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後記(1 / 1)

夏中義教授主編《鵝毛信文庫》,出了第一輯以後,囑我撰寫第二輯中的一種。他知道我寫過一點有關《紅樓夢》的文字,便建議我寫寫大觀園裏的女性。這正合我的心願,也就愉快地答應了。答應下來以後,又不免犯愁,當時手中還有別的書稿,時間有點緊。正好我的研究生於麗莎素喜紅樓,也寫過一些文章,寫作功底令我放心。我便邀她加入,她也欣然從命。我先明確了選題的原則,書寫對象,寫作體例,文字風格,以及對人物評價的基本尺度等。同於麗莎進行反複討論,她也出了不少好主意。

初稿是由於麗莎完成的,她寫得很勤奮,思考得很周密,速度也快。我對初稿作了修改、潤色,對一些資料做了訂正,對有的觀點和提法提出意見,於麗莎再去修改,如是者再三,書稿才有了現在的模樣。可以說,沒有於麗莎的努力,這本書是出不來的。同樣,沒有夏中義教授的盛情約稿,沒有責任編輯哈若蕙女士的不斷關心和指點,沒有寧夏人民出版社的支持,這本書也是出不來的。我和於麗莎向他們致以由衷的謝意。這本書是為年輕人特別是中學生朋友寫的,我們自始至終是記住這一點的,從內容到形式,都力圖把書寫得讓中學生愛看。但願我們的這一願望不會落空。

方明光

2005年10月於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