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紅薔薇——齡官(1 / 3)

一個女孩名叫齡官,她的故事耐人尋味。從元妃省親時拒命演出,到“畫薔癡及局外”、再到“識分定情悟梨香院”,齡官這個倔強而多情的少女,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齡官相貌酷似黛玉,在寶玉眼中,她“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麵薄腰纖,嫋嫋婷婷,大有黛玉之態。”(第三十回)寶釵生日時,眾人都說有個小旦扮相活像黛玉,這個小旦指的應該就是齡官了(第二十二回)。齡官專飾小旦,戲唱得很好,出眾的容貌和出色的唱功使她成為梨香院十二女子中最驕傲也是最倔強的一個。元妃省親時對用官大加讚賞,命她加戲,齡官拒絕了賈薔的命令,堅決不肯作非本角之戲的《遊園》、《驚夢》,執意要作《相約》、《相罵》兩出戲(第十八回)。元春對她反而更加賞識,不僅吩咐不準為難她,還對她大加獎賞。這處細節在體現了她的才氣的同時,也體現了她的傲氣,令人不禁刮目相看。齡官像朵帶刺的薔薇,不僅有一顆孤傲敏感的心,也有一份肝腸寸斷的情。曹雪芹曾用濃墨重彩刻畫了一幅詩意畫麵,將用官的癡心癡意表現得淋漓盡致:烈日當頭,在盛開的薔薇花下,一個少女一麵流著淚,一麵用簪子在地上畫字。她畫來畫去,畫了幾千個,隻是同一個“薔”字。齡官已畫得癡了,以至被雨淋了都渾然不覺,這幅情景讓隔著花架偷看的寶玉也看癡了,也忘了自己身在雨中(第三十回)。齡官畫薔,是紅樓夢中純淨唯美的一幕,那如詩如畫、晶瑩剔透的意境,那如癡如醉、刻骨銘心的情感,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讀者。齡官畫薔,畫出了愛的執著,也畫出了愛的折磨。愛的光芒,將她籠罩,愛如潮水,將她淹沒,齡官仿佛忘記了世界,忘記了一切,深深地陷入了自己幻想編織的愛情之網。她之所以默默地在那裏寫了無數個“薔”字,隻因為“薔”是她心上人的名字,在她心中的一段心事,一份煎熬,一段今生今世也割舍不了的思戀!“問天何時老,問情何時絕?我心深深處,終有千千結。”在這世界上,所有的熱鬧與浮華,都與齡官無關,唯一能夠牽動她視線的,便是賈薔的身影。賈薔是寧國府裏的正派玄孫,他父母早亡,從小跟著賈珍生活,是一個“比賈蓉生的還風流俊俏”的美少年。齡官等十二個女孩子,是賈薔赴姑蘇“采買”來的,賈薔將她們送進了鍾鳴鼎食的賈府,送進了鶯歌燕舞的大觀園,以後又負責管理著她們。在背井離鄉、愁緒滿懷的日子裏,是賈薔一直陪伴左右,哄她們開心,逗她們開懷。日久生情,情竇初開的齡官對風流俊俏的賈薔產生了感情。齡官知道自己“身為下賤”,隻是一個戲子,但她還是大膽地愛了,盡管有不安,卻沒有退縮,愛得義無反顧,如同撲火的飛蛾,強烈、純粹、淒美而又絕望。然而,齡官的癡情在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一絲愁緒也飄上了我們心頭。賈薔這樣一個“外相即美,內性又聰明”的英俊少年,確實很容易贏得女孩子的芳心,是個“少女殺手”,但他同時又愛“鬥雞走狗,賞花玩柳”(第九回),是個花花公子。讓用官愁腸百結,癡心絕對的是這樣一個紈絝子弟,他們是否有將來?賈薔是否會鍾情於齡官,永不變心?這一切無從得知。也許一切並不如人所願,也許賈薔對她隻是一種賞玩的眼光,也許她真的“所愛非人”,但她無怨無悔。這個如同清風明月般的少女似乎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迎接自己不可預知的未來,於是她用“畫薔”這種方式祭奠自己的青春。在這裏,她灑下了淚水,這淚水是為賈薔而流的,更是為自己而流的;在這裏,她種下了思戀,這思戀可能會為她開啟一扇門,也可能將她年輕而美麗的生命埋葬!

