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每周1~2劑,空腹或餐時熱食甲魚、地黃、枸杞、蒜瓣,細嚼慢咽,溫湯送服;宜同食低脂低鹽綠色菜肴。
【營養成分】富含ω-脂肪酸、氨基酸、硒等微量元素(礦物質)等。
【適用人群】糖尿病腎病患者、亞健康人群和保健養生者。
五味花粉益腎降糖湯
【原料】豬腎(腰)1個;天花粉、五味子、肉蓯蓉各10克,知母5克,花生米50克,料酒10克,薑末、蔥花、鮮蒜泥各10克,芝麻油5克,鹽、雞精各1克。
【烹飪】豬腰(腎)去筋膜和油脂,剖開後漂洗幹淨,瀝去水分斜劃3刀,用料酒碼味10分鍾;肉蓯蓉和花生米洗淨;天花粉、五味子和知母洗去浮塵後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後共入沙鍋中,加水淹沒藥麵和豬腰(腎),浸泡半小時後用文火煎沸半小時。棄紗布袋中藥渣,取出肉蓯蓉、豬腰(腎)分別切成片,盛於盤中,與撈出的花生米和全部輔料拌勻即可。
【熱量】1785千焦(425千卡)。
【功效】滋腎養肝,瀉火潤燥,生津降糖。
【用法】每2日1~2劑,空腹食豬腎(腰子)、肉蓯蓉,細嚼慢咽,溫藥汁送下,以早晚飲服為佳。每餐常食低脂低鹽綠色菜肴。
【營養成分】多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適用人群】糖尿病腎病患者。
地黃五加燉蹄筋
【原料】熟地黃、黃精各15克,刺五加10克,豬蹄筋100克,車前草幼苗100克,蔥花、薑末、鮮蒜泥各10克,芝麻油5克,鹽、雞精各1克。
【烹飪】熟地黃、黃精、豬蹄筋分別洗淨;刺五加裝在紗布小袋中紮緊袋口,共入沙鍋中,加溫水淹沒藥麵,浸泡半小時後用文火煎熬至酥軟熟透時,棄刺五加藥渣,加洗淨的車前草幼苗繼續煮沸3分鍾即可。撈出熟地黃、黃精、豬蹄筋和車前草幼苗盛於盤中,與全部輔料拌勻,碼味10分鍾即成。
【熱量】934千焦(221千卡)。
【功效】補腎益血,祛瘀潤燥,健脾強筋,利水生津。
【用法】空腹食用熟地黃、黃精、豬蹄筋和車前草幼苗,細嚼慢咽,熱湯送服,以早晚各服1次為宜,每服10天為1個療程。
【營養成分】富含肽類,多糖;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
【適用人群】糖尿病腎病患者。
參精杜仲雙瓜雞湯
【原料】黨參、黃精、杜仲各10克,枸杞子5克,冬瓜300克,苦瓜10克,烏骨雞肉100克,薑末、料酒各10克,獨頭蒜10個,鹽2克;生蒜泥、醬油和芝麻油各適量。
【烹飪】烏骨雞肉洗淨,剁切成小塊,用薑末、料酒和鹽拌勻,碼味20分鍾;黨參、黃精和枸杞洗去浮塵;杜仲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冬瓜去皮和瓤,洗淨,切成小塊;苦瓜去瓤後洗淨,而切成小塊。先將黨參、黃精、杜仲、枸杞和雞肉共入鍋內,加水淹沒後煮沸,撇去浮沫,改為文火燉30分鍾,加入冬瓜塊、苦瓜塊再燉至酥軟熟透,棄杜仲即可。另將生蒜泥、醬油、雞精和芝麻油調成滋味汁蘸用。
【熱量】807千焦(193千卡)。
【功效】養血益精,生津祛濕,利水消腫。
【用法】空腹食黨參、黃精、枸杞嚼服;烏骨雞肉、冬瓜、苦瓜蘸滋味汁食用,細嚼慢咽,熱藥汁送服,亦可佐餐食用。
【營養成分】富含多糖、肽類、氨基酸、脂肪酸、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等。
【適用人群】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水腫患者。
二、糖尿病腎病臨床分期
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症又稱糖尿病腎病,或糖尿病伴腎病,是糖尿病特有的嚴重的微血管並發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我國約30%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0%~50%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患者腎病的並發率達33.6%。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腎損害,出現持續性蛋白尿,則腎功能持續性減退直至終末期腎衰竭。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症狀多在患病後5~10年才表現出來,臨床分為5期:第Ⅰ、Ⅱ期為臨床前期,第Ⅲ、Ⅳ、Ⅴ期為臨床診斷期。
Ⅰ期:腎體積增大或腎過濾率增高,腎血漿流量和腎小球毛細血管灌注及內壓增高;這些變化與高血糖水平一致,腎結構和腎功能無明顯變化。
