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強直性脊柱炎(3 / 3)

原按:本案“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腰痛”,臨床表現為脊柱僵直疼痛,不能俯仰屈伸左右轉側,幾成殊疾,數年不能工作。反複構思此證為肝腎素虧,督脈失養,腰府不固,兼有風寒外侵,以致氣血凝滯,絡脈阻塞,本虛標實之證。在治療中權衡正邪標本,先後用補肝腎、充督脈、強筋骨以扶正,用祛風寒、活血通絡以除邪。尤以病程久,筋骨失養,絡脈血凝,非草本之品所能奏效,突出用蟲類藥如穿山甲珠、全蟲、土鱉蟲、地龍搜剔外邪,活絡止痛。與前藥相輔相成,故能取效。(《張琪臨床經驗輯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

(四)焦樹德:治許某強直性脊柱炎案

許某,男,20歲,1988年2月25日初診。患者於就診前半年餘,自覺腰髖部及雙膝關節 疼痛,遇熱則痛減,伴僵直不舒。曾於當地醫院查血沉70mm/h。予以青、鏈黴素和炎痛喜康片等治療無效。近日來腰髖關節 痛加重,坐時尤著,腰椎僵直感明顯,前彎、側彎、後仰活動受限,雙下肢無力,不能下床活動,生活不能自理。痛甚則用消炎痛栓納肛,汗出痛稍減。並自購服“尪痹衝劑”未見顯效。故來我院就診,收入院治療。入院後查血沉45mm/h,類風濕因子陰性,腰骶椎正側位片示:兩側骶髂關節 改變符合強直性脊柱炎。查體:腰椎旁壓痛(+),腰背肌肉呈板狀僵硬,雙下肢肌肉萎縮,不能下地行走。舌質淡、舌苔白,脈細滑。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特請吾會診。辨證:四診合參,知為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寒邪深侵入腎,督陽不化,傷骨損筋,而成尪痹病腎虛督寒之證。治法:補腎祛寒,強督壯陽,散風除濕,活瘀通絡。方用補腎強督治尪湯加減。處方:骨碎補15g,桑寄生30g,川續斷15g,金毛狗脊30g,製附子10g,桂枝10g,威靈仙10g,牛膝15g,赤白芍各15g,知母10g,伸筋草30g,獨活10g,木瓜12g,紅花12g,澤蘭15g,雞血藤10g,白僵蠶10g,炙穿山甲10g,茯苓20g。服用上藥約30劑後,自覺腰髖疼痛較前減輕,腰椎板直、關節 僵硬感均好轉,雙下肢自覺較前有力,並能下床推輪椅車行走數十步,應家屬要求於3月26日出院。回家後繼續堅持服用以上處方。1988年8月5日複診:服藥後腰、髖、膝關節 疼痛明顯減輕,僵直感顯著好轉,活動較前靈活,行走自如,能自行500米多路,可自行登樓梯上四層樓,精神好轉,體力較前增加,生活能自理,納食增,兩便調。舌苔薄白,脈沉弦細,尺脈沉細。以原方繼服。1989年7月21日再診:患者述服藥後髖關節 疼痛消失,生活能自理,僅有輕微腰部酸痛,雙膝關節 略痛。行走自如,可長達10多公裏。能騎自行車遠行,能跑步百米以上。患者因自覺症狀明顯減輕,曾自行停服中藥,達2個月以上,病情仍穩定。查舌苔略白,脈沉略弦。囑其繼服中藥,以鞏固療效。處方:補骨脂10g,杜仲15g,川續斷20g,鹿角膠(烊化)9g,狗脊30g,淫羊藿10g,製附子10g,桂枝10g,赤芍15g,知母12g,紅花10g,牛膝12g,澤蘭12g,白僵蠶10g,炙穿山甲9g,透骨草30g,土鱉蟲9g,生地黃20g,炒黃柏10g。1990年7月3日再診:患者現已恢複農業勞動,行走1天都不覺累,腰膝關節 未發生疼痛,時有腰部微酸略痛。又曾自行停服中藥3個月以上,病情一直穩定。仍守7月21日原方加自然銅9g(醋淬、先煎),熟地黃20g,骨碎補18g,改川續斷為30g,改製附子為12g。以上方3劑共為細末,每服3g,每天2~3次,溫開水送服,以鞏固治療。

