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10多分鍾,停在一排漁船邊上,阿阮說:“這裏深海淺海的魚都有,價格便宜,魚可賣條,蟹可賣隻,蝦可稱兩,可以買了帶回去品嚐,也可帶回去欣賞”。沒等船停穩,我們便跳上漁船。船上的幾個女主人投客所好,捉魚撈蟹,個個忙得大汗淋漓,渾身沒有一處衣服是幹的,一個50歲左右的男主人,一會在指手劃腳地指揮,忽而又手眼並用的在數錢,身臨其境,一切釋然。
越南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也是友好的人民。在政治棋盤上,人民隻不過是一粒受人支配的棋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民,與誰有冤有仇?想到當時的擔心,不免為白己的自私和認識的淺簿感到好笑。越南與中國山連山,水連水,同誌加兄弟,友情不能忘。車在援越抗美時的胡誌明小道,現已擴建為寬闊的柏油路上奔馳,我的思緒也在擴展……,四海皆兄弟,不要敵意,不要戰爭,讓地球安寧。
不拒小利做活生意
我曾到過十幾個國家,在車站碼頭,街頭路邊,或擺攤設點,或提藍掛箱的小商販隨處可見,他們做生意的手法也大同小異,不是王婆賣瓜似的大聲吆喝,就是虛裹綿纏地迫你就範。賣一杯水,半塊瓜的生意並不鮮見。但做賣一支香煙的生意,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我們的越南導遊阿阮,見他來到一提藍小賣的老媽媽麵前,從她提籃裏一包打開的香煙中抽出一支,含在嘴上點火便吸。我當時想,這老媽媽是阿阮的熟人?沒見他打招呼呀,不是熟人,怎這麼隨便?煙抽一半,要上車了,阿阮從上衣袋掏出幾個硬幣,丟在老媽媽提籃裏,我霎時明白了。以後,在鄉村、在城市,都有這種做一支香煙生意的。他們把多種香煙開包擺出任過客選購。有人解釋越南地處亞熱帶,男士出門穿衣服少,不便帶香煙。這是一方麵,更主要的還是他們不拒小利,於人方便,自己得利,何樂不為。在下龍灣景區,有不少裝滿熱帶水果的小舢舨,穿梭般地在遊船中來往,你可以丟幾枚硬幣買三、四顆似荔枝或葡萄般大小的水果嚐鮮,也可以買到一個像桃或梨樣的水果品味。你若出於好奇,了解一些未曾見過的水果時,小商販們會用生硬的中國話加手勢向你熱情地解釋。不少遊客就是被他們的熱情所打動,自發解囊。這樣的、那樣的的水果,三斤五斤都稱一點,好不好吃是另一回事,反正錢掏得舒服愉快,也是對他們行為的一種褒獎和肯定吧!
筆者在越南首都河內巴亭廣場胡誌明陵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