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乙型肝炎的治療3(2 / 3)

間應用聯苯雙酯而ALT沒有明顯下降者,多為重度慢性肝炎患者或者炎症壞死較重的肝硬化患者。停用聯苯雙酯以後容易出現ALT的反跳,半數以上病人在半年內ALT會出現反跳,再次給藥仍然有效。為了防止ALT的反跳,ALT下降之後必須繼續服用聯苯雙酯2~3個月。可以每半個月檢查一次ALT,如無波動一次減藥5mg,可以經過2~3個月觀察後停用聯苯雙酯。聯苯雙酯不良反應罕見。聯苯雙酯的突出優點是降酶效應迅速、應用方便、罕有不良反應。但長期臨床應用的經驗表明,聯苯雙酯主要降低ALT,而對其他肝酶無明顯影響,至少與對ALT的效應不一致。對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的作用遠不及對ALT的作用明顯,在慢性肝病中僅病變較輕者AST可以隨著ALT下降,病變較重者常見ALT下降而AST持續異常。聯苯雙酯有利於肝病變的恢複,但是其降酶效應似與肝病變的恢複不完全一致。因而,當前醫生們根據各自的經驗對聯苯雙酯持有不同的態度。聯苯雙酯是重要的輔助藥物之一,必須與不同作用的其他輔助藥物一同使用。α幹擾素和拉米夫定都必須以ALT作為觀察病情的指標,聯苯雙酯不宜與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多用於輕度或者無黃疸的慢性肝炎。雙環醇(百賽諾):雙環醇可清除實驗動物細胞內的自由基,保護肝細胞膜和線粒體,減輕肝的炎性損傷,防止肝纖維化;可增強肝蛋白質的合成作用,促進肝細胞再生。此外,可誘導HepG2細胞凋亡,抑製HepG2.2.15細胞株分泌HBsAg、HBeAg和複製HBV-DNA。雙環醇片安全性好,可明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臨床症狀,有效地降低血清氨基轉移酶並且作用穩定、持續,同時對血清病毒學標誌的轉換也初步提示有一定的作用。用於治療伴有血清氨基轉移酶異常的輕、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以及非病毒性肝病。垂盆草:垂盆草製劑是由垂盆草製成的各種藥物。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藥用全草,主要成分為垂盆草甙,水溶性。動物實驗表明,垂盆草具有明顯降低丙氨酸轉氨酶(ALT)的作用以及解毒的作用。垂盆草製劑能促進肝的代謝,具有免疫抑製的功能。垂盆草衝劑是治療急性肝炎以及慢性肝炎的有效藥物,可清利濕熱,尤其是對丙氨酸轉氨酶升高的患者具有明顯的療效。對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對肝炎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黃等濕熱症狀有減輕和消除的效果。有報道認為,垂盆草衝劑能提高機體對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的非特異性體液免疫水平,阻止病毒對肝細胞的進行性損害,恢複肝的功能。而且無毒、無明顯副作用,安全可靠,對藥物性肝炎和酒精所引起的轉氨酶升高也有顯著的效果。垂盆草衝劑降轉氨酶的作用迅速而又持久,用藥2~4周以後丙氨酸轉氨酶可降低至正常範圍之內。如果快速停藥,則會有較高的反跳率。療程應大於6個月,緩慢減量至停藥為止,其顯效率在70%~80%。護肝寧片,其主要成分是垂盆草、虎杖、丹參、靈芝等。黃色糖衣片,除去糖衣以後顯示為棕褐色。味苦、微酸、澀。主要用於清熱利濕、益肝化瘀、疏肝止痛;退黃,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用於治療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山豆根注射液:是從山豆根中提取的生物堿。性苦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它能減輕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和白蛋白的合成,調節免疫功能。適應證: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證明對慢性活動性肝炎療效顯著,療程以2個月較為適宜。停藥以後有些病人出現有反跳現象,但是加大劑量以後或者重複療程同樣有效。少數病人有口咽幹燥、咽喉癢感、輕度頭暈、注射處疼痛等不良反應。五味子製劑:五味子醇提取物以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對化學毒物引起的動物肝細胞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抑製轉氨酶的釋放,使ALT的活性降低。具有顯著的肝細胞損傷拮抗作用,能通過增加肝細胞中遊離型核糖體蛋白和rRNA進而加速膜固有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加強,從而增強了肝細胞對毒物的抵禦能力和損傷修複能力,有效地阻斷毒物所致肝細胞膜損傷後的ALT、AST等酶釋放與漏出。並能明顯誘導小鼠和大鼠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增加肝解毒能力,使得微粒體細胞蛋白含量明顯增加,並能提高NADPH-細胞色素C還原酶、苯並芘羥化酶等的活性,防止肝內穀胱肝肽(GSH)的耗竭,有利於增強肝細胞解毒功能及抗突變功能。對於外源性以及內源性的自由基損傷具有顯著的拮抗作用,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對VitC-NADPH係統或者半胱氨酸係統誘發的肝、腦、腎細胞微粒體脂質過氧化MDA(丙二醛)的生成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五味子製劑所具有的強抗氧化性對於抗疲勞、增強衰老機體免疫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等方麵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促進肝細胞內蛋白質和糖原的生物合成,加速氨基酸滲入肝的速率,改善機體對糖的利用,糾正糖原紊亂,改善脂肪代謝,提高機體能量供應,有利於肝細胞功能的恢複。