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基督教的傳播(1 / 3)

保羅是使基督教從加利利傳到羅馬的橋梁。他拯救了基督教。使它不致變成一個小小的猶太教派。保羅使基督教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在基督教能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宗教之前,有一件事必須做到,那就是必須與耶路撒冷以及舊教的狹隘的種族偏見決裂。有一個名叫保羅的傑出的傳道者和組織者拯救了基督教,使它不致於淪為一個小小的猶太教派。

保羅離開了猶大,渡海來到歐洲,並使這個新的教會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它對猶太人、羅馬人和希臘人一視同仁。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對保羅的了解要清楚於對耶穌的了解。在《新約》中,緊接著幾卷福音書之後的第五卷《使徒行傳》裏,有十六章記載著保羅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從他在西方異教徒中旅行期間寫的一些書信中,我們不難發現保羅對他的教義所作的描述是何等細致。

他出生於小亞細亞西北角西利西亞地區的大數城裏。他父母給他取名掃羅。

掃羅自小有一個不錯的家庭環境,在羅馬帝國的幾個地方都有親戚,幼年時就被送到耶路撒冷去上學。他的地位也有些特殊,因為他雖然是個猶太人,卻能成為一個羅馬公民。這種榮譽看來是由於他的父親為羅馬做了某些事而授予他父親的。在當時,這就意味著可以享有許多特權。

掃羅接受了全體猶太兒童的傳統教育,後來到一個做帳篷的人那裏去當學徒,並且自己也經營做帳篷的生意。

這個年輕人是在紀律嚴格的法利賽派的學校出來的,因此當法利賽派下令處死耶穌時,掃羅完全站在公會的一邊。此後,他還積極參加了青年愛國者團體,他們力圖清除那個可恨的拿撒勒人在猶大和加利利到處散布的煽動性教義。

掃羅親眼目睹了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的一幕。他對這個為新的信仰第一個殉道者之死無動於衷。因為,開始時他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個愛在一群年輕的暴徒中充當先鋒的年輕人,經常和同夥假借舊的法律的名義犯新的罪行,因而他幾乎每天都與耶穌的信徒接觸。

與同一時代的大部分人迥然不同,這些最早期的基督教徒的個人品德通常比較高尚。

這些人生活樸實,不說謊,對窮人慷慨解囊,與貧苦的鄰居共同分享自己的財物。上絞刑台時,嘴裏還會為迫害他的那些人祈禱。

最初,掃羅感到迷惑不解。

漸漸地,他開始認識到,耶穌絕對不僅僅是一個煽動革命的人,因為他能使一些從未見過他的人都能如此膜拜。

耶穌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老師。他則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某一天,掃羅忽然理解耶穌了,他自己完全順從他的陌生的導師的旨意。

掃羅的轉變是在一條人跡罕至的路上發生的。

那是通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耶路撒冷當局已經聽說大馬士革城裏有若幹猶太人開始傾向於基督教教義。大祭司讓掃羅帶幾封他寫給在大馬士革的同行的信,要求把那些信異端邪說的人送交耶路撒冷受審,並處死刑。

他像個孩子似的滿意地接受了這一可怕的使命。幸運的是,掃羅在到達敘利亞首都之前,忽然覺悟了。

掃羅的受蒙蔽的心靈忽然敞亮了。

大祭司錯了,耶穌是對的。

這是後來幾百萬人都得出的正確的結論。

掃羅偷偷把信件毀了,更沒有要求逮捕持不同教義者,而是直接去見大馬士革的基督教團體的領導人亞拿尼亞,請求接受施洗。

從此,他改名保羅,並用這個名字獲得了異教徒的使徒這一名聲。

受洗後的保羅把原來的職業放棄了,而且在巴拿巴(來自塞浦路斯島的一個在早期就改變了宗教信仰的人)的請求下,到安蒂奧克城去。在那裏接受耶穌的教義而不再到舊的猶太教堂去做禮拜的人,被第一次公開授予“基督徒”的稱號。

保羅在安蒂奧克沒住多久,就踏上了漫遊各地的傳教旅途。他走遍羅馬帝國的各個角落,最後所得到的是以一個殉教者的身份,葬在羅馬一個無名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