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姹紫嫣紅花開遍——大觀園中眾女伶(1 / 2)

卻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皂羅袍》

大觀園內,姹紫嫣紅,鶯嬌燕妒,再加上從梨香院飄過來的曲子,令人更覺心旌蕩搖,纏綿悱惻。紅樓丫頭中有一群特殊人物,她們和大觀園裏麵的家生丫頭不同,她們原是梨香院裏十二個美麗動人的女伶,分別叫作:齡官、藕官、芳官、豆官、菂官、蕊官、葵官、艾官、茄官、寶官、玉官、文官。為了迎接元妃省親,賈薔把她們連同十二大尼、十二道姑一起從姑蘇買來,教習演練。後因老太妃薨逝,梨香院戲班子被遣散,願走願留,各隨其意。除了四五個女伶離開了大觀園外,大部分女伶都留了下來,被分配到各房當使喚丫頭。賈母留下了文官,將芳官派給了寶玉,蕊官送了寶釵,藕官給了黛玉,葵官送了湘雲,豆官送了寶琴,艾官送了探春,茄官給了尤氏(第五十八回)。在封建社會中,優伶是地位低下的群體,但也是受封建禮教思想束縛最少的群體,正是優伶的身份,讓這群少女過著最自然的生活,感受著最真實的人生。紅樓十二官,這群天真美麗、渾如璞玉的少女,不僅在舞台上演繹著別人的生死離別,也在大觀園裏吟唱著自己的青春戀曲,上演著自己的人生悲歡。

一、野百合——芳官紅樓十二官裏,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個女孩就是芳官。芳官曾擔任正旦角色,其美麗容貌自不待言。在梨香院戲班子遣散後,姿色出眾的芳官,被賈母特地指派給愛孫寶玉。芳官的到來,給寶玉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也讓讀者眼前一亮,這個天真無邪的女孩,猶如一隻活蹦亂跳的小鹿,鮮活地闖入了我們的視線,又如一枝清新帶露的野百合,在怡紅院綻放了她一生中最美麗的花朵。芳官的真實姓名無從可考,寶玉曾給芳官取過許多古靈精怪的名字,比如耶律雄奴、溫都裏納、金星玻璃等。除此以外,寶玉還變著花樣地打扮她,把她打扮成小子,打扮成匈奴人。在寶玉的生日夜宴上,芳官的一身打扮令她顯得“麵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像極了寶玉,眾人笑說:“他兩個倒像是雙生的弟兄兩個!”(六十三回)可以說頑皮的芳官就是寶玉的頑性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影,或者說是寶玉的“夢幻版”。寶玉自幼叛逆,滿腦子天馬行空、無邊無際的幻想,在他成長過程中,又旁門雜收,了解了許多奇聞逸聞。“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他夢想著離家出去走一走,到廣闊天地去看一看,看這世界多奇妙、天空多遼闊。但他偏偏生活在賈府這樣一個封建貴族家庭中,猶如一張網牢牢套住了他,無論他怎麼掙紮,都逃不出去,而且他愈掙紮,網繩便愈收緊。寶玉傷痕累累,隻能將自己對外麵世界的向往寄托在芳官身上,芳官就像他的“洋娃娃”,他按照自己心中的意願打扮她,給她穿奇怪的衣服,給她起奇怪的名字,從而以假代真,完成了心理上的補償,虛擬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芳官之所以能成為寶玉“夢幻版”的女主角,一方麵是因為她如花似玉、玲瓏可愛,扮什麼像什麼,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另一方麵是因為她曾是個演員,接受過專業訓練,有著豐富的表演經驗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能夠將自己裝扮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於是,在寶玉的精心塑造下,芳官成了一個“百變女郎”,她忽而是男,忽而是女,忽而是胡人耶律雄奴,忽而是法蘭西人溫都裏納,忽而又變成了寶玉的孿生兄弟。對寶玉而言,他在半真半假,半夢半醒之間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和滿足;而對芳官而言,這也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經驗,充滿了新鮮和好奇,她也演得不亦樂乎,不辜負寶玉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