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散
(情節)呼嘯的寒風方退,一夜之間原野、山崗上的枝草竟同時枯萎。幸而放牧的弟弟早有防備,把牛、豬關進圈舍,備下許多草料,使之既不受寒又不挨餓。
(湯歌)消風散中用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歸地知膏蒡通草,風疹濕疹並能康。
(組成)13味:防風6克、蟬蛻6克、荊芥6克、知母10克、甘草6克、木通6克、苦參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石資15克、胡麻仁10克、牛蒡子10克、蒼術10克。
(用法)水煎,空腹服。
(功效)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應用)主治風疹,濕疹。症見: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斑點,瘙癢,抓破後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有力。加減:風熱甚者,加銀花、連翹疏風清熱解毒;濕熱盛者,加地膚子、車前子清熱利濕;血分熱甚者,加赤芍、紫草清熱涼血。現代常用本方治療過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藥物性皮炎,頭癬等。
牽正散
(情節)江南之春,桑葉萌發,正是養蠶好時節。素以養蠶為生的大嫂,不辭辛苦,日夜操勞。一天,養蠶大嫂突感口麵不適,請來郎中曰“積勞成疾乃潛症之患,宜調養數日”,大嫂此時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計,歎息幾日了。
(湯歌)牽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蠶全竭加,混合研細酒調服,風痰阻絡效力佳。
(組成)4味:熱酒(適量)僅蠶白附子全竭各等份
(用法)生用,為細末,每次3克,熱酒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加減。
(功效)祛風化痰止痙。
(應用)主治:中風,口眼歪斜證。用本方時可酌加蜈蚣、牙麻;初起兼表證,加羌活、防風、白芷;慢性兼見氣並本,加黃芪、當歸、地龍、川芎等。現代常用本方治療頁畠麻癟,三叉神經痛屬風搽阻絡者。
小活絡丹
(情節)小侄聽過“田螺姑娘”的故事,對小活螺產生了興趣,常常一個人蹲在池塘邊,瞧著在川草間出沒的田螺,一個個異常隆興,探出軟軟的觸角,蠕動著肉身,頂著嫌殼,在草葉上聚集爬行。小侄看得呆了,他在想,哪一個會是田螺姑娘?
(湯歌)小活絡丹用地龍,二烏乳沒並膽星,中風手足皆麻木,風痰瘀血閉在經。
(用法)為丸,每次1丸,每日1~2次,空腹用陳酒或溫開水送服。
(功效)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應用)主治:①痹證。症見:肢體筋脈攣痛,屈伸不利或疼痛遊走不定。②中風,手足不仁證。症見:手足麻木不仁,日久不愈。或經絡中有濕痰死血,而見腰腿沉重,或腿曹間作痛。加減:偏於寒盛者,重用烏草烏;偏於濕盛者,加蒼術、防己。溢血後症的半身不遂和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疼痛而有上述指征者。
天麻鉤藤飲
(情節)入夜,一壯士深入敵後,刺探軍情,騎著一匹猶如天馬的駿馬,騰溝、夜渡,急匆匆趕到深山西,終於機智勇敢地探明軍情,返回駐地。天明時,一隻黃狗見到雜亂的馬蹄印,才起疑心,狂吠起來。
(湯歌)天麻鉤藤石決明,寄生杜梔牛膝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暈與耳鳴。
(組成)11味:桑寄生10克、夜交藤10克、杜仲10克、茯神10克、山梔10克、牛膝12克、天麻10克、石決明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應用)主治肝陽偏亢,肝風內動。症見:頭痛,眩暈,耳鳴眼花,震顫失眠,舌紅,脈弦數。加減:肝陽亢盛者,加生白芍、珍珠母;偏於肝火盛者,可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偏於肝風盛者,宜加龜版、牡蠣、磁石,亦可加羚羊角。現代常用本方治療高血壓病而見上述指征者。
鎮肝熄風湯
(情節)某大臣得罪了皇親國戚,被摘掉了頂戴花翎,發配到荒淒不毛之地,以罪臣的身份整整放牧了十冬。可是國事、家事依然牽掛在心頭。酒也幹了,風也息了,草也少了,麵對懸崖,更添了愁緒,懷戀故裏之情更為濃烈。
(湯歌)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龜版藉茵陳,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組成)12味:生牡蠣15克、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天冬50克、玄參15克、生麥芽6克、甘草5克、生白芍15克、生龍骨15克、茵陳6克、川棟子6克、生龜版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