按語:焦氏驗方“補腎強督治尪湯”,係從其另一驗方“補腎祛寒治尪湯”化裁而來,藥由熟地黃、淫羊藿、金狗脊、製附子、鹿角膠、川續斷、骨碎補、羌活、獨活、桂枝、赤芍、白芍、知母、土鱉蟲、防風、麻黃、幹薑、懷牛膝、炙穿山甲、製草烏、杜仲、白僵蠶組成。焦氏認為,本病主要是寒邪深侵腎督所致,服用補腎祛寒、強督通絡的中藥後,確有很好的療效,甚至有的患者能恢複到得病前的情況。但要注意堅持治療,比較長時間的服藥,才能取得良效。(《焦樹德臨床經驗輯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一、預 防 措 施

1.注意泌尿生殖衛生和長期的腸道感染,如出現上述疾病,則應積極抗感染治療,防止誘發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

2.環境因素,起居一定要慎防風濕寒之邪,注意保暖,並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3.素體虛弱不足,會因情誌,飲食,勞倦內傷而致氣血虛弱而得病,所以要調節 好自己的心態。

4.平時應注意積極鍛煉身體,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態,正確對待生活。

二、調 護 要 點

(一)治療護理

強直性脊椎炎治療護理的目的是力爭延緩病程,減少畸形的發生。

1.心理護理本病是隱襲性慢性進行性的關節 病。教育病人認識本病,了解防治方法,按要求進行治療與鍛煉,掌握自我護理的方法。這對於減少關節 功能障礙、延緩病程直至參加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尤為重要。

2.活動基本原則早期進行適當活動,可減少脊柱及關節 畸形的程度。每日進行脊柱及髖關節 的屈曲與伸展鍛煉2次,每次活動量以不引起第2天關節 症狀加重為限。活動前應先按摩鬆解椎旁肌肉,可減輕疼痛,防止肌肉損傷。同時,水療、超短波等物理治療方法,可起到解除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及消炎止痛的作用。

3.延緩畸形的護理維持直立姿勢和正常身高。睡低枕以減少頸椎前彎。睡硬板床。平時注意減少脊椎的負重,避免長期彎腰活動。過於肥胖的病人,應減輕體重,從而減輕關節 的負擔。

4.預防感染由於胸廓受累,易發生肺部感染,應鼓勵病人每天進行擴胸運動及深呼吸。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給予翻身拍背,鼓勵咳嗽。同時,注意補充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並發眼色素膜炎時,定時衝洗眼滯留的分泌物,保持結膜囊清潔,眼部不宜遮蓋,以免發生感染。

5.用藥護理應用柳氮磺胺吡啶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對粒細胞降低者,應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同時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加強對肝腎功能的保護。

(二)自我護理

病人應全麵了解強直性脊柱炎這一疾病,認識治療的意義及其長期性,與醫師密切合作,主動參與各種治療。鼓勵病人保持樂觀精神,正確處理好家庭、單位、社會關係,並取得其支持。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對飲食並無禁忌,日常飲食應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除少數病人因全身症狀嚴重和疼痛明顯需短期臥床休息外,大多數病人都能堅持工作,但應避免過度勞累及受風寒、潮濕。減少或避免引起持續性疼痛的體力活動。為防止駝背畸形,病人應避免長期從事彎腰工作,並加強姿勢訓練。無論處在本病的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期,病人均應注意保持正常的姿勢:站立時應盡量挺胸、收腹和雙眼平視,坐位時應盡量挺直腰背。要睡硬板床,大多取仰臥位,避免促進屈曲畸形的體位。睡眠時宜用低枕,一旦出現上胸椎及頸椎受累,應停用枕頭。這樣不但可以避免畸形,還能減輕夜間疼痛和僵硬感覺。記住定期測量身高,保持身高記錄,是防止不易發現的早期脊柱彎曲的一個良好措施。

