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妊娠小便淋痛(1 / 2)

二十、妊娠小便淋痛

1.孕婦尿頻是病嗎?

婦女懷孕後常常會感到小便頻數,次數比孕前明顯增多,特別是妊娠末期接近臨產前1~2周。許多孕婦會問這是不是正常現象?其實,人體的膀胱(俗稱尿泡)是一個薄壁的貯尿和排尿器官。婦女的膀胱前麵為恥骨和恥骨聯合,後麵為子宮和陰道。女性生殖器與膀胱相鄰,它們的血管、淋巴和神經有著密切的聯係。妊娠早期盆腔充血、子宮體增大,牽扯膀胱向上推移,可刺激膀胱而造成尿頻。另外,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胱,使膀胱貯存的尿量比未懷孕時減少。所以,小便次數較頻,而每次解的量都比平時少。尤其在妊娠末期接近臨產前1~2周,因胎兒先露部(胎頭或胎臀)下降進入骨盆腔,進一步壓迫膀胱,使膀胱容積減小,致使小便頻數的現象加重。一般情況下,孕婦尿頻是妊娠期的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顧慮。

由於懷孕後激素的影響,使輸尿管腔擴張、蠕動力降低,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輸尿管,以致輸尿管、腎盂等呈擴張狀態,排尿不暢,膀胱內尿液瀦留,而且孕婦尿液中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多,故容易發生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此時就會出現尿頻、尿急和尿痛等症狀。因此,孕婦要注意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平時多飲開水,使尿量增加,注意個人衛生,並節製性生活。如尿頻、尿急加重,並有尿道口刺痛或小腹疼痛,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什麼是妊娠小便淋痛?

妊娠期間出現小便頻數、淋瀝澀痛等症狀者,稱為“妊娠小便淋痛”,又稱子淋。西醫學稱為妊娠合並尿路感染,或妊娠合並腎盂腎炎。

本病可伴有發熱、腰痛、腹痛等症狀,在妊娠早期,高熱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尤其是神經係統的發育,還會引起流產。應引起足夠的注意。

3.什麼原因導致妊娠小便淋痛?

妊娠期間,由於內分泌的影響,使輸尿管增粗,管腔變大,組織鬆弛,蠕動減弱,排尿遲緩,且妊娠子宮對輸尿管的機械性壓迫,或膀胱受到影響而向上推移變位等均易造成排尿不暢及尿瀦留而成為細菌繁殖的良好基地,加之女性的尿道短,尿道口與陰道口、肛門靠近,在性交、排便後不注意清潔,則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感染途徑主要是細菌沿尿路上行,或經過血液及淋巴係統而達腎髒,亦有少數病例可由鄰近組織器官炎症直接蔓延而致病。

病原體主要是大腸杆菌,其他如變形杆菌、產氣杆菌和葡萄球菌亦較常見。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火熱移於膀胱,以致膀胱氣化不利。但之所以形成火熱者,除胎孕因素外,主要在於腎陰虛及感受邪熱所致,因此有實熱、陰虛兩種類型。

4.如何診斷和治療妊娠小便淋痛?

本病患者於孕前可有或無尿急、尿頻、淋漓刺痛的病史。孕後出現小便頻數、窘迫、淋瀝澀痛為主,甚至點滴而下,小腹拘急等症狀,或伴有高熱、腰痛。檢查可發現膀胱區壓痛或腎區叩擊痛。部分病人可無明顯症狀,僅有腰酸,容易被忽視。

尿常規檢查:每高倍視野中白細胞超過5個,或白細胞聚集成團,亦可見紅細胞、蛋白尿。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大於105/毫升。

一般來說,僅有尿頻、尿痛,膀胱區壓痛,無發熱和腎區叩擊痛,可能是膀胱炎和尿道炎,而出現高熱、腎區叩擊痛,則可能是急性腎盂腎炎。若屬於後者,還應作腎功能檢查,如血中尿素氮、肌酐測定,以確定腎功能有沒有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