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便便的秘密(1 / 3)

第四章 便便的秘密

在人們的印象中,“便便”都被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汙穢物。作為排瀉物的便便,真的就一無是處麼?其實,隻要對便便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它對我們身體狀況的暗示。便便可以說是身體的晴雨表,從它的形狀、顏色、氣味等都可以判斷出你每天的健康狀態。肌膚暗沉、過敏、粉刺等肌膚方麵的問題,乃至肥胖、動脈硬化以及糖尿病,這些看似和腸道沒有關係的症狀,其實都和我們的便便相關。怎麼樣,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本章將為你解答這些疑問。

1、健康真相,讓便便來告訴你

你的身體健康嗎?腸道是否老化?腸道內的菌群是否平衡?如果你不嫌棄自己的便便,學會和它和睦相處,隻要通過觀察它的顏色、味道、量、形狀及硬度,就會發現,便便會悄悄告訴你一些關於健康的秘密。

—— 便便的形成過程

便便自然在是體內形成的,我們的身體內部就是一個便便工廠。食物通過食道進入體內,消化,然後被吸收,最後從肛門排出——這樣便便就製成啦。具體點講,大便是在大腸處製造而成的,大腸並不進行食物的消化吸收,其主要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製造大便並排瀉。食物被消化吸收後剩餘的黏糊狀的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大腸開始蠕動,吸收水分和電解質,把糊狀的殘渣轉變為固態,即大便。食物經消化吸收,送達小腸的末端,大約需要5~10小時,而到達大腸後則需9~16小時以吸收水分。腸內細菌會使食物殘渣發酵或腐敗,以製造大便。大便形成後通常先積存在乙狀結腸中,不久,當大便因本身的重量而移動到直腸時,直腸內的感應器就會受到刺激,產生便意。這就是食物形成便便的詳細經過。

——從糞便觀察健康狀況

可別小看了便便,通過便便來觀察身體的健康狀況,可是門大學問。如果便便通暢,呈細長形,像小黃瓜或香蕉,就說明這是健康的便便,恭喜你,你的腸道狀態很年輕,飲食也十分均衡;如果水分稍多,糞便會比較長,並呈卷曲狀,這也表示胃腸處於健康良好的狀態。應長保腸胃、身心舒暢。如果便便出現下述異常,那麼,要注意了!

從便便形狀來解讀你的健康

由於飲食或身體機能發生改變,便便可能在短期內出現形狀的改變,一定要注意觀察,發現便便為我們傳遞的健康信息。

(1) 如果排便困難,糞便幹澀,呈顆粒狀,那麼,你很可能患上了便秘。這是由於糞便在腸內滯留的時間過久,水分被腸過度吸收,或者腸中水分攝取過少。

(2) 如果糞便無法成形、變成液態狀的話,則是消化不良的表現,也可能是由胃腸疾病所致。如果症狀持續,請就醫檢查

(3) 如果外形扭曲、變形,大腸和肛門可能有痔瘡或息肉、腫瘤

便便顏色傳達的信息

便便的顏色也是重要的信息。正常的便便形狀正常,顏色呈茶色,是胃腸健康的標誌。如果顏色出現這些異常,那麼,要小心了:

(1)便便泛白,表麵有層油脂,說明脂肪的攝取量過多,飲食上應減少高脂肪量的攝入。

(2)如果便便摻雜有紅色,說明便便中帶有血,有可能是由於胃腸感染性疾病或潰瘍、腫瘤等造成,或者痔瘡、肛裂、直腸息肉、腸癌、霍亂等也會令便便變成紅色。紅色便便排出後,血液與空氣接觸一段時間,會逐漸變成黑色,因此,我們通常看到的是黑色的便便。如果頻繁出現黑便症狀,必須特別注意。

便便氣味的變化

健康人的便便並沒有太過於明顯的臭味,而便秘患者或喜食肉的人排出的便便,往往帶有腐朽的臭味,這是由於腸道內的有害菌分解食物後散發出的惡氣。臭便中含有致癌的成分,以及加速老化的物質,因此應多加小心。另外,便秘患者由於糞塊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長,異常發酵,腐敗後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因此,具有痔瘡、麵部色素沉著、肛腸疾病這些健康問題的人,通常都是由便秘產生的。

——便便也有生命階段

人從出生,成長,成年,衰老,有一個明顯的生命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環境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那麼,在不同的年齡段,便便也會有變化麼?答案是肯定的。

兒童的便便

嬰兒在出生前,母體內是一個無菌環境。出生後,會從母體或醫院等周圍環境感染到一定的細菌。在哺乳期,母乳或奶類中所含乳糖會為成寶寶腸道內乳酸菌的食物,加速好菌的繁殖。寶寶斷奶過後,由於各種食物從寶寶口中進入體內,腸道內突然增加各種不同的菌種,於是,腸道會自動選擇細菌進行培養,從而創造出因個體差異而不同的腸道環境。

