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足浴補氣血法(2 / 3)

方3附片蓯蓉湯

【組方】生附子、肉蓯蓉各1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3~5天。

【功效】溫陽通便。適用於大便堅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4韭子蓯蓉湯

【組方】韭菜子、肉蓯蓉各1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3~5天。

【功效】溫陽通便。適用於大便堅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5丹參二子湯

【組方】丹參15克,五倍子、訶子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先熏後坐浴,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2~3周。

【功效】補腎益氣。適用於子宮下垂,頭目眩暈,肢軟乏力,腰膝酸軟,四肢不溫,帶下量多,舌淡苔白,脈沉細。

方6蛇床子烏梅湯

【組方】蛇床子25克,烏梅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先熏後坐浴,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2~3周。

【功效】補腎益氣。適用於子宮下垂,頭目眩暈,肢軟乏力,腰膝酸軟,四肢不溫,帶下量多,舌淡苔白,脈沉細。

方7杜仲陳皮湯

【組方】杜仲、陳皮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5~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3~5天。

【功效】補腎納氣,止咳平喘。適用於氣短作喘,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動則喘息更甚,咳嗽痰少或咳嗽無痰,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潮熱盜汗,舌質淡,脈沉細等。

二、足浴補血法

(一)心血虛方

方1黃芪棗仁湯

【組方】黃芪、酸棗仁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連用7~10天。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疲乏無力,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麵色少華,舌質淡,苔薄,脈細弱。

方2龍眼荔殼二花湯

【組方】龍眼殼、荔枝殼各30克,合歡花、李花各1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連用7~10天。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疲乏無力,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麵色少華,舌質淡,苔薄,脈細弱。

方3二術遠誌二仁湯

【組方】蒼術、白術、遠誌、酸棗仁、柏子仁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1次。每天1劑。浴後即可上床睡覺。連用7~10天。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疲乏無力,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麵色少華,舌質淡,苔薄,脈細弱。

方4參芪二仁湯

【組方】黨參、黃芪、酸棗仁、柏子仁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1次。每天1劑。浴後即可上床睡覺。連用7~10天。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疲乏無力,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麵色少華,舌質淡,苔薄,脈細弱。

方5二仁湯

【組方】酸棗仁、柏子仁、遠誌、合歡皮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2~3周。

【功效】甘潤滋補,養心益脾。適用於精神不振,神誌恍惚,易激動,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發作時哈欠頻作,哭笑無常、不能自主,口幹,大便秘結,舌質紅或嫩紅,苔少,脈細弱而數或細弦。

方6甘草大棗湯

【組方】甘草、浮小麥、大棗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2~3周。

【功效】甘潤滋補,養心益脾。適用於精神不振,神誌恍惚,易激動,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發作時哈欠頻作,哭笑無常、不能自主,口幹,大便秘結,舌質紅或嫩紅,苔少,脈細弱而數或細弦。

方7三花湯

【組方】鬱金香、合歡花、棗仁花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鍾,每天2次。每天1劑,連用2~3周。

【功效】甘潤滋補,養心益脾。適用於精神不振,神誌恍惚,易激動,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發作時嗬欠頻作,哭笑無常、不能自主,口幹,大便秘結,舌質紅或嫩紅,苔少,脈細弱而數或細弦。

方8參芪當歸湯

【組方】黨參、黃芪、當歸各15克,柏子仁、酸棗仁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30天為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功效】補養氣血,健運脾胃。適用於記憶力下降,思維混亂,麵色不華,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方9黨參二藤湯

【組方】黨參、雞血藤、首烏藤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30天為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功效】補養氣血,健運脾胃。適用於記憶力下降,思維混亂,麵色不華,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方10棗仁三皮湯

【組方】酸棗仁、龍眼肉皮、五加皮、合歡皮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30天為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功效】補養氣血,健運脾胃。適用於記憶力下降,思維混亂,麵色不華,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方11龍眼合歡皮湯

【組方】龍眼肉皮、合歡皮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30天為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功效】補養氣血,健運脾胃。適用於記憶力下降,思維混亂,麵色不華,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二)肝血虛方

方1貞菊湯

【組方】女貞子、菊花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30天為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功效】滋補肝腎,育陰清熱。適用於貧血,伴頭暈目眩,耳鳴健忘,急躁易怒,精神緊張,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咽幹顴紅,腰膝酸軟,甚或遺精,大便幹結,舌紅苔少,脈細數。

方2桑菊旱蓮湯

【組方】桑葉、菊花、墨旱蓮各30克。

【用法】上藥擇淨,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煎汁,候溫足浴。每次30分鍾,每天2次。2天1劑,30天為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功效】滋補肝腎,育陰清熱。適用於貧血,伴頭暈目眩,耳鳴健忘,急躁易怒,精神緊張,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咽幹顴紅,腰膝酸軟,甚或遺精,大便幹結,舌紅苔少,脈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