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骨碎補豬骨湯
【精心備料】骨碎補20克,杜仲20克,豬骨500克,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照譜掌勺】先將骨碎補、杜仲洗淨,切片,裝入紗布袋中,與洗淨、砸碎的豬骨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加蔥段、薑片、料酒、精鹽適量,轉小火煨燉1小時,待湯汁濃稠時加五香粉、味精適量,去除藥袋,即可出鍋。
【服食方法】佐餐當湯,隨量服食。
【功效主治】溫補腎陽,強壯筋骨,補充鈣質。主治腎陽虛型老年骨質疏鬆症。
專家評介
骨碎補、杜仲為補腎強筋健骨的佳品。近代研究證實,骨碎補、杜仲均可調節體內礦物質代謝,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豬骨中含有豐富的鈣、磷等礦物質,且貨源充足,家庭易得。經臨床觀察,飲用本藥膳方2個月以上可使骨密度明顯增加,腰背酸痛等自覺症狀明顯改善。
(七)黃芪蝦皮湯
【精心備料】黃芪20克,蝦皮50克。
【照譜掌勺】先將黃芪切片,入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兌入洗淨的蝦皮,加水及蔥、薑、精鹽等調味品,煨燉20分鍾即成。
【服食方法】佐餐當湯服食。
【功效主治】補益脾腎,補充鈣質,抗骨質疏鬆。主治脾腎陽虛型老年骨質疏鬆症,症見麵黃肌瘦,麵目水腫,形寒肢冷,食欲缺乏,或自發性骨折,腰腿酸痛,舌胖苔白,脈沉細。
專家評介
黃芪擅長益氣補脾,近代實驗研究證實,黃芪有雌激素樣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或減少絕經後婦女因缺乏雌激素而引起的骨丟失。蝦皮是毛蝦的幹製品,可補腎壯陽,強腰健骨。蝦皮中含鈣量很高,是任何食品無法比擬的,據測定,每百克蝦皮含鈣量高達2000毫克,是肉類食品含量的100倍以上。成人每日約需鈣量為800毫克,常食蝦皮是補充鈣質的好方法。筆者認為,每周服食3次黃芪蝦皮湯,可有效地防治老年骨質疏鬆症。
三、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炎,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有關,老年人尤其是經期婦女患病的機會更多,男女發病的比例為1∶3。臨床上其特征表現為慢性對稱性、多發性、反複發作型關節炎,手足小關節最易受累,最終可導致關節破壞、強直、僵硬和畸形。此外,還伴有低熱、貧血、體重減輕及淋巴結大等全身症狀,可累及多種器官。老年人中關節受累較多的,常可由此而終日不離床褥,難以動彈,內心極度痛苦。
對本病具有治療作用的廉便靈驗又美味的藥膳如下。
(一)威靈仙粉
【精心備料】威靈仙300克。
【照譜掌勺】秋季挖采威靈仙,取根及根莖,除去泥沙,洗淨,曬幹,切段,研為細粉,瓶裝備用。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5克,黃酒送服。
【功效主治】祛風濕,通經止痛。主治風寒濕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症見小關節酸痛,天陰加重,反複發作,時輕時重。本證多見於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活動期或相對穩定階段。
專家評介
威靈仙性溫而不燥,其性走而不守,可祛風散寒除濕,通絡止痛,不論內服或鮮品外敷,均有顯效。筆者觀察,本品研粉用黃酒送服,療效更佳。近代實驗研究已證實,威靈仙具有良好的鎮痛、抗炎作用,各型早、中、晚期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均可單獨運用或配用本藥膳方。
(二)川烏蜜飲
【精心備料】製川烏10克,生薑10克,蜂蜜30克。
【照譜掌勺】先將製川烏與生薑入鍋,加水煎煮2小時,去渣取汁約300毫升,趁溫兌入蜂蜜,攪勻即成。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溫服。
【功效主治】散寒止痛,祛風濕。主治風寒濕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對關節疼痛劇烈,痛有定處,局部怕冷,得熱痛減的患者尤為適宜。
專家評介
川烏可祛風濕,散寒止痛。近代實驗研究證實,川烏所含的烏頭堿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川烏有大毒,所以不能生用。本藥膳方采用炮製過的製川烏,再經過2小時的煎煮,可基本消解毒性,又可保持療效,配合蜂蜜矯味,並可緩解辛熱之性。
(三)木瓜生薑蜂蜜粥
【精心備料】木瓜10克,生薑10克,蜂蜜30克,粳米100克。
