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 4

[68.什麼叫功血?

]

功血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簡稱,它的發病原因是由於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製失常,而全身及內外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存在。機體內部和外界許多因素諸如精神過度緊張、恐懼、憂傷、環境和氣候驟變均可通過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係統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相互調節,導致異常子宮出血。營養不良、貧血及代謝紊亂也可影響激素的合成、轉運和對靶器官的效應而導致無排卵、月經失調。

功血可分為無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兩類。其中主要為無排卵性功血,約占85%,表現為月經周期常紊亂,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時表現為停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且出血不易自止,可持續2~3周或更長時間。排卵性功血也稱排卵性月經失調,可由黃體功能不足引起,或由於黃體萎縮過程延長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也有少數表現為排卵期少量陰道出血。

功血可發生於月經初期至絕經間的任何年齡,50%患者發生於絕經前期,育齡期占30%,青春期占20%。

[69.無排卵性功血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

無排卵性功血患者總的治療原則是:止血、糾正貧血、調整月經、預防感染、必要時促排卵。需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貧血、對生育的要求等來製定治療方案。

(1)青春期功血,首先考慮性激素藥物止血,可單獨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也可雌、孕激素合用,可以提高止血效果。以後開始人工周期治療,常采用雌孕激素續貫治療,如在月經或撤藥性出血第5天起,給予補佳樂1~2毫克口服,每日1次,共服21天,在後10天同時每日加服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6~8毫克。

(2)生育期功血如患者無生育要求,治療同青春期功血,以調整月經周期為目的;如有生育願望,在止血並調整月經後,應給予促排卵治療。

(3)更年期婦女止血可首先考慮宮腔診刮,因它兼有止血和明確診斷的作用。止血後的調整周期以減少月經量及保護子宮內膜為首要治療目的,可僅周期性給予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聯合治療。

[70.什麼是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

有調查資料顯示,約90%的婦女或多或少有經前不適的體驗,這些不適症狀多種多樣,程度亦輕重不一,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就是指這種反複在月經期前周期性出現的軀體、精神以及行為方麵改變,嚴重者影響生活質量,月經來潮後,症狀自然消失。也就是說,這些症狀的出現與消失是有規律和周期性的,而周期又是與月經同步的。其發生率為30%~40%,嚴重者占5%~10%,可影響婦女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可發生於生育期任何年齡,以30歲以後更多,並隨年齡增加有加重的趨勢。由於生活環境、精神負擔等變化,每月發病的輕重亦不同。其病因不明,可能由於卵巢激素、中樞神經傳遞和自主神經係統失調綜合作用引起。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與種族、遺傳、文化、生育、婚姻、職業、教育以及社會經濟狀況等方麵的關係尚不清楚。

[71.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有哪些表現?

]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為周期性發生的係列異常征象。多見於25~45歲的婦女,常因家庭不和睦或工作緊張激發。症狀出現於月經前l~2周,月經來潮後迅速明顯減退甚至消失。主要症狀可歸納為3類。

(1)軀體症狀:表現為頭痛、乳房脹痛、腹部脹滿及肢體浮腫、體重增加、運動協調功能減退、乏力、全身沉重感;大便習慣改變;痤瘡、皮疹等。

(2)精神心理症狀:激怒、焦慮、抑鬱、情緒不穩定、疲乏以及睡眠習慣改變。

(3)行為改變: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意外事故傾向,愛吵架,喜獨處;健忘,思想不集中;動作忙亂無章;不願幹家務或上班工作;厭倦生活、厭倦社交,行為反常易有犯罪行為或自殺意圖。

(4)其他表現:食欲改變,喜食甜、鹹等食物;性欲改變,亢進或減低。有些婦女還可能有類似更年期症狀,如潮熱、出汗、心悸、失眠等。

[72.內分泌異常及心理因素均可導致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嗎?

