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提出的是,協議充分照顧了西藏民族、宗教問題突出的特點,在這些方麵和其他一些社會問題上製字了特殊的政策,如保留西藏現行的政治製度,對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中央均不予變更;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等等。其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西藏地方原有的政治製度基本上原封不動。這個政治製度主要是指僧侶貴族專政的封建農奴製度。當時的鬥爭主要是共產黨、解放軍聯合封建農奴主(三大領主)中的大部分人反對帝國主義和分裂主義。1957年中央和毛澤東提出6年不改,內定是11年不改,以後改不改,還要看情況,首先看西藏領袖人物的態度。事實上,如果不是西藏地方政府和分裂主義分子在帝國主義慫恿支持下於1959年發動全麵武裝叛亂,西藏的民主改革是不會提前進行的。如果按正常情況進行改革的話,根據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西藏、和平統一西藏、和平解決一切問題的方針,改革也是要以和平方式進行的。
和平進軍,站穩腳跟
十七條協議的簽訂,標誌著西藏的和平解放。為了保證協議的正常執行,鞏固西藏地區的國防,人民解放軍必須進藏,協議達成的第三天,即1951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進軍訓令。十八軍及十八軍獨立支隊和新疆、雲南等幾路大軍開始向西藏各國防要地進軍。
中央先派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張經武繞道印度至中錫邊境的西藏亞東,向達賴喇嘛麵交毛澤東主席的親筆信及協議抄本,闡明黨的政策。8月8日。張經武一行到達賴拉薩(8月l 7日達剌嘛一行也回到拉薩)。
新疆獨立騎兵師兩個連,由副團長安誌明率領,進至阿裏改則,與先期到達的一連會合後,經普蘭進駐阿裏首府噶大克。加上進至日土的一個連,共為四個連。至此,該部隊改為阿裏騎兵支隊。雲南進藏的一二六團於10月1日進駐察隅。十八軍從西康甘孜和昌都啟程,先由軍副政委王其梅帶一個步兵連於9月9日進駐拉薩。隨後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率軍直和我們五十二師一五四團、一五五團等部分隊於lO月26日和11月7日分別進駐拉薩和太昭(現工布江達)一帶,11月15日,一五四團進抵江孜、日喀則,後於1952年7月15日到達亞東,把紅旗插上了喜馬拉雅山。範明任司令員、慕生忠任政委的十八軍獨立支隊於8月22日從青海香日德出發,12月1日進抵拉薩。在和平進軍中,雖然各路進藏部隊沒有遇到什麼敵情,但惡劣的自然條件帶來的困難則是我們部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每個負重70斤左右,翻過十餘座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過十數條大河和數不清的支流與小溪,穿過草原、密林、峽穀等複雜地形,忍受著空氣稀薄的折磨和饑寒的痛苦,加上昌都戰役以前和從拉薩前進所走過的路,我們一步一步地用雙腳踏過四至六千華裏的路程。終於完成了光榮而悲壯的和平大進軍,實現了進藏誓言。
為了解放西藏、建設西藏,中央和毛澤東在人民解放軍沒有進到西藏前是考慮如何進去的問題,部隊進藏後又考慮如何不被帝國主義和親帝分裂主義分子趕出來並且站穩腳跟的問題。十八軍進到拉薩後,問題就發生了。張國華去見魯康娃時,魯康娃狂妄地說“餓肚子比打敗仗還難受”,攻擊張國華帶的人多,聲言不給糧吃。1951年11月11日,在魯康娃和洛桑紮西指使下,反動分子拚湊了一個以商人和無業遊民為骨幹,糾合各種社會渣滓的反革命組織——偽人民會議,有計劃、有步驟地製造騷亂。1952年3月11日,這個反英命組織起草了一份“請願書”,反對十七條協議,要求撤走解放軍。同時他們在拉薩進行示威,鬧得商店關門、市內秩序混亂。4月1日,西藏地方政府幾個噶倫帶著3個偽人民會議分子向張經武代表請願。反動分子2000多人秘密包圍中央代表住所(中共西藏工委機關),兩司曹還指揮藏軍和三大寺喇嘛製造騷亂,向解放軍挑釁。在這種情況下,時藏部隊和工作人員在從軍事上做好應變準備的同時,大力開展政治攻勢,揭露敵人的陰謀,駁斥偽人民會議分子的無理要求。張經武根據中央和毛澤東同誌指示,三次致函達賴要求取締偽人民會議;並於4月8日僅帶數名隨員登上藏軍荷槍實彈的布達拉宮與達賴麵談,要他解散偽人民會議,懲辦製造騷亂的首要分子。4月15日,張經武又通知達賴撤銷破壞十七條協議、背叛祖國、背叛人民的罪魁魯康娃和洛桑紮西的職務。至此,達賴感到問題嚴重,下令撤銷了魯康娃和洛桑紮西兩司曹的職務,接著,西藏地方政府逮捕拘押了50多個偽人民會議骨幹分子,並宣布偽人民會議為非法組織,予以取締。偽人民會議事件得以平息,緊張的形勢穩定下來,從而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團結扶持了一批上層愛國人士,打擊了親帝分裂主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