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 1
[1.女性一生可分為幾個生理階段?]
女性的一生,從出生到衰老,可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但由於受遺傳、環境、營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幾個階段並無明顯的年齡界限。醫學上一般根據女性卵巢功能從出現到消失的過程,分為6個生理階段。
(1)新生兒期:胎兒出生後4周內為新生兒。
(2)兒童期:新生兒以後至12歲左右,也就是月經初潮前的一段時期。
(3)青春期:12~18歲。這期間女孩子開始出現月經,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
(4)性成熟期:自18歲開始,持續30年左右。卵巢功能成熟,表現為有規律的周期性排卵和性激素分泌,為生育活動最旺盛的時期,故也稱生育期。
(5)圍絕經期:45~55歲。卵巢功能開始衰退並完全消失。
(6)老年期:是指卵巢功能完全消失以後的時期。此期不再來月經,生殖器官逐漸萎縮。
[2.什麼叫性征?
]
性征是男女性別特點的表達。兩性生殖器官結構的差異,是男女性別不同最根本的標誌,稱為“第1性征”。除顯示兩性差異的生殖器官以外,還有身體外形的區別,稱為“第2性征”。兩性心理精神方麵的基本差異,有人稱之為“第3性征”。這一特征在人與人之間相差很大,它的形成明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
[3.女性的第2性征有哪些表現?
]
女孩子到了青春期,體型會發生某些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乳房:乳房豐滿而隆起,是女孩進入青春期後首先出現的第2性征表現。
(2)陰毛、腋毛:女性的陰毛大都於13歲左右開始生長,呈尖端向下的倒三角形,分布於陰阜、大陰唇。腋毛發育要比陰毛晚一年多,開始時較稀疏、細軟,生長範圍也小,以後逐漸變濃、變硬、生長範圍增大。但也有的女性陰毛、腋毛比較稀少,且隨年齡的增大而無明顯改變,這也是正常的。
(3)體型:青春發育時期,女性的身長增高速度開始減慢,而體重增加較快;骨盆增寬,臀部變大;身體各部分,特別是肩、胸及臀部的脂肪增多,使身體很圓潤、豐滿。
(4)其他:由於女性激素的作用,皮膚變得細膩而富有彈性,頭發濃密,聲音清脆如鈴。
[4.女性的內生殖器官有哪些?
]
女性的內生殖器官指的是生殖器的內藏部分,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等。
(1)陰道:為一個長筒形的短管。它上連子宮頸,下開口於外陰,是連接內外生殖器的通道,它與外生殖器共同構成女性性交器官,也是胎兒娩出及月經的通路。
(2)子宮:形狀呈倒置的梨,位於盆腔中央。子宮上部較寬,稱子宮體,其上端隆突部分,稱子宮底。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的下部較窄,呈圓柱狀,稱子宮頸。子宮為一肌性空腔,宮腔內覆以黏膜,稱子宮內膜。子宮的作用是產生月經及孕育胎兒,同時也能推動胎兒娩出。
(3)輸卵管:為一條細長而彎曲的管道,內側端與子宮角相連,外側端遊離,與卵巢接近。它的作用是接受卵巢排出的卵子和經子宮進入的精子,並提供卵子與精子“幽會”的場所,當卵子與精子結合後,將受精卵輸送至子宮。
(4)卵巢:位於輸卵管的下方,為一對灰白色扁橢圓形的性腺。它有排卵和釋放女性激素的作用。
[5.女性的外生殖器官有哪些?
]
女性的外生殖器官指的是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於兩大腿內側之間,又稱外陰,包括陰阜、大小陰唇、陰蒂、陰道前庭等。
(1)陰阜:是位於恥骨聯合前麵隆起的部分。其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層。到了青春期,該部位皮膚開始生長陰毛。
(2)大陰唇:為靠近兩大腿內側的一對皮膚皺襞。其外側麵到青春期長出陰毛,內側麵皮膚濕潤似黏膜。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層,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未婚婦女的兩側大陰唇自然合攏,遮蓋陰道口和尿道口;經產婦女因分娩過而常向兩側分開;絕經後的婦女大陰唇萎縮。
(3)小陰唇:是指大陰唇內側的一對薄皺襞。表麵濕潤,黏膜下有豐富的神經分布,故極敏感。
(4)陰蒂:指兩側小陰唇之間的頂端部分。其頭部富含神經末梢,有勃起性。
(5)陰道前庭:指兩小陰唇之間的菱形區。其前方有尿道外口;後方有陰道口。陰道口有不完全封閉的黏膜遮蓋,該黏膜稱處女膜。此膜中間有一孔,月經血由此孔流出。孔的形狀、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異。
[6.女性卵巢有哪些生理功能?