五味子對四氯化碳經肝微粒體代謝轉化後生成的一氧化碳及其在代謝過程中對NADPH的消耗亦能有抑製作用。單味五味子有降酶的作用,是益氣養五髒的良藥,久服沒有副作用。該藥有護肝、促進肝蛋白的合成以及肝細胞再生的功能,並能夠增強肝的解毒功能,可以使血清ALT明顯下降,但是停藥以後容易反跳,因而目前多為複方製劑,如五靈丸、五酯膠囊等。小柴胡湯製劑:該製劑用於肝炎治療有多個方麵的作用。除了降酶作用以外,有作者認為還可以促進肝細胞的再生,誘生內源性幹擾素,增強巨噬細胞活力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力,從而抑製肝炎病毒。清開靈:為安宮牛黃丸改製的複方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等多項效用。此外,對損傷的肝細胞有修複作用。還可以降酶退黃,適用於急性肝炎、亞急性重症肝炎,靜脈滴注比肌內注射效果好。其他:具有降酶作用的中藥製劑還包括田基黃、雲芝多糖、豬苓多糖、枸杞多糖、黃芩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第三類,退黃疸藥物苯巴比妥:為長效鎮靜催眠藥,具有酶誘導的作用。①誘導脲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促使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加速其從腸道和尿中的排泄;②誘導肝內Y蛋白,促進膽紅素的運輸;③誘導毛細膽管膜上的Na+/K+-ATP酶活性,使膽汁分泌增加,誘導膽固醇降解酶,促使膽固醇分解成膽酸而排出體外,從而增加膽汁和膽酸的生成。臨床上主要用於淤膽型肝炎,但是苯巴比妥對肝有輕微的損害作用,對肝功能損害較重的肝炎須慎用。熊去氧膽酸(UDCA)①能拮抗疏水性膽酸的細胞毒作用疏水性的鵝去氧膽酸、去氧膽酸可與細胞膜中的脂質相互作用,使膜的通透性增高,膜分子極性消失,具有潛在的細胞毒性作用。而親水性的UDCA極性強,其本身不能形成微膠粒,但能與疏水性的鵝去氧膽酸結合在一起形成非毒性微膠粒,非極性的鵝去氧膽酸處於中央,外層由UDCA組成,UDCA沒有明顯的去汙效應,因而有助於保護磷脂豐富的細胞膜免受鵝去氧膽酸等疏水性膽酸的損害。②促進內源性膽汁酸的排泌並抑製其吸收膽汁淤積:膽汁生成障礙,膽汁酸及其他具有潛在毒性的膽汁成分在肝內貯留,導致肝細胞損傷,進一步影響膽汁生成。UDCA可以促進內源性膽汁酸的排泌,外源性給予UDCA,通過Ca2+和α-蛋白激酶C依賴性機製增強肝細胞的分泌能力,促進膽汁酸向膽小管排泌,其他的可能機製為促進肝細胞負責膽汁分泌的膜轉運蛋白的表達合成;UDCA還競爭性抑製膽酸在回腸的重吸收,因而降低內源性膽汁酸的濃度。③抑製細胞凋亡、抑製炎症和抗氧化作用:UDCA可抑製疏水膽汁酸和其他毒性物質所導致的肝細胞和膽管細胞凋亡,其機製可能為UDCA抑製了肝細胞和膽管細胞線粒體膜的通透性增加以及可能通過活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而誘導肝細胞的生存信號。UDCA還能降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體內炎症介質PGE2的濃度,具有抑製炎症的作用,以及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④免疫調節作用:UDCA可以降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細胞膜和膽管上皮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MHC-1的過度表達;抑製外周血單核細胞和B淋巴細胞受刺激後抗體的產生;抑製阿地白介素(又稱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4、腫瘤壞死因子和幹擾素的產生,提高白細胞介素-10、白細胞介素-12的水平;通過直接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發揮免疫調節作用。UDCA可用於慢性肝炎、淤膽型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以及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茴三硫(膽維他):具有促進細胞內穀胱甘肽含量升高,增強肝細胞活力,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是治療慢性肝炎及膽囊炎的理想藥物之一。苦黃注射液:是由苦參、大黃、茵陳、柴胡、大青葉五味中藥提取的滅菌注射液。其中茵陳、大黃都具有良好的退黃作用,柴胡能疏肝解鬱、引藥入肝經,苦參、大青葉能清熱解毒、利濕,所以苦黃注射液具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的作用。茵梔黃注射液:主要成分為茵陳提取物、梔子提取物、黃芩苷、金銀花提取物等。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有退黃疸和降低丙氨酸轉氨酶的作用。茵梔黃在治療肝炎方麵有以下作用:(1)能通過誘導肝酶係統增加肝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的能力。(2)減輕肝實質炎症,防止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修複和再生。(3)增強肝的解毒功能,增加肝細胞內的糖原蓄積,還有抑菌作用。用於濕熱毒邪內蘊所致急性、遷延性、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也可用於其他重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綜合治療。主要特點:①高精度提取的基因活性物質與去氧核糖核酸多聚酶羥基結合使其失活,從而破壞了乙型肝炎cccDNA共價閉鎖環的結構,殺滅了乙型肝炎病毒,形成了新的鏈狀結構並且具有有效地防止病毒的複製和保護肝的功能。②清除細胞免疫複合物以及肝組織、肝細胞核內血液中過氧化合物,淨化體內循環和肝的代謝環境,降低轉氨酶,激活並增強T細胞和NK免疫細胞的活性損害,激發肝細胞再生提高機體內幹擾素的水平,快速殺滅清除乙型肝炎毒素,從根本上瓦解病毒的存在和再生,達到康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