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妊娠合並心髒病(3 / 3)

(1)營養均衡,易於消化:懷孕以後需要全麵的營養成分供給母體和胎兒,以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膳食中營養成分應全麵,包括穀物、肉類、魚類、蔬菜、水果等,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妊娠期消化功能受到影響,心髒病患者往往體質較弱,更應注意食品的搭配,選用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精肉和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宜暴飲暴食,也不宜多吃肥膩、生冷或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2)低鹽、低脂,健康飲食:有些婦女懷孕後喜歡吃味道較濃的食物,如醃菜、鹹菜、榨菜,或香辣油炸的食品,如油炸魚塊、肉丸、炸雞、油條、油餅等。這些食品雖然美味,但含有較多的鹽分和動物脂肪,對心髒病孕婦是十分不利的。因為,攝入過多的食鹽(氯化鈉)可加重水腫,增加心髒的負擔,而過多的動物脂肪則可使血脂升高,影響血管的功能。

(3)藥膳養心,益氣活血:從中醫辨證而言,妊娠合並心髒病的證候以氣虛、陽虛、氣陰兩虛、痰濕、血瘀為主,可根據證候,以藥膳輔助治療。

①氣虛型:麵色蒼白,汗多,動則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宜益氣養心。可用人參湯,取吉林紅參6克,也可加雞肉或瘦肉、桂圓肉,水燉服。若在妊娠中晚期,出現下肢浮腫,則可用黃芪湯,黃芪30克,加生薑、桂圓肉、牛肉或瘦豬肉適量,熬湯。

②陽虛型:畏寒,四肢冷,精神不振,心悸,氣喘,麵浮肢腫,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宜溫陽利水。可用熟附子生薑湯,熟附子6克,生薑30克,加桂圓肉,少許幹貝或瘦肉,慢火久煎。由於生附子有毒性,故必須使用熟附子(即製附子),而且要加生薑同煎,以製其毒性。

③氣陰兩虛型:心悸,氣短,汗多,口幹,手足心熱,煩躁失眠,舌淡紅,脈細弱。宜益氣養陰,寧心安神。用生脈散加味(人參6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黃精20克,丹參12克),水煎服。臨睡前可服天王補心丸。

④痰濕型:胸悶,痰多,心悸,氣短,頭重如裹,惡心納差,胃脘脹滿,舌淡,苔厚膩,脈滑。宜理氣化痰活血。用二陳湯加味(陳皮6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丹參12克,石菖蒲10克,鉤藤15克),水煎服。⑤血瘀型:胸悶胸痛,心悸氣短,頭痛,麵色晦暗,唇暗,舌淡紅或有瘀點,脈弦。宜活血益氣養心。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0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枳殼12克,牛膝12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赤芍12克,甘草6克,丹參12克),水煎服,另衝服三七末3克。

6.產前和產後怎樣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

患心髒病的婦女在妊娠期和產褥期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以避免心力衰竭的發生。

(1)定期檢查:從妊娠早期開始,必須進行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心衰的早期征象。在妊娠20周前,可每2周檢查1次,20周以後,尤其是32周以後,應每周檢查1次。在預產期前2~3周,應入院待產。

(2)適寒溫,防感染:嚴重的感染可危及心髒病孕婦的生命。不論呼吸道、泌尿道或生殖道感染所引起的菌血症,都可能在有缺損或病變的心髒誘發細菌性心內膜炎,可導致心力衰竭。因此,妊娠期和產褥期都要注意保暖,保持泌尿道和生殖道衛生,產後1周內應使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3)適勞逸,和情誌:應避免過度勞累,充分休息,保證每日10小時的睡眠。同時,心情要舒暢,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或過分憂慮。

(4)清淡飲食,維持體重:心髒病孕婦應適當控製體重,整個孕期體重增加不宜超過10千克,以免加重心髒負擔。懷孕4個月以後,飲食不宜過鹹,每日食鹽量約4~5克為宜。

(5)消除隱患,積極防範:原有高血壓、貧血、心律失常等病史者,應積極治療,以改善身體狀況。分娩過程中,注意預防感染,盡量縮短產程,胎兒娩出後在產婦腹部放置沙袋,以防腹壓驟降,避免誘發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