由此可見,決定寶寶腸道環境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遺傳自母體,另一個是來自生活中攝入的食物。在這個生長階段,寶寶的便便也有很大的區別:哺乳期寶寶正常的便便呈蛋黃色,沒有明顯的臭味;而喂食階段的寶寶,正常大便呈黃褐色,有一定的臭味。因此,父母應多觀察寶寶的便便,從便便的形狀、顏色、硬度和氣味來判斷寶寶是否健康。

年輕人的便便

當人體在生理和心理逐漸發育成熟時,體型出現變化,便便也會相應出現性別差異,有“女性便秘,男性腹瀉”的趨勢。是什麼原因造成男女便便的差異呢?這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

成長中的青年很容易出現偏食現象,造成營養的不均衡。男性飲食上偏向於肉類,而女性則與正常的飲食相比,更鍾情與各式各樣的零食,尤其是部分女性趕時髦,長期從飲食上“減肥”,使體內營養出現偏差。因此,年輕人的便便自然會出現上述性別差異。

中年人的便便

“爸爸的便便真臭!”十歲的女兒說。便便臭味最濃的,以四十歲左右的男性居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年齡層的男性背負著經濟支柱、職位、家庭關係等各方麵的壓力,交際應酬多,經常大魚大肉,讓腸胃疲憊不堪,便便的性狀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老年人的便便

隨著年齡進入衰老期,老年人的腸道也一點點邁向衰退。便便的量開始減少、變細,屁卻多了起來,並且越來越臭。這是由於腸道出現了腐敗而引起的便便的變化。因為老年人尤其是缺乏運動的老年人,吃的量比較少,也由於腸道的衰老容易出現便秘,因此便便的性狀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小貼士:便便是我們身體的晴雨表。有些人的便便很臭,很多人以為隻是因為這類人偏愛肉食所致。實事上,臭便便並沒有這麼簡單,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旦產生臭便,可能是你生病的征兆。便便的臭味和腸道內細菌的平衡有很大的關係,便便越臭,說明腸道內的壞菌越多,造成了腐敗,使腸道再次吸收毒素,有可能引起其它各種各樣的疾病。

2 苗條和美麗,便便也參與

隨著美女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美麗定位在了“苗條”上,然而,節食、運動、針灸、喝減肥茶,折騰一翻,搞得麵色蠟黃,依然收效甚微。於是,減肥,成了許多愛美女性的噩夢。其實,你有沒有想過,痘痘、斑斑、大肚腩,都與便便有關?

——堆積毒素的宿便

宿便是怎樣形成的?

單身獨居的ANNI是典型的整天呆在狹小空調辦公室的OL,下班過後,一個人的飲食成了很大的問題,做飯吧?一個人也沒有心情去搗鼓那些鍋碗瓢盆,還不如約上朋友吃頓香辣的火鍋!

上述案例相信是目前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且不論這樣的生活是否健康,就讓我們從一個蘋果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來做個簡單的分析吧!當蘋果進入口中至到達結腸,需要大約9個小時,16個小時後,當腸道吸收完蘋果的水分後,餘下的殘渣中有50%在24小時內排出,至全部排出,則需48個小時。像蘋果這種富含纖維素的水果尚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完全排出體外,更何況那些少纖維高熱量的食物?於是,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影響了腸道的正常蠕動,使食物殘渣長時間地積存在體內,宿便也就自然形成了。

另外,由於緊張而快節奏的工作使某些人將上廁所的時間刻意地推延,於是,腸道內的殘渣殘液囤積在體內,漸漸地使機體失去了排解的衝動,隻能任憑宿便在體內泛濫成災了。

怎樣的便便才正常

如果你的便便正常,說明體內的宿便不會太多,至少不會危急到你的健康。那麼,怎樣判斷有沒有宿便呢?

(1)顏色:健康的便便為黃色或黃褐色。便便的顏色還和飲食習慣有關,常食素食的人,便便顏色比較淺,而偏愛食肉的人,便便顏色相對要深些,通常呈褐色。

(2)重量:正常的便便直徑為2~3厘米,約15厘米長,重量為100克左右。

(3)形狀:正常的便便形狀為香蕉形,含水量在70~80%。少於最低含水量,呈圓滾狀且堅硬,這種便便排出困難,有患上便秘的征兆;而多於最高含水量,則便便不成形,為半膏狀或泥狀,即為腹瀉。

(4)氣味:若便便有很濃的臭味,說明腸道內環境已經嚴重惡化。其原因有多種,有可能是攝入高蛋白質食物過多,會使便味惡臭;如果是消化不良,便味則帶有刺鼻的酸味。

(5)排便次數:一般正常的排便次數是一天1至3次,嬰兒的排便次數較多,每日約3~5次。排便時間以5~10分鍾之間為正常。

宿便的危害真不小

中醫有種說法,宿便中所含的毒素是百病之源。人體大便中至少有60%是各種雜菌和致病菌,如果長時間不能排出,就能繁殖出2兆以上的病菌。宿便的大量積聚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嚴重者還可誘發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