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個地方呢,和yaya有關係嗎?”,韋德心裏納悶。他開始無定向地飛行,試圖尋找關於yaya的蹤跡。
星光體出行時,多數人會不斷地創造幻覺,進而墜入幻覺世界中,實際上並沒有在星光體世界內前進一步。而內心一旦出現恐懼,恐懼的東西就會浮現眼前。所以熟練的出體者必須擁有強大的內心,至少心裏不能有太多恐怖的形象,這樣即使見到亡靈,也隻是普通一團霧而已。
韋德無法判斷自己剛才是在哪階段墜入夢境,也不知道見到yaya那一幕是不是真的。不過那一地的碎貓,他覺得應該是恐懼心理創造出來的幻象,沒有太多參考價值。他一邊思考著一邊飛行,雖然大腦在熟睡,但此時邏輯思維比白天還要清晰縝密。突然他看到遠處有一座山,山的背後有很強的亮光。於是他決心飛過去一探究竟。
在即將繞過山穀時,一切影像變得稀薄了,他清晰地感覺到了自己躺在床上的身體。“哎,出體過程結束了”,他很鬱悶每次都是在即將有結果之前,旅程都會那麼精準地結束。當身體恢複知覺之後,今晚就很難再進行第二次出體了;於是他拿起枕邊的筆,簡單記錄了一下剛才的經曆,然後一覺睡到天亮。
“?????.?????……?????.?????……”,鬧鍾響了。
時間是公元2083年6月1日,清晨。
韋德用十分鍾時間把昨晚的經曆寫了下來,補充到《星光行者》論壇他的日記貼裏。寫日記是每位出體愛好者養成的習慣,無論過程真實與否,都用嚴謹的精神去對待。忙完這些後,他開始刷牙洗臉,順帶給女朋友發個信息:
“九點鍾,我到樓下來接你”。
“好的,今天我們一齊去拍攝吧”,女友回複。
韋德的女朋友靜宸是自由職業建模師。自從七十年前移動電子生活的普及和近來量子通訊技術的大幅提升,虛擬現實成了朝陽行業。互聯網上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和現實世界處處相同的三維模型,人們在家裏就可以通過懸浮運動和視聽係統,行走在一個完全仿真的虛擬世界當中,感受在世界各地、各種場所遊覽、購物、社交、甚至體育鍛煉、遊戲戰鬥的樂趣。
當然這樣龐大的3d模型建設工作,並非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獨力完成。全球模型信息中心(gmic)鼓勵每一位市民都積極參與模型建設,隻要隨手拍攝自己感興趣的場所,比如住宅、商鋪、街道、公園,盡量精確到每一件物品,攝錄設備就會自動分析出這個空間的三維模型,上傳到全球模型信息中心(gmic)。gmic會根據該場所的人流量給予拍攝者流量分成。簡單地說,越多人虛擬遊覽的你拍攝采集的場所,你的分紅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