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預防與治療 第9章 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2 / 3)

(四)呼吸係統疾病

1.卡氏肺囊蟲性肺炎卡氏肺囊蟲性肺炎為最常見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之一,占艾滋病機會感染的70%左右,也是最常見的能夠威脅到感染者生命的機會性感染。其病原學診斷的依據是從患者引流的痰、支氣管灌洗液中查出卡氏肺囊蟲。

2.細菌性肺炎細菌性肺炎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的發病率比一般正常人群高10~20倍。該病發病急,經常出現胸痛、咳痰等。該病的常規抗菌治療效果不錯,但容易複發。

3.肺結核肺結核是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常見的肺部疾病。該病可以發生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各個階段。其診斷依據是從呼吸道標本(常用痰)培養出結核杆菌,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痰檢發現抗酸染色陽性菌就應高度懷疑。

(五)神經係統疾病

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經常並發神經係統疾病,如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一過性腦膜炎、周圍神經炎和中晚期艾滋病病毒相關運動認知綜合征等。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出現新的、異常的神經係統症狀時,應該進行全麵的神經係統檢查。

四、抗病毒治療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抗艾滋病病毒治療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新的有效的治療藥物不斷湧現,抗反轉錄病毒聯合療法不斷規範;西方國家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臨床管理,實施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的療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艾滋病的發病率、死亡率下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生活質量提高,生命延長。但是,在發展中國家,由於受到經濟、社會、醫療等條件的限製,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需要社會各界的繼續努力。

目前已經被批準生產的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學治療藥物共有3大類14種:

(一)核苷類艾滋病病毒冷子管轉錄酶抑製劑

直到20世紀90年代,無論是單獨用藥還是聯合用藥,均未達到控製艾滋病病毒發展的理想效果,主要是因為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很容易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開始用藥的前2周,效果明顯,艾滋病病毒數量明顯減少;但是艾滋病病毒的變異能力極強,用藥2周後,藥物已經不能控製已經變異的病毒,已變異的病毒數量反而繼續上升。

艾滋病病毒進入淋巴血管開始複製時,需要一種冷子管轉錄酶,核苷類藥物就是利用阻斷冷子管轉錄酶活性的原理,阻斷艾滋病病毒早期階段的生命周期,從而降低病毒的複製。1987年,美國藥物管理局首次通過了齊多夫定(疊氮胸苷)的臨床應用。以後又出現了幾種衍生物,如去羥肌苷(雙脫氧肌苷)、去羥胞苷(雙脫氧胞苷)、拉米夫定等。

1.齊多夫定最初用於嚴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4小時1次,每次200毫克;治療1個月後每次100毫克,每4小時1次。長期應用會產生骨髓抑製。

2.去羥肌苷臨床每12小時1次,成人的推薦劑量是每天500毫克左右。相對齊多夫定,去羥肌苷對骨髓的抑製作用小。

3.去羥胞苷可降低艾滋病病毒含量,改善病毒學參數。副作用主要是皮疹、發熱、胃潰瘍、遲發性周圍神經炎等。

(二)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製劑

此類製劑主要有3種藥物:奈韋拉平(尼維拉平)、台拉維定、羅維拉特。

1.奈韋拉平每片200毫克,主要副作用是皮疹。

2.台拉維定每片400毫克,主要副作用是皮疹。

3.羅維拉特每片100毫克,主要副作用是惡心、腹瀉。

(三)蛋白酶抑製藥

此類藥物開創於1988年,經過五六年的反複試驗和改善,1995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的鑒定。其原理是阻斷艾滋病病毒生長複製過程中所需的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遏製艾滋病病毒的複製。艾滋病病毒在淋巴細胞內經過反轉錄酶作用後,進入細胞的染色體,形成病毒前,要經由蛋白酶的作用進一步完善病毒結構,因此,阻斷此類蛋白酶的合成就能遏製艾滋病病毒的進一步複製。蛋白酶抑製藥(PI)對艾滋病病毒抑製的有效量遠遠低於毒性劑量,其毒性反應遠遠小於核苷類藥物。

目前已經被用於臨床病人,並被證實有良好抗艾滋病病毒作用的蛋白酶抑製藥(PI)類藥物主要有:沙奎那韋、瑞托那韋、依地那韋、內非那韋等。

1.沙奎那韋耐受性良好,生物利用度差,必須餐間或饑餓時服用。主要副作用有腹瀉、惡心、腹部不適等。

2.瑞托那韋強烈抑製細胞色素P-450,與其他肝代謝藥物配合使用容易出問題,主要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乏力、三酰甘油升高等。

3.依地那韋耐受性良好,餐間或空腹服用,低脂高蛋白飲食並大量飲水;主要副作用有腎結石、高膽紅素血症等。

4.內非那韋主要副作用有腹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

五、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

免疫治療是指通過重建和恢複機體的免疫係統功能來抑製艾滋病病毒複製和繁殖的治療方法。

(一)免疫治療的根據

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攻擊對象是CD4細胞,這種細胞是免疫係統的基本組成部分,艾滋病病毒通過不斷的複製,導致CD4細胞慢慢減少,首先是幼稚細胞減少,隨之記憶細胞也開始減少,最終細胞數量會明顯減少,感染者免疫功能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免疫缺陷,降低或失去對各種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發生各種病變。臨床上很多艾滋病病人並非死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而是死於繼發艾滋病病毒的其他感染。

從上可以看出,隻要限製艾滋病病毒的複製和繁殖,就可以慢慢增加CD4細胞的數量,也可以重新恢複和重建免疫功能,那麼人體的抵抗力就增強,減少其他致病因素,延長病人的壽命。