]
卵巢是女子體內特有的器官。從女性胚胎發育開始,到青春期月經來潮,婚後生兒育女,直至絕經衰老,這一係列的生理變化都與卵巢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常女子都有兩個卵巢,它們分居在子宮兩旁、左右輸卵管的下方,呈灰白色,表麵凹凸不平。雖然它們隻有本人的拇指那麼大,重量也不過5~6克,但是它們製造出來的“產品”,卻直接關係到女子的生長發育和人類的繁衍。
具體地說,卵巢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培養生命的“種子”——卵子。每個月,卵巢裏大約有數十個卵泡在生長和發育。但隻有對內分泌激素刺激最敏感的一個卵泡才能發育成熟而完成排卵,其餘的卵泡都退化萎縮。二是產生女性的“催化劑”——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前期卵泡主要分泌雌激素;排卵後,破裂的卵泡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激素和一定量的雌激素。
[7.什麼叫排卵?
]
排卵是卵巢的重要功能之一。婦女一生中全部的卵細胞都是在胎兒期增殖生成的。在胎兒時期卵巢內約有200萬個未發育的卵泡,稱為始基卵泡,新生兒出生時有10萬~50萬個始基卵泡,每一個始基卵泡中含有一個卵母細胞。這些始基卵泡在婦女的一生中,時刻都有成批地在生長中。但99%以上都在開始發育後不久即相繼衰落消亡,稱為卵泡閉鎖,僅有400~500個卵泡在生育年齡時期內發育成熟。成熟的卵泡逐漸移行至卵巢表麵,並向外突出。突出於卵巢表麵的卵泡完全成熟後,包裹卵泡的膜和卵巢包膜才溶解和破裂,這時卵泡液流出,卵母細胞及其周圍的顆粒細胞形成的卵丘被慢慢地擠出來,則稱為排卵。
[8.黃體是如何形成的?有什麼作用?
]
黃體是在卵泡的發育、成熟並破裂的基礎上形成的。排卵後,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內壓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許多皺襞,卵泡壁的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向內侵入,這兩種細胞由於受黃體生成素的影響而黃素化,形成顆粒黃體細胞及卵泡膜黃體細胞。隨著黃素化細胞層的增厚,來自卵泡膜的血管伸入顆粒細胞層,形成新的血管網,供應每個大黃體細胞。黃體高度血管化,血運明顯增加,除了起到運送黃體產生的甾體激素至周身循環外,也為黃體大量合成孕激素提供原材料。黃體化後的黃體細胞的直徑由原來的12~14微米增大到35~50微米,排卵後7~8日(相當於月經周期第22日左右)黃體體積達最高峰,直徑1~2厘米,外觀色黃。
黃體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內分泌腺,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雌、孕激素一方麵作用於靶器官,發揮其生理作用,如使子宮內膜在增生的基礎上發生分泌反應,另一方麵對下丘腦—垂體軸產生負反饋作用,從而抑製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產生。如果該周期排出的卵沒有受精或者沒有懷孕,黃體就會在排卵後12~14日如期退化,子宮內膜就會剝脫,從而月經來潮。如果發生妊娠,黃體則繼續發揮其內分泌功能,以維持妊娠,直到胎盤功能建立後,產生足夠量的甾體激素。
[9.雌激素有何生理作用?
]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
(1)促使子宮發育,引起肌細胞的增生和肥大,使肌層變厚,血運增加,並使子宮收縮力增強以及增加子宮平滑肌對縮宮素的敏感性。
(2)使子宮內膜增生。
(3)使宮頸口鬆弛,宮頸黏液分泌增加,質變稀薄,易拉成絲狀。
(4)促進輸卵管發育,加強輸卵管節律性收縮的振幅。
(5)使陰道上皮細胞增生和角化,使黏膜變厚並增加細胞內糖原含量,增強局部的抵抗力,使陰唇發育、豐滿。
(6)使乳腺腺管增生,乳頭、乳暈著色,促進其他第2性征的發育。
(7)雌激素對卵巢的卵泡發育是必需的,從原始卵泡發育到成熟卵泡,均起一定的作用;有助於卵巢積儲膽固醇。
(8)雌激素通過對下丘腦的正負反饋調節,控製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9)促進鈉與水的瀦留。在脂肪代謝方麵,總膽固醇有下降趨勢,使β-脂蛋白減少。降低膽固醇與磷脂的比例,減少膽固醇在動脈管壁的沉積,有利於防止冠狀動脈硬化。
(10)足夠量的雌激素存在時,鈣鹽及磷鹽方能在骨質中沉積,以維持正常骨質。青春期在雌激素影響下可使骨骺閉合,絕經期後由於雌激素缺乏而發生骨質疏鬆。雌激素與甲狀旁腺素共同作用維持血中鈣磷平衡。
[10.孕激素有何生理作用?
]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
(1)影響子宮平滑肌細胞膜的通透性,使細胞內鉀離子濃度降低,鈉離子濃度升高,使肌纖維鬆弛,興奮性降低;同時降低妊娠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從而減少子宮收縮,有利於受精卵在子宮腔內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