【照譜掌勺】將木瓜片裝入布袋,與淘淨的粳米、洗淨的生薑片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稠粥,粥將成時取出藥袋,趁溫兌入蜂蜜,調勻即成。
【服食方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主治】祛濕舒筋,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濕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對偏於濕重的患者尤為適宜。
專家評介
木瓜可治濕痹,近代實驗研究發現,木瓜有較強的鎮痛作用。生薑辛溫散寒,也有鎮痛作用。經觀察,本藥膳方對偏於濕盛的小關節酸痛,經脈拘攣的類風濕關節炎老人有效。
(四)六藤蜜飲
【精心備料】忍冬藤(金銀花藤)30克,青風藤15克,海風藤15克,絡石藤15克,雞血藤15克,雷公藤6克,蜂蜜50克。
【照譜掌勺】先將雷公藤洗淨,去皮,曬幹,切碎,入鍋,加水適量,煎半小時後兌入洗淨的忍冬藤、青風藤、海風藤、絡石藤、雞血藤,加水適量,再煎半小時,去渣取汁約400毫升,兌入蜂蜜,調勻即成。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主治】清熱祛風,化濕通絡,消腫止痛。主治風濕熱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症見發病較急,關節局部紅腫,灼熱疼痛,活動受限,或伴有發熱,口渴煩躁,苔黃,舌質紅。
專家評介
忍冬藤,可清經絡濕熱,對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疼痛有較好療效。青風藤、海風藤、絡石藤、雞血藤均可祛風濕,通經絡,配合運用有協同作用。雷公藤為本藥膳主要成分,是目前中西醫結合臨床中,治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藥物,具有免疫抑製作用。近代實驗研究發現,雷公藤對實驗動物關節炎有明顯抑製作用,雷公藤總苷是雷公藤主要抗炎有效成分。臨床觀察,本藥膳方對類風濕關節炎急性期的療效較為突出。因本方中的雷公藤有毒,劑量控製在6克,先煎半小時後一般無不良反應,但心、肝、腎有器質性病變及白細胞減少的類風濕關節炎老人仍需忌用。
(五)桑枝苡仁飲
【精心備料】桑枝30克,薏苡仁60克。
【照譜掌勺】先將桑枝趁鮮切片,曬幹,布包,與洗淨的薏苡仁,入鍋,加水煎煮1小時,除去布袋,即成。
【服食方法】上下午分服,飲湯吃薏苡仁。
【功效主治】祛風利濕,清熱除痹。主治風濕熱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
專家評介
桑枝性平,可達四肢經絡,通利關節,類風濕關節炎不論新、久、寒、熱均可應用。薏苡仁清熱利濕,善治濕痹,對久病體虛的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尤為適宜。經觀察,本藥膳方力量緩和,對風濕熱型輕症患者,常服有效。
(六)蜈蚣全蠍粉
【精心備料】製蜈蚣60克,製全蠍60克。
【照譜掌勺】從藥房購買製蜈蚣、製全蠍後同研為細粉,瓶裝備用。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1.5克,用黃酒送服。
【功效主治】搜風通絡止痛。主治痰瘀痹阻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症見病程日久,反複發作,關節疼痛,遇冷加重,活動不便,或見關節畸形,或有皮下小節,或見關節強直腫大,苔白或膩,舌質紫,脈細小。本證多見於類風濕關節炎晚期。
專家評介
蜈蚣走竄性猛,能行表達裏,通絡止痛,尤其可治風濕頑痹;全蠍味辛走竄,善通經絡。經筆者臨床觀察,蜈蚣、全蠍研粉吞服的效果明顯大於煎服,隻要掌握粉劑劑量,不會發生中毒等不良反應。用酒送服,可增強療效。
(七)蘄蛇天麻酒
【精心備料】蘄蛇30克,天麻3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照譜掌勺】將蘄蛇宰殺後,去內髒,撐開,風幹或烘幹,研成粗末,與天麻片同入白酒瓶中,封口,每日振搖1次,7日後開始飲用。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1小盅(約15毫升)。
【功效主治】搜風通絡,化瘀止痛。主治痰瘀痹阻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
專家評介
蘄蛇,又名“五步蛇”“尖吻蝮”,搜風祛痹力量頗強,使用時應掌握劑量,防止中毒,飲酒量也不宜自行增大。天麻通經活絡,可用於風濕痹痛。近代實驗研究提示,天麻有鎮痛作用,能對抗冰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提高對熱刺激的痛閾值,與蘄蛇同泡酒中,更能適合晚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需要。
(八)烏梢蛇酒