Ⅱ期:運動後微量蛋白尿,腎小球結構有改變,腎小球基底膜和係膜基質增加,腎濾過率每分鍾150毫升以上,白蛋白每分鍾排泄率30微克以上。
Ⅲ期:持續微量蛋白尿,尿中清蛋白排泄率(AER)為每分鍾20~200微克,但常規化驗蛋白尿多為正常,腎小球濾過率(GFR)大至正常,血壓可輕度升高,腎小球基底膜和係膜基質病變比Ⅱ期更甚。若積極幹預治療可阻止或延緩大量蛋白尿發生。
Ⅳ期:臨床蛋白尿,清(白)蛋白排泄率每分鍾>200微克,或尿蛋白24小時>0.5克;血壓增高,腎濾過率開始進行性下降,水腫較重,對利尿藥反應差;出現腎小管功能障礙;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病史5~20年,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者易發生Ⅳ期糖尿病性腎病,以視網膜病變,外周神經病變等微細血管並發症多見。
Ⅴ期:尿毒症期(ESRD)。腎濾過率進行性下降,持續性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腫,高血壓,常並發視網膜病變等。
以上微量蛋白尿(MA)是糖尿病腎病的最早臨床證據及篩選早期主要指標,亦是糖尿病心血管病發生率和病死率顯著升高的標誌。如這時進行積極幹預食療和用藥等綜合控製措施,腎病有恢複的可能。繼續發展,尿中就會出現持續性尿蛋白的症狀,患者出現水腫,血壓持續性升高;到了顯著的終末期腎病,因腎功能不全,血中肌酐和尿素氮開始升高,部分患者會出現貧血。當血肌酐超過707.2微摩爾/升(8mg/dl)時,患者會發生尿毒症(Ⅴ期),若急救不及時,最終可能導致死亡。整個過程會曆時多年,但也有的患者腎功能惡化很快。
三、糖尿病腎病西藥治療簡介
1.及早控製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血症可推遲腎病出現,腎病早期也可能逆轉。對於腎病Ⅰ、Ⅱ期,特別是微量蛋白尿期(Ⅲ)期,無論有無高血壓,應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藥(ACEI),如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ARB),如替米沙坦、厄(依)貝沙坦、纈沙坦等,均可使尿中清蛋白排泄量減少,尿轉鐵蛋白和尿內皮素排泄量也可明顯降低,臨床效果好。建議對無腎損害及尿清蛋白每天<1.0克患者,血壓控製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尿清蛋白每天>1.0克的患者,血壓控製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
2.當血清肌酐>530微摩爾/升,內生肌酐清除率(Ccr)<15.0~20.0毫升/每分鍾的晚期糖尿病患者,以腹膜透析較安全。有條件的終末期可施行腎移植或胰腎聯合移植。
3.降血糖藥的應用。若無顯著腎功能不全征象,以口服降糖藥為主;若已有明顯的腎功能不全或口服藥物無效時,則應及早應用胰島素。無論是口服降血糖藥還是注射用胰島素,都必須防止血糖和滲透壓下降過快,以免加重腎損害。口服降血糖藥一般多選用格列喹酮(糖腎平、糖適平)、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美脲及格列齊特等,而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優降糖)、氯磺丙脲、二甲雙胍、苯乙雙脲等藥物不良反應較多, 或易致低血糖反應,或加重腎和肝損害並引起酸中毒,故不建議用於糖尿病腎病。胰島素宜用中短效製劑,小劑量,並且給予格列喹酮或格列吡嗪相配合,效果較好,不良反應較少。
4.當出現氮質血症時,要根據血糖水平及時調整降血糖藥的種類、劑量和用法,必要時聯用腎病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腎靈、開同)治療。
5.對伴高血壓或水腫但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吲達帕胺、氫氯嗪、螺內酯、環戊噻嗪等,從小劑量開始試用,至療效滿意。腎功能不全,高度水腫者應選用襻利尿藥,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布美他尼(丁尿胺)治療。
6.應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藥物,如雙嘧達莫(潘生丁)、氯吡格雷、噻氯匹定(抵克力得)、阿司匹林或肝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