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書www.sikushu.com)
年遐齡的女兒倒是很和老四的脾氣,就把她賜給老四做側福晉吧。另外,朕記得,前幾年在乾清宮當差的那個奉茶的宮女叫李映月是吧?
是,李映月如今在熱河行宮。
就把她給年氏做陪嫁吧,好歹年氏在宮裏侍奉了朕這麼些年。令讓貴妃再挑兩個人跟去侍候,不枉她在宮裏侍奉這些年。
梁九功心裏明白康熙的意思,卻又不能明說,跟著年薑嬈陪嫁過去,就是奴。何況萬歲爺曾下密旨,雍郡王此生不得娶她為妻,亦不能為妾。
萬歲爺的意思,是讓兩個人日日見麵,卻一輩子不能在一起嗎?
更何況,聽說十四爺近來頗為照顧李映月。
“萬歲爺,這李映月……還是留在熱河吧。她生性傲慢,怕是不願進王府為奴。”何況,她是良妃拚死護下的人哪!
良妃和她之間,他不知道有什麼關係,隻是一年前的那件事,太驚心動魄,又蕩氣回腸。讓他至今都沒有明白,良妃就自戕了呢。
康熙不耐煩的擺擺手令他退下,“這事就這樣定了,你且下去吧。”
是。
康熙坐在禦案前,望著手上銀簪,千瓣繾綣堆積,卻堆不成一世情長。三十年的相守,卻不及一瞬的愧疚。他一輩子,被不願被人猜度他的心思。惟願能猜度的人,猜得中,卻從來也不願迎合他。現在,連那個人也去了,自己這一生,帝王之位,天下蒼生,江山社稷,都可算的圓滿。唯有她,唯有情,得不到,毀不掉,是牢籠。
正在十月十五日
皇三子胤祉奏稱:“臣牧馬廠蒙古喇嘛巴漢格隆自幼習醫,能為咒人之術。大阿哥知之,傳伊到彼,同喇嘛明佳噶卜楚、馬星噶卜楚時常行走。”帝命將該三喇嘛及
直郡王府護衛嗇楞、雅突等鎖拿,交侍郎滿都、侍衛拉錫查審。巴漢格隆等供:“直郡王欲咒詛廢皇太子,令我等用術鎮魘是實。”隨差侍衛納拉善等掘山鎮魘物件十餘處,命交顯親王衍璜等嚴擬具奏。
九月十六日
康熙帝回抵京城。先是,沿途由胤礻是看守胤礻乃,至京設氈帷居胤礻乃於上駟院旁,命胤礻真與胤礻是看守。
本日,帝召諸王貝勒、滿漢文武大臣於午門內,宣布廢斥皇太子。雲:“初意俟進京後台祭奉先殿,始行廢斥,乃勢不可持。故於行在拘執之。”又雲:“當胤礻乃幼時,朕親教以讀書,繼令大學士張英教之,又令熊賜履教以性理諸書,又令老成翰林官隨從,朝夕納誨,彼不可謂不知義理矣。且其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今忽為鬼魅所憑,蔽其本性,忽起忽坐,言動失常,時見鬼魅,不安寢處,屢遷其居,啖飯七八碗尚不知飽,飲酒二三十觥亦不見醉。非特此也,細加訊問,更有種種駭異之事。”“以此觀之,非狂疾何以致是。”“當即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廢斥皇太子,著行由禁。”
九月十七日
帝諭諸皇子及滿洲文武大臣:“今胤礻乃事已完結,諸阿哥中倘有借此邀結人心.樹黨相傾者,朕斷不姑容也。”因引清太祖努爾哈赤置其長於褚英於法,清太宗皇太極幽禁阿敏,禮親王代善劾舉其子、孫,壞法亂國均正典刑之例。且曰:“宗室內互相傾陷者尤多,此皆要結黨援所致也,爾等可不戒乎?”
九月十八日
遣官以廢皇太子事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帝親作告天祭文,言在位以來“一切政務不徇偏私,不謀群小,事無久稽,悉由獨斷,亦惟鞠躬盡瘁,死而後巳。”“不知臣(指帝本人)有何辜,生子如胤礻乃者,秉性不孝不義,為人所不為,暴戾荒淫,至於斯極。”“今胤礻乃口不道忠信之言,身不履德義之行,咎戾多端,難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廢斥。”“臣雖有眾子,遠不及臣。如大清曆數綿長,延臣壽命,臣當益加勒勉,謹保始終。如我國家無福,即殃及臣躬,以全臣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