匠切菜、洗碗。晚上還要做夜堂。一天工作多達十五六個小時。薪俸十分微薄,社會地位低下,不能養家糊口。正如一首民謠所唱:
日行千裏不出門,雖然為官不管民。
白天像個富員外,夜晚腰間無半文。
這是對幺師直銷員的最大不公。幺師直銷員:又名堂倌,所以有“官”的戲稱;員外:是對地主豪紳富人的通稱。指幺師直銷員白天清賬收款,晚上向賬房先生交款後,“腰間無半文”了。新中國成立以後,幺師直銷員的勞動得到社會肯定,報酬按“多勞多得”付給,社會地位提高。今天,國家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發展。飯店鳴堂直銷,仍在有些邊遠的山區集鎮流行。幺師直銷員的工資待遇,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有的地方,實行基礎工資加提成的辦法付給,有的地方和老板入股共贏等等。有力地激發和保護了幺師直銷員工作的積極性。這是一件值得稱道的好事。
六、結語
飯店是我國古老的直銷企業。由於鳴堂直銷方式的使用,使顧客在輕鬆愉快的消費環境中,在“零”距離上,享受到直銷的廉價產品,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在。市麵上的“餐飲”業,從古至今,都要受到王室、宮廷的影響。統治階級的特權,首先體現在餐飲的消費上。“饕餮”(黃帝的兒子)、“酒池肉林”,成為上古時期王室飲宴排場和窮極消費的標誌。漢代皇宮宴飲的頻繁與上行下效,成為社會消費的一種底氣。正是這種底氣,成為我國餐飲事業內部發展的強勁動力,使它在沒有工業化的小農經濟覆蓋的社會裏,從深層次中,突出而起,成為其他直銷企業的先軍。我國的直銷業,從一開始的“簡單直銷”,到先秦時期已經發展成熟。我國古老的直銷業,還包括那些廠家在本廠門前的開店售貨。問題在於我們承不承認它。正如天上的月亮,看得見時“有月亮”,看不見時也“有月亮”。現代直銷業的起源在中國,不是外國的傳進。中國是直銷業的大國,已有幾千年的悠久曆史。這就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