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職業生涯規劃與擇業心理(1 / 3)

第九章 職業生涯規劃與擇業心理

學習要點:

1.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與步驟。

2.就業與擇業心理問題及克服方法。

第一節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與方法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

(一)職業生涯的含義

職業生涯是以滿足需求為目標的工作經曆,包括工作內容的確定和變化,工作業績的評價,工作待遇、職稱、職務變動等。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組織或個人把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製定有關對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

重點提示:職業生涯規劃是找職業的“錨”,即回答“我到底想幹什麼?”“我到底能幹什麼?”“我到底為什麼幹?”等問題。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

一般來說,職業生涯規劃從個人角度和組織角度可以分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對自己一生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規劃,它包括選擇什麼職業,以及在什麼地區和什麼單位從事這種職業,還包括在這個職業隊伍中擔負什麼職務等內容。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部門了解職員個人特點、興趣、成長和發展的方向,不斷增強他們的滿意度,使他們的個人發展與組織需求及發展相結合,也可稱為職員職業生涯管理。

(三)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以個人現有的條件為基礎,確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奮鬥的策略。

2.突破現實生活的局限,擴展視野,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

3.準確評價個人特點和強項。

4.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

5.準確定位職業方向。

6.重新認識自身的價值並使其增值。

7.發現新的職業機遇。

8.增強職業競爭力。

重點提示: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在於幫助學生明確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法,切實可行的措施,發揮個人的專長,開發自己的潛能,克服生涯發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獲得事業的成功。

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

第一步:個人需求分析。寫出未來五年自己應做的事情及想要達到的目標,包括生活上和事業上的目標,不要顧慮那些是自己做不到的,給自己的頭腦留下充分的空間。

第二步:優劣勢及機遇分析。分析自己性格、所處社會環境的優勢和劣勢,思考自己可能會有的機遇;職業生涯中可能存在的威脅。

第三步:長短期的目標分析。根據自己認定的需求,自己的優勢、劣勢、可能的機遇來製定自己長期和短期的目標。注意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聯係,即通過短期目標逐步實現長期目標。

第四步:阻礙分析。寫下阻礙你達到目標的自己的缺點,所處社會環境中劣勢。這些缺點一定是和你的目標有聯係的,而並不是分析自己所有的缺點。他們可能是你的素質方麵、知識方麵、能力方麵、創造力方麵、財力方麵或是行為習慣方麵的不足。對自己的不足思考改正的辦法。

第五步:個人角色分析。製定一個明確的實施計劃,計劃中應有實施的期限,在計劃中明確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第六步:尋求幫助。爭取別人的協助和監督,幫助自己更有效地完成計劃。

重點提示: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不斷地進行自我探索、自我發現的過程,不論新生、畢業生及就業後,都需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討論與思考

1.案例分析

小王先生畢業於杭州某校的藥品營銷專業。畢業後,小王選擇了一家藥店做銷售工作。當初小王的想法很簡單,一是覺得專業對口;二是當時找工作的人很多,競爭壓力非常大,而銷售藥品的工作比較好找;三是小王覺得銷售工作可以多方麵鍛煉人,做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可以慢慢走上管理層。當初的想法是很不錯的,但是實際情況並沒有按照小王的意圖發展。畢業三年了,小王做過藥品零售、醫藥代表、櫃台管理等工作。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什麼都嚐試了一下,可是自己總是在銷售藥品的基層平麵上,想發展又突破不出去。於是,小王現在辭職在家,想利用年前這段時間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銷售藥品工作,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什麼方麵。想了一段時間之後,小王不但沒有想明白,反而越想越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