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鸚哥嘴,我們仿佛看見了當年紅軍阻擊敵人的戰鬥場麵。那些戰壕,還隱隱約約顯現。我們站在這裏,向下望去,深淵一般;向兩邊看去,仿佛山鷹的翅膀,展翅淩空。就是在這裏,紅軍阻擊了大量的敵人,消滅了大量的敵人,打垮了敵人的猖狂。我們默默站在這裏,聆聽當年的呐喊與回聲,四周一片肅穆。
在殺牛坪,我們仿佛看見了紅軍阻擊敵人的壯舉。雖然曆史的痕跡已經淡化,但我們仍然能夠看見,能夠聽見,看見當年的生命聚集,聽見當年的生命呐喊,那些從四麵八方奔湧而來的戰士,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我們仿佛看見戰火之後的硝煙,仍在時空中飛舞……
在空山壩,我們仿佛看見了紅軍當年的戰鬥,那是一場多麼宏偉的場景!上千的婦女背水,上千的婦女用大鐵鍋炒玉米,鋤頭當鏟子……肅穆的空山壩至今還記得,紅軍戰士打得敵人鬼哭狼嚎,四處躲藏……那場戰役,消滅了無數的敵人,取得了紅軍入川的空前勝利。還有大騾馬、小騾馬,都有紅軍當年戰鬥的身影,時光遠去,古跡猶存,我們站在這裏,凝目佇立,似乎看見了當年的生命,似乎聽見了當年的呐喊……
四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這些跋山涉水的人,聚集在這裏,寫就了中國曆史上的生命傳奇。今天,我們站在當年紅軍英勇戰鬥過的地方,看見生命的大地,吉祥的大地,寧靜的大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深深感到,曆史寫就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寫就的曆史。
無數的群山,無數的蒼茫,構建了時間內的訴說;無數的人物,無數的事件,構建了曆史的凝重。一個人的遠去,她的身後,跟隨著一群,曆史的鏈接,總是通過記住與遺忘。
走在通江的山水間,感受通江,看見的是當年紅軍的英勇與不屈,看見的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裏,人民的果敢與付出。一個身影的遠去,帶動了一群生命的火炬……曆史的沉澱與時光的磨洗,讓我們感受到曆史與生命的嫁接,讓我們明白未來的使命與希望。
五 張琴秋已經遠去,但她的背影仍在,她的背影仍在通江的山水間流連,她的英名,她的故事,仍在通江的山水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張琴秋寫就的人生傳奇,就是中國革命的顯性象征。
今天,無論我們瞻仰還是回憶,無論我們紀念還是忘懷,張琴秋都以自身的方式,寫就了生命的不朽,完成了生命的崇高。
張琴秋在通江,通江因張琴秋而更加燦爛,通江,因無數個張琴秋寫就了曆史的高度。今天,我們站在這裏,感受的是通江充滿生命活力與更加燦爛的未來。
生命的價值,通過群體來展現,這就是革命者的風範。生命的希望,通過群體來實現,這就是先驅們努力的方向。
今天,我們站在這裏的大地上,看見的永遠是偉岸而不屈的生命的指引,永遠是理想與未來的召喚……通江因無數人的努力而奮發,因無數時間的沉澱而寬廣。
初稿於2012年1月18日-3月25日定稿於2012年11月30日
附:參考書目 《徐向前回憶錄》 《海琴秋韻——張琴秋傳》 《鐵血柔情——中共十大姐生死傳奇》 《通江蘇維埃誌》 《碧血忠魂——紅四方麵軍總醫院及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簡史》 《紅四方麵軍征戰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