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感染麵前路多艱,古老中醫放異彩 1(3 / 3)

然後我提出要求:“大家根據黑板上寫的病史摘要,考慮一下,然後提出辨證、治法與處方,並做出說明。”

大約經過十多分鍾的思考,班長帶頭發言:“這是風溫化熱傳裏,邪在氣分,也就是風溫的熱熾陽明證。治療方法應該是清瀉陽明,方用白虎湯。”

“此病人嗓子紅腫,邪熱盛於上焦,可以用‘釜底抽薪’法,選用承氣湯攻下。”有學生提出另一主張。

“我也聽說過有‘釜底抽薪’這一方法,也就是說,有時邪熱盛於上,可以通過攻下法使邪熱從下而解。但攻下法畢竟不能隨便用,恐怕不太妥當。”又有學生提出不同意見。

“我同意用白虎湯,但因為有嗓子紅腫,再加牛蒡子和板藍根。”另有學生提出新的意見。

我看大家都注重陽明熱盛,而忽略了其他方麵。這是初學者較普遍的傾向。於是我啟發他們:“大家看患者有沒有表證?嗓子紅腫說明什麼問題?”

“高熱,口渴,煩躁,還有舌苔黃厚,都是氣分熱證,邪已傳裏,已無表證。至於嗓子紅腫說明熱盛於上。”還是班長發言說。

“大家應該注意兩點:一是無汗。陽明氣分熱應該有汗,今無汗,主要是表未解;二是脈浮,脈浮為仍有表證。故此例氣分之熱雖熾,但表邪仍未解,乃屬於衛氣同病,治療需衛氣雙解。至於咽喉紅腫的問題,此病例除了高熱以外,咽喉紅腫是突出的表現,我們也應重點注意。扁桃體紅腫,中醫稱之為乳蛾。主要說明兩點:一是腫痛是毒的表現,因此這是溫熱夾毒;二是表明肺胃熱盛,因為咽喉是肺胃的門戶。這樣分析,病例的病症性質就清楚了。治療當須清瀉肺胃熱的同時重用解毒。剛才有同學提議加板藍根和牛蒡子,很好。”

“老師,請你說一說能否用‘釜底抽薪’法?”有同學問。

“‘釜底抽薪’是一種治療決策,不能簡單地理解。如果上焦仍有邪,或表邪未盡,陽明腑實仍未形成,就不能單純應用承氣湯,否則就是誤下;即使要用也要采用上中焦雙解法。《溫病條辨》的宣白承氣湯就是上中焦雙解的典型例子。”

不少同學點頭表示同意。於是我說出答案。

中醫辨證:肺胃熱盛夾毒,衛氣同病。

治法:清瀉肺胃,解毒消腫,解表透邪。

處方:

荊芥穗6g薄荷6g牛蒡子10g黃芩10g

知母10g生石膏30g板藍根30g拳參20g

玄參10g天花粉10g赤芍10g牛黃清熱散1g(衝)

煎服,3劑。

結果:服藥兩劑熱即退,扁桃體紅腫明顯減輕,已無分泌物,繼用原方牛黃清熱散,生石膏減為15g,3劑而愈。

“老師,請你解釋一下方藥配伍。”有同學要求。

“方中荊芥穗、薄荷、牛蒡子散風透表,以解衛分之邪,其中牛蒡子還可利咽消腫,尤其適合用於咽喉腫痛;生石膏、知母是白虎湯主藥,用以清泄陽明之熱,再配以黃芩,使清陽明之力更著;重用板藍根、拳參以強化清熱解毒,玄參、天花粉滋陰潤喉,赤芍活血消腫,牛黃清熱散進一步加強清熱解毒,並解熱退熱。”

“今天的討論,使我認識到中醫內容的豐富,同時也感到要做一個好醫生不是輕而易舉的。”有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