]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症狀多種多樣,其病因學理論亦較為複雜。但大多數研究認為,內分泌異常和心理因素共同促成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健康女性的卵巢在月經周期中分泌的雌、孕激素是有周期性變化的,雌、孕激素的比例在周期的不同時期亦有所不同。一個較傳統的觀點認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是由於黃體期(指排卵後至月經來潮前的一段時期)孕激素水平不足,雌激素相對過多或雌/孕激素水平比例失調所致。因孕激素對中樞神經係統有鎮靜作用,孕激素還能通過對遠端腎小管的間接調節作用,促進水鈉的排泄,所以,當孕激素不足時會表現出焦慮、煩躁、易怒等症狀,還會發生水鈉瀦留,即出現下肢浮腫。反之,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可能與雌激素水平不足有關。雌激素有較明確的抗抑鬱效應。臨床上雌激素可用來緩解某些抑鬱症狀及與月經有關的周期性頭痛。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有些表現,如潮熱、煩躁等十分類似更年期綜合征,也可據此推測,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與雌激素水平不足有關。

精神心理學研究發現,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嚴重性與某些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睦,工作壓力大及女性本人對月經的態度有關。另外有一些女性尤其是中樞神經功能不穩定、體質較弱、性格脆弱的,在每次月經來臨前後,都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變化,如興奮、失眠、或抑鬱、沮喪等,隨著月經幹淨而消失稱之為月經周期性精神病。

[73.如何避免及緩解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

比較輕微的經前不適症狀一般不需特殊的藥物治療,適當地休息或合理地調節飲食、生活及工作節奏會有所幫助。比如對於困倦嗜睡、體胖、浮腫、大便稀薄的脾虛或氣虛多濕的女性,平常要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練太極拳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每天堅持鍛煉以改善盆腔淤血,利於體內水濕隨經血而排出。平時飲食宜清淡,經前一周不能吃阿膠之類的補品。夏天多吃西瓜,冬天多吃蘿卜、薏米、赤豆等。在經前可服些健脾化濕理氣的藥物,如蒼附導疾湯以養血溫經通竅。

而對於經前興奮失眠、易怒、煩躁的女性,要給予一定的心理疏導,平時心胸要寬廣,要多找樂趣,每天去公園散散步,打打太極拳等。日常飲食,夏天可以吃些綠豆、百合清暑解渴,清肝息怒;冬天在醫生指導下服些滋補膏方,平素服些杞菊地黃丸或歸芍地黃丸補養肝腎陰血。

[74.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患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

對症狀嚴重的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患者,可根據病情選用以下藥物治療。

(1)激素治療:①口服避孕藥。經前期緊張綜合征隻發生於有排卵的女性,故可通過抑製排卵治療。一部分女性口服避孕藥後可緩解症狀,但有些女性服避孕藥後亦會出現惡心、頭痛、乳房脹痛等不適反應。②孕激素治療。此法有效率可達80%。用法為:安宮黃體酮每日服4~10毫克,從經前14天開始,連服10天;或口服微粒化黃體酮,每日服200毫克,從經前14天開始,連服10天;或黃體酮針劑每日10~20毫克,肌內注射,從經前14天開始,連續注射10天;或於經前1天肌注一次長效孕激素——己酸孕酮125毫克。

(2)鎮靜劑:對易怒急躁不安型的女性用中樞安定劑可緩解精神緊張。常用的中樞安定劑如苯巴比妥(魯米那)30毫克,每日2次;或氯氮(利眠靈)10毫克,每日3次;或地西泮(安定)5毫克,每晚一次;或艾司唑侖(舒樂安定)1毫克,每晚一次;或奮乃靜2~4毫克,每日3次,均從經前第10天開始服用至月經來潮。

對精神高度抑鬱、遲鈍、倦怠者應使用中樞興奮劑,如苯丙胺20毫克,每早服一次。必須指出,上述藥物均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3)利尿劑:可糾正水鈉瀦留,如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25~50毫克,每日一次;或氨苯喋啶100~200毫克,每日一次;或螺內酯(安體舒通)20毫克,每日3次,從經前10天開始至月經來潮。長期服用利尿劑,應注意及時補鉀以防止低血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