寶玉想起齡官唱《牡丹亭》唱得好,便往梨香院中來尋她,其他女孩子見寶玉來了,“都笑嘻嘻地讓座”,獨齡官倒在枕上,見他進來,“紋絲不動”。寶玉剛在她身旁坐下賠笑央求她唱曲兒,她就忙抬起身來躲避,正色說道:“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有唱呢。”寶玉遭到拒絕,十分尷尬,隻好訕訕地紅了臉退了出來。別的女孩子見狀告訴他“薔二爺來了叫他唱,是必唱的。”果然,沒過多久賈薔就興衝衝來了,手裏拎著個鳥籠,寶玉跟在他後麵要看個究竟。賈薔為了博得齡官粲然一笑,買了一隻“會銜旗串戲”的雀兒,別的女孩兒都笑說“有趣”,隻有齡官不但不開心,反而大發雷霆:“你們家把好好的人弄了來,關在這牢坑裏學這個勞什子還不算,你這會子又弄個雀兒來,也偏生幹這個。你分明是弄了他來打趣形容我們,還問我好不好。”聽了這番辛酸犀利的話語,賈薔知道自己觸到了齡官的傷心處,便直罵自己“香脂油蒙了心”,不由分說地拆了鳥籠,把雀兒放了生。齡官此時還是傷心嗚咽:“偏生我這沒人管沒人理的,又偏病。”賈薔聽說她咳嗽出血來,便立馬要出去請大夫,齡官卻又心疼了:“站住!這會子大毒日頭底下,你賭氣去請了來,我也不瞧!”(第三十六回)這段描寫將用官在心上人麵前的嬌嗔刻畫得淋漓盡致,體現了一個地位低下卻靈魂高貴的少女在麵對愛情時的矛盾心理。她愛賈薔,明明是一番似水柔情,卻偏以冷淡的方式來表達,始終同他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維持著不溫不火的溫度;她埋怨賈薔對自己的漠不關心,但她寧願在無助的時候哭泣、生病甚至“吐血”,也不願讓心上人為自己奔波勞苦。在齡官矜持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熾熱的心、一份真摯的情,盡管我們不知道這份情有多深,卻願意相信,這份情是純真而曼妙的,如同純淨的水,淨化了那個在紅塵俗世中摸爬滾打的浪蕩公子。我們驚歎於這份情的純真,更驚歎於這份情的神奇,當身份低賤的戲子遇上富貴庸俗的公子,當純真遇上世故,當他們相遇相愛、合二為一,所有的汙穢都銷聲匿跡,所有的陰鬱都雲淡風輕,隻有一泓明淨清冽的泉水流入了我們的心田,叮咚作響。齡官對賈薔的愛戀對寶玉而言,是個意外,也是個轉折。目睹了齡官畫薔的一片癡心,遭受到齡官自尊而狷介的拒絕,又看到屋內的柔腸輾轉,這多情公子終於幡然醒悟。寶玉感慨萬分地對襲人說:“昨夜說你們的眼淚單葬我,這就錯了。我竟不能全得了。從此後隻是各人各得眼淚罷了。”後又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為誰?”(第三十六回)寶玉是一個博愛的“情種”,他一直以為他是大觀園所有女孩子的夢,所有女孩子的眼淚都是為他而流。然而“齡官畫薔”一事使他深悟到“人生情緣,各有分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真正得到一個人的真感情,得到一個人的眼淚,就該滿足了。可以說,這是寶黛愛情一個裏程碑,自此以後,寶玉告別了懵懂迷亂的混沌時代,學會了珍惜,任憑弱水三千,隻願取一瓢飲,管他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隻願一個女子相伴終生。至此,他終於感覺到了黛玉深情的彌足珍貴,雖然寶玉並未完全杜絕與其他女子交往,但他把唯一的愛戀給了黛玉。由此可見,在寶玉這塊濁玉逐漸擺脫泥性的過程中,絳珠仙草以淚洗石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工齡官畫薔時流下的晶瑩清亮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