【精心備料】烏梢蛇200克,低度白度1000毫升,蜂蜜100毫升。
【照譜掌勺】將烏梢蛇宰殺後,去除內髒,洗淨,幹燥後研成粗末,與蜂蜜同入白酒,封口,每日振搖1次,7日後開始飲用。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1小盅(約15毫升)。
【功效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主治痰瘀痹阻型老年類風濕關節炎。
專家評介
烏梢蛇性平無毒,是治療風濕頑痹常用之品,搜風通絡止痛力量較強。近代臨床常將烏梢蛇酒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合並關節腫大變形、功能障礙的患者。
四、頸椎病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病,老年頸椎病是以軟骨退變、骨質增生為主的骨關節病。由於骨質增生形成骨贅(俗稱骨刺),壓迫頸神經根,可產生頸、肩、上肢的疼痛、麻木、無力,以致肌肉萎縮。老年頸椎病多見為神經根壓迫型、椎動脈供血不足型。臨床X線攝片檢查頸部正側位常可明確診斷,其好發部位多在3、4、5、6椎。如果骨贅發生的頸椎橫突孔附近,可壓迫椎動脈,椎動脈是供應腦血液營養的重要動脈,椎動脈受壓可引起腦血液供應不足。其常見症狀為眩暈,表現多見突發性視物旋轉感,或感到自己身體在移動、晃動,甚至暈轉,或可伴有惡心、嘔吐、麵色蒼白、出冷汗、耳鳴、複視等,嚴重者可發生暈厥、摔倒、猝倒。這給老年人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對本病具有治療作用的廉便靈驗又美味的藥膳如下。
(一)複方紅花酒
【精心備料】紅花20克,當歸尾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肉桂1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照譜掌勺】將以上五味同研為粗粉,浸泡於白酒中,密封瓶口,每日振搖1次,7天後開始飲用。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1盅(約20毫升)。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溫通經絡。主治血瘀寒凝型老年頸椎病,症見頸部疼痛、酸痛、鈍痛、刺痛或觸電樣竄痛,嚴重時可見陣發性劇痛。頸部轉側,或咳嗽、打噴嚏時頸痛加重,前臂及手指麻木疼痛,遇冷加重,得熱痛緩。多見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專家評介
本藥膳方以紅花、當歸尾、赤芍、川芎活血化瘀,舒通經絡。肉桂為肉桂的粗枝皮或幼樹幹皮,力量比肉桂稍差,但價格低廉,可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經觀察,本藥酒方對血瘀寒凝引起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能明顯緩解自覺症狀。
(二)天麻燉魚頭
【精心備料】天麻15克,鰱魚頭1個(約250克),料酒、蔥段、生薑片、精鹽、味精、芝麻油各適量。
【照譜掌勺】將天麻切成薄片,裝入布袋中,與洗淨、去鰓的鰱魚頭同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將湯燒沸,撇去浮沫,加料酒、蔥段、生薑片、精鹽等調料,用小火煨燉30分鍾,取出藥袋,放入芝麻油,再燒沸即停火,放入味精適量即成。
【服食方法】佐餐當菜,飲湯吃魚。
【功效主治】祛風散寒,通經活絡。主治風寒阻絡型老年頸椎病,症見頸肩酸痛或劇痛,遇寒或受涼後加重,得熱痛緩解,前臂及手指麻木疼痛。多見於神經根型及混合型頸椎病。
專家評介
天麻除了平肝息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以外,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是其另一重要功效。鰱魚頭含有豐富的鈣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利於人體骨組織的新陳代謝,改善頸椎病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本藥膳方對控製病情發展,改善自覺症狀有明顯療效。
(三)辣椒燉蛇肉
【精心備料】尖頭辣椒20克,人工養殖烏梢蛇肉250克,蔥段、薑片、料酒、醬油、白糖、精鹽各適量。
【照譜掌勺】將烏梢蛇宰殺後,洗淨、切段,與洗淨、切段的辣椒同入鍋中,加蔥段、薑片、料酒、醬油、白糖、清水適量,用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將蛇肉煨至八成熟,放入精鹽,煨燉至蛇肉熟爛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