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用血與火迎接黎明(13)(1 / 2)

22日上午,斜江支隊十區隊包圍敵軍一個通訊營的殘部,迫敵100餘人投降,繳獲電話機10部、加拿大機槍10多挺、六零炮3門、槍100餘支;兩小時後,約一個團的敵軍向遊擊隊衝來,十區隊在阻擊一段時間後撤出陣地,敵衝向邛崍,被解放軍堵截在童橋。在這次戰鬥中,十區隊副區隊長李柏梁負傷,崍山支隊大隊長邱升廷負重傷。同日,邛大邊支隊的王泗、新場兩個大隊的部分武裝配合解放軍,攻打邛崍西禪鄉睹佛台山上的一營敵軍,縱隊部的交通隊和崍山支隊直屬大隊也來增援。敵大部被殲,潰逃的一股被崇大新支隊敦義區隊截擊,後被趕來的解放軍將其殲滅,斃敵20多人,俘敵30多人。戰鬥中,遊擊隊員劉宗南、劉遠光犧牲,1人負傷。同日,崇大新支隊唐場區隊在邛崍縣冉場,經激戰俘敵一連人槍;23日拂曉,該區隊又在唐場陳林盤附近阻擊一股敵軍,夜戰中,曾與緊追敵軍的解放軍發生誤會,互有傷亡;在這次戰鬥中,區隊長陳孟君和隊員王紹清犧牲,副區隊長餘俊修和隊員王俊倫受重傷。

23日,敵軍645團電台台長率全台人員攜全部裝備,向駐王泗鄉的遊擊隊縱隊部投誠。同日,邛大邊支隊肖崗支隊在王泗鄉附近堵截、追擊化裝成遊擊隊的敵軍80餘人,追至高山鎮,該敵被解放軍殲滅。崍山支隊、江支隊在王泗鄉附近殲敵一個連,繳獲機槍4挺、拉力式衝鋒槍4支、卡賓槍4支、步槍40餘支,遊擊隊員李德勝犧牲。崍山支隊石坡區隊在邛崍縣馬湖營、竹根坡截擊敵青年軍曹戰中團,繳獲機槍1挺、卡賓槍和衝鋒槍10餘支,並在西禪鄉俘獲敵軍一個排的人槍。

24日至27日,國民黨胡宗南部李文兵團等7個軍的潰兵從新津向邛崍方向突圍,解放軍在邛崍的固驛鎮、高橋、童橋一帶堵截圍殲,遊擊縱隊出動2000餘武裝力量,配合解放軍打空檔、堵口子、抓押俘虜、清掃外圍、收拾戰場、運送軍用物資、籌集糧草等。經過3天的激戰,解放軍俘獲兵團司令官李文以下官兵3萬餘人。遊擊縱隊在這三天裏,參加大小戰鬥12次,堵截敵軍共6000餘人,其中配合解放軍俘敵4000餘人,直接俘敵數百人(包括由重慶逃來的軍統特刑庭庭長熊本立等10餘名特務),擊潰敵軍1000餘人;繳獲槍、炮等各種武器500餘件及一批彈藥和軍用器材、物資。戰鬥中,遊擊縱隊斜江支隊副大隊長何知秉、崇大新支隊區隊長董華軒和隊員石炳玉、郭興發、伍含宣、張洪發、高水生、陳明山、楊中和、陳致清、劉子清、範興成、範興田、馬元興、王炳銀等犧牲,隊員劉長安、李成洪等負重傷。

川康邊人民遊擊縱隊部率領6個支隊在大邑、邛崍一帶配合解放軍堵截圍殲敵軍的同時,其所屬的仁簡支隊在鄒玉琳、陳仕英、張揚、羅永由的帶領下,把仁壽縣的地主武裝和保警中隊的武器全部收繳,並分別在仁壽、簡陽配合解放軍進行剿匪作戰和維持社會秩序。所屬的岷江支隊在李唯實的領導下,在灌縣把國民黨“內二警”的隊伍趕出了縣境,進行武裝護城、護礦、護廠,還在溫江、郫縣的真空時期,用武裝維持縣城治安,迎接解放軍的到來。留蓉工作部在王逸平、呂振修、鄒趣濤的努力下,在成都策動了蔣軍聯勤44補給分區司令曾慶集起義,臨時擔任成都的城防任務;並對自貢警備區副司令楊續雲、中央軍校24期總隊長徐幼常、留蓉空軍技術人員聯誼會(有1000多名空軍技術人員)、省保安警衛團長昌榮威、瀘州專員羅國熙、省保安團3營、羅廣文兵團366師、中央軍校教育處長兼總指揮李永中、72軍副軍長卿雲燦、雷馬屏峨沐守備副司令穆瀛洲、355師師長童皋、王克非兵團殘部、國防部“軍中之聲”電台台長馬培成等國民黨軍政單位和個人的起義,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根據當時不完全統計,川康邊人民遊擊縱隊參加成都戰役,在大邑、邛崍一帶配合解放軍堵截圍殲敵軍的戰鬥中,共計直接俘虜敵軍3000餘人(不包括被遊擊縱隊阻擊、包圍後迫使其投誠的敵21軍軍長王克俊等400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3000餘件及其他軍用品一大批。數萬敵軍被解放軍堵截圍殲,潰散的敵軍被遊擊隊遍地攔截堵擊,終未讓其成營成連地逃入邛大山區為患。遊擊隊也付出了血的代價,犧牲85人,加上武裝減租鬥爭犧牲的22人和隨後征糧剿匪戰鬥犧牲的40餘人以及仁簡支隊犧牲的40餘人,總計犧牲近200人,負重傷2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