(二)免疫治療的方法

艾滋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發展的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所以臨床嚐試采用多種免疫治療方法增強免疫功能,抑製病情的惡化和發展。

1.細胞替代法專家曾經試圖采用骨髓移植、淋巴細胞回輸等治療方法使CD4細胞增加,來恢複或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來控製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但是一般會出現過敏和排斥現象,導致這一辦法隻能發揮一段時間的作用。

2.調節免疫力應用一些抗病毒藥物來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毒的能力。

(1)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2是CD4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它和它的特異性受體相互作用可以調節免疫反應。它有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的作用,並且可以直接或間接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對CD4細胞增殖有促進作用。

艾滋病病人體內的CD4細胞明顯減少,白細胞介素-2的生成受到抑製,它的減少導致對細胞毒性T細胞的免疫功能缺陷,加劇了艾滋病的發展。注射此藥後,可以增加病人體內CD4細胞的數量,進而改善調節免疫功能。

采用靜脈注射的方法,每周5次,4~8周為一療程。副作用有發熱、發冷、頭痛、惡心等。

(2)丙種球蛋白:丙種球蛋白是改善人體免疫係統功能的藥,主要適用於小兒艾滋病或艾滋病相關綜合征的病人,可以減少病人機會性感染的概率。

(3)幹擾素:幹擾素具有很強的抗病毒作用,可以對多種病毒同時起作用,調節機體的免疫力。一般臨床上多應用ɑ幹擾素,它可以增加CD4細胞的數量,並且減少機會性感染的發生率。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每天1次,2周後2天1次,2~3個月為一個療程。副作用有發熱、乏力、全身不適等症狀。長期使用,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出現失眠、精神激動等症狀。

以上3種藥物為臨床上經常使用的藥物,調節免疫功能的藥物還有很多,例如胸腺素、T肽、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藥物。

3.增強免疫力專家們還經常應用一些藥物來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以抵抗艾滋病病毒對人體的侵襲。

(1)香菇多糖:能增強人體多種免疫功能,使CD4細胞數量增加,並且促進白細胞介素的產生,改善機體狀況。

(2)異丙肌苷:可以增加CD4細胞的數量,還有自然殺傷細胞的能力。

4.疫苗有報道指出某些疫苗能誘導有益的免疫應答,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發病率。例如重組gp160加不完全福氏佐劑,可以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

5.雞尾酒治療法就是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來加強藥物抗病毒的作用,並且減少耐藥性。

六、什麼叫抗艾滋病治療的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也被稱為雞尾酒療法,是指將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製劑、艾滋病病毒轉錄酶抑製劑、免疫功能調節劑、抗機會性感染、營養支持療法聯合應用的方法,來抑製艾滋病病毒的複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一)為什麼使用聯合用藥的方法

聯合用藥對艾滋病病人來說,是一種福音,多種藥物在病人體內分布,可以相互作用來增強抗病毒能力,有效地抑製艾滋病病毒的複製和繁殖,將病毒抑製到檢測不到的程度,同時有製約病毒變異引起的耐藥性,並且可以減少機會性感染,改善病情,防止病情惡化,延長病人的壽命,提高其生活質量。

(二)聯合用藥有什麼療效

與單一用藥治療相比,聯合用藥治療的效果明顯。表現在以下幾點:

1.時間效應長反轉錄蛋白酶抑製劑、蛋白酶抑製劑可以有效地抑製艾滋病病毒的複製,將病毒數量下降到檢測不到的水平。曾經有一份評估報告指出,許多艾滋病病人經過幾個月的聯合用藥治療,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載量下降,CD4細胞數量增加。不少人持續治療,病毒載量變化不大,臨床症狀沒有加重。

2.適用不同時期的病人聯合用藥治療方法適合不同病期的艾滋病病人,可以用於急性、慢性感染者,晚期病人等。有報道說,對一組CD4細胞減少並且已有臨床症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應用聯合治療方法,許多病人體內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載量已經檢測不到,並且CD4細胞數量也在上升。可見聯合用藥可以治療不同時期的艾滋病病人。

3.用藥時機對於什麼時候開始進行聯合用藥治療,現在沒有明確的定論。一般是根據CD4細胞的數量、病毒的載量、臨床症狀來進行判斷,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方案。國外有專家提出對於急性感染者,聯合用藥越早越好。對於出現相關症狀的病人,不管病毒載量和CD4細胞數量是多少,都要聯合用藥。

(三)聯合用藥的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要根據感染者的身體狀況等實際情況來製定,並且要與患者通過商議來決定。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患者可以按時用藥,避免因為服藥方法不當導致治療失敗。

二聯療法由於抑製艾滋病病毒複製的能力不佳,並且耐藥性增加,副作用大,現在發達國家很少應用。現在臨床一般適用三聯療法來治療艾滋病。如:

第一種治療方案:2種蛋白酶抑製劑+1種核苷類反轉錄酶抑製劑。

第二種治療方案:2種核苷類反轉錄酶抑製劑+1種蛋白酶抑製劑。

第三種治療方案:2種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製劑+1種蛋白酶抑製劑。

應用聯合用藥治療方法治療艾滋病時,即使在病人體內已查不到艾滋病病毒,仍然需要用藥不能中斷。

七、基因治療的研究與進展

世界各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艾滋病治療的研究,但是,目前還沒有研製出有效治療艾滋病的藥物,人們對有效治療艾滋病藥物的研製成功抱以急切的希望。隨著生物科學、基因研究的發展與進步,基因治療已經在抗艾滋病研究中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