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感知越南(2 / 3)

我認為:在職在位時,是人民的貼心公仆,是鞠躬盡瘁的孺子牛,是受人民尊敬的好領導。

離任謝幕時,是太陽的餘暉,是殆盡的蠟燭,是使人民留念的好上級。死了以後,名垂千古,世代不忘。

活著的時候,是英雄、是典範、是楷模。這就是築在人民心中的豐碑。

戴綠帽子是愛國的表現

初到越南國,見到城市和農村,絕大多數男人外出都戴綠帽子,感到稀奇。在中國,男人戴綠帽子是沒有用,老婆在外偷人(即現在的婚外戀)的意思,是貶意的,沒有哪個男人愛戴綠帽子的。是風俗不同?還是有其它意義?出於好奇,我了解得知,越南男人戴綠帽子,不單表明他是一個成熟有能耐的男人,還是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男人。何以見得?綠帽子,其外形似中國禮帽,帽簷寬,帽頂似鋼盔,頂部略呈尖形,多用製安全帽的材料製成,皆著綠色。起源於抗法戰爭,長年的戰爭,使他們研製了這種既堅硬又輕便,既能擋雨又能遮陽,既能起防護作用又能起隱蔽作用的軍帽。既然是軍帽,成為一名軍人當然是有條件的。男人戴著這頂綠帽子,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趕走了美國侵略者,爭取了祖國統一,是受人尊敬的英雄。久而久之,戴綠帽子成了越南成年人的習慣。據介紹,在1996年以前,國家規定有資格戴綠帽子的男人可以取5個老婆,這是因為長年的戰爭,男人犧牲得太多,造成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為保證社會的有序和穩定,為了民族的繁衍與發展,越南政府據情作出的婚姻規定。現在還有不少家庭是一夫多妻的結構,他們互敬互愛,家庭和睦穩定,不得不承認製定這一國策是正確的。有能力迎娶5個老婆的男人,能說他無用?弄清了綠帽子的沿革,對戴綠帽子的越南男人也就刮目相看了。

買一頂吧,帶回家,興致來了戴一戴,不忘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誌氣,有能耐的好男人。

節儉之風遍城鄉

崇尚節儉,是越南人民的自覺。你若仔細觀察從城市到農村,上至國家主席,下到黎民百姓,人人都注意節約,習慣成自然,不得不使你佩服讚歎。

胡誌明主席的餐廳,緊靠他故居的右側,實際上是會議室兼餐廳,一張似乒乓桌大小的木質會議桌,周圍放數把木靠椅,在桌子的下方,鋪有一塊寬約50公分,長約80公分的白色桌布,這就是胡誌明主席就餐的地方。除宴請外賓外,胡誌明主席都是在這裏進餐,每餐三小盤菜一個湯,吃完不剩。耳聞目睹,不得不使你肅然起敬。是國家貧窮?節儉與國家貧富有本質區別,一個是精神品格問題,一個是經濟基礎問題。2003年,全世界查出的十大腐敗案,均是國家總統或總理級人物,而且絕大多數是貧窮國家。腐朽的滿清皇帝在風雨飄搖之時,每餐還是一百多道菜的滿漢全席。由此可見,國風如家風,上梁正則中梁直,中梁直則基礎硬。

在越南星級酒店,很少見到滿桌菜肴大吃大喝的。就是在一般飯店乃至小吃攤上,也沒發現有桌上擺上十碗八碗胡吃海喝的。我們一行下榻河內一家三星級賓館,早餐每人一個饅頭,一碗稀飯,一碗麵條,你單吃哪一樣都吃不飽,三樣合吃完剛好,誰也沒說未吃飽,誰也沒有剩下的。賓館的洗漱用品,亦是夠用不餘,如二人標準間,梳子隻一把,香皂隻一塊,牙膏牙刷雖是每人一份,但牙膏量少,牙刷與國內比,也顯得秀氣多了。一次性用品,能用便罷,多了也是浪費,大家都是這麼看的,也沒什麼埋怨情緒,反而覺得國內也應這樣才好。

善良勤勞的人民

下龍灣景區,位於越南國東北麵的廣寧省海蜮,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有水上桂林之稱。我們遊覽下龍灣風景,是在下龍市乘機動木劃子前往的(因大小島嶼暗礁太多,大船不便穿行)。船一進入景區,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仙境一般,陳毅詩句“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羅帶”。好像就是描寫的這裏。擺姿式,搶鏡頭,真是忙得不亦樂乎。隨著木船漸漸遠離陸地,駛向深海,激動興奮的情緒中漸漸增添了一絲憂慮,因為在參觀戰爭遺址時,導遊細講了抗法抗美戰爭,對對越自衛還擊戰,他隻講了一句:“這是79年那場戰爭遺址”,便不往下講。對於那場戰爭,越南人民刻骨銘心,我們也記憶猶新。木船上,我們6人都是年過半百的老頭子老太婆,他們卻是6個身強力壯的年青小夥,會不會在深海處向我們下手?身在異國他鄉,情況不熟,語言不通,不得不多想一些。從我們的表情中導遊阿阮似乎察覺了什麼,他起身指著眼前的大海說:“前麵是我國的北部灣,再前麵是中國的南海,再過去就是太平洋”。真是天蒼蒼,水茫茫,用滄海一粟來形容此時的我們十分貼切。阿阮接著說:“帶大家看大海,是我這幾年帶團出遊的經驗,不少中國遊客沒有見到大海,這是順便就給大家一個機會。下麵還要請大家參觀水上漁家,也是旅遊項目之外的內容”。我們雀躍了。阿阮的解釋似乎在表明,你們莫把我們看扁了,越南是自尊心很強的國家,也是心地善良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