每天應按時進行鍛煉,鍛煉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其目的是維持脊柱生理曲度、防止畸形;保持良好的胸廓括動度,避免影響呼吸功能;防止或減輕肢體因失用而致肌肉萎縮並維持骨密度和強度,防止骨質疏鬆。其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運動應包括:保持脊柱靈活性的運動,如頸、腰各個方向的運動、轉動等;維持胸廓活動度的運動,如深呼吸、擴胸運動;肢體運動;種類繁多,如散步,做一些體操等。我國的太極拳和氣功,其動作緩慢、輕柔,對本病有一定的幫助。脊柱和髖關節 有輕度屈曲畸形的病人,每天可進行1~2次的俯臥,每次15~30分鍾。利用自身體重作對抗性牽引,以達到糾正畸形的目的。在適宜的水溫下遊泳,既包括擴胸運動,又有肢體活動,還有利於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鍛煉方法。水的浮力可以減輕肢體的重量,以利於活動受累關節 ,但嚴禁跳水,以防造成頸椎損傷引起的嚴重後果;熱水浴、礦泉浴等各種透熱的方法,對本病也有一定幫助。跑步有可能加重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尤其是髖關節 受累者更不宜提倡,競技體育也應避免。運動以後可能會增加關節 疼痛,若經短期休息即能緩解,則屬於正常;如運動後新增加的疼痛持續兩小時以上,或者運動引起的疲勞、不適難以恢複,則說明運動已過度,應適當進行調整運動量、運動類型,甚至暫停進行休息。適當的理療對強直性脊柱炎也有一定幫助。當畸形頑固地進展時,可用支架或器械進行矯正。

(三)康複鍛煉

1.日常姿勢訓練

(1)站立:頭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肩下聳不垂自然放鬆;腹略內收、雙腳與肩等寬,踝、膝、髖等關節 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宜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勞累時可將臀部後靠,腰背緊貼在椅背上休息。

(3)臥位:宜睡硬板床,宜仰臥、側臥輪流交替,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枕頭不宜過高或不墊枕,另外每日晨起或睡前可俯臥5分鍾。

2.功法鍛煉

(1)功法1:仰臥雙腳並攏,腳尖向上,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調抱著呼吸約3分鍾,然後先吸氣,用意念將氣送入下丹田,同時腰部、臀部向上拱起,將勁力集中在腰和肩背部,呼氣時腰、臀部落下,如此反複10次。

(2)功法2:雙腿並步站立(腳尖腳跟內側並齊),雙手叉腰,以腰為運動點向左、向後、向右,向前轉動50次,再反向轉動50次。

(3)功法3:雙手叉腰,向後退走10分鍾。

以上功法,動作比較和緩,活動度不大。加大活動量的功法可選擇易筋經、五禽戲、鶴翔樁或太極拳等。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一、病因病機探討

中醫學無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名,但就該病的臨床表現而言,屬中醫文獻記載的“腰痛”、“腎痹”、“骨痹”等病的範疇。《素問·長刺節 論》謂:“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踵,脊以代頭,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素問·痹論》篇雲:“腎痹者,尻以代頭。”1997年中國國家標準《中醫病證治法術語》將其歸屬於“脊痹”,為以腰脊疼痛,兩胯活動受限,嚴重者脊柱彎曲變形,甚至強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僵硬沉重感,陰雨天及勞累加劇的痹證疾病。近年,眾多醫家在病因病機方麵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崔學增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病機早期以脾胃虛損為主要矛盾,日久脾、肝、腎虧虛,寒、濕、熱、痰皆可由外而入或由內而生,而以濕熱為主。隋孝忠等認為本病是由腎陽不足,風寒濕邪痹阻,傷及督脈,久之耗傷氣血,邪氣化熱,熱致腎氣虛、精血虧,關節 筋脈失於榮養所致,尤以腎陽不足、督脈空虛為主要病機。尹玉茹認為本病多由汗出當風,坐臥濕地,冒雨涉水所致,隱匿期屬風寒濕熱諸邪侵襲人體,衛外不固,足太陽經脈不利;活動期屬風寒濕邪久鬱不解,生濕化熱成毒,痹著腰部,阻滯氣血運行,形成濕熱毒瘀互結;穩定期屬邪氣久滯不解,氣血津液凝澀,痰瘀內生,深伏骨骱,消伐正氣,腎精日衰;又肝腎同源,腎精不足,肝失濡養則致筋脈失養而蹉跌。周正球認為初期與急性活動期邪勝標實,寒凝濕阻,痰瘀互結,經絡痹阻,骨節 壅滯為病機關鍵;中後期或緩解期腎虛陽微,督脈失充,精虧髓少,骨失滋養為病機關鍵。莫成榮還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主要是在稟賦不足、腎督虧虛之基礎上,感受風寒濕熱之邪,並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瘀血、痰濁阻痹經絡、骨節 而成。因此,活血化瘀貫穿始終。綜上所述,本病屬本虛標實,內外合邪之病。本虛乃腎陽不足,肝腎陰虛;可有腎虛督寒、邪鬱化熱、肝腎陰虛、氣血不暢,痹阻肢節 等病理過程。需根據不同發病形式及過程辨證論治。張華東等提出正氣不足是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的根本內部原因,外感六淫諸邪是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的外部因素,瘀血痰濁使強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機紛繁繚亂。

二、辨證論治研究

陳紀藩將本病分為3型:濕熱毒瘀型見於強直性脊柱炎早、中期的急性活動期,治以清熱解毒、化濕通絡、活血止痛,方用四妙丸加味。寒熱錯雜型見於強直性脊柱炎中期,病情呈慢性活動性,治宜溫清並用、祛風除濕、和血通絡,方用桂枝芍藥知母湯。肝腎氣血虧虛型見於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治宜補益肝腎、調和氣血,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關彤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3例,分為7型:風濕痹阻型4例,治宜祛風通絡除濕,方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寒濕痹阻型5例,治以溫經散寒除濕,方用烏頭湯化裁。濕熱痹阻型10例,治宜清熱祛濕,方用白虎加人參湯加減。瘀血阻絡型3例,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黃蟲丸加減。肝腎不足型8例、治宜補益肝腎,方用腎氣丸加減。氣虛型2例,治以益氣除濕,方用防己黃芪湯加減。血虛型1例,治以養血健脾利濕,方用當歸芍藥散加減。治療結果:顯效10例,有效1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4.8%。袁福林將本病分為4型論治,虛寒型用桂枝湯加減;陰虛型用芍藥甘草湯加減;血瘀型用活絡效靈丹加減;濕熱型用四妙丸加減。張思勝分為6型,陽虛督寒用右歸丸合桂枝湯加減;肝腎陰虛型用左歸丸合芍藥甘草湯加減;血瘀型用身痛逐瘀湯加減;寒濕型用腎著湯合薏苡仁湯加減;濕熱型用四妙散加減;痰瘀痹阻型用桃仁飲加減。續青分為3型,濕熱型用四妙散;寒濕型用桂枝芍藥知母湯;肝腎不足型用獨活寄生湯;陳麗華分為4型,氣虛血瘀用補陽還五湯;脾虛濕阻用參苓白術湯;肝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下焦瘀阻用桃仁四物湯。總之,證型研究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辨證分型最常見的有陽虛型、陰虛型、寒濕型、濕熱型、寒熱錯雜型、陰寒型、血瘀型、痰濁痹阻型、風盛型等。潘中恒等按活動期、穩定期論治,認為活動期多為寒鬱化熱之濕熱瘀毒互結的寒熱錯雜證,治以《金匱》木防己湯加減;穩定期則為腎虧寒凝、痰濕聚集之虛實夾雜證,治以獨活寄生湯加減。薑泉分為急性活動期和慢性活動期,前者治以清熱利濕、養陰通絡,藥選蒼術、薏苡仁、秦艽、土茯苓、忍冬藤、絡石藤、車前草、女貞子、地骨皮、烏梢蛇;後者治以補益肝腎、活血通絡,藥用羌活、獨活、雞血藤、青風藤、海風藤、丹參、桑寄生、伸筋草、骨碎補、川續斷、女貞子、全蠍。李洪波辨證治療AS患者31例,方用生白術、防己、茯苓、澤瀉、薏苡仁、升麻、肉桂、甘草。關節 活動受限者,加伸筋草、威靈仙;熱盛者,去肉桂加生石膏、黃柏。每天1劑,水煎服,28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服用2個療程。結果顯效l8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33%。鄭吉琦治療寒濕痹型用獨活寄生湯合烏頭湯,風濕熱痹型用宣痹湯與二妙散加減,瘀血阻絡型用四物湯加味,肝腎陰虛型用鱉甲、穿山甲、全蟲、丹參、寄生、續斷、牛膝、獨活。

三、方 藥 研 究

錢森用補腎複骨湯加減治療,處方當歸、黃芪、丹參、雞血藤各30g,川芎、紅花、蒼術、乳香、沒藥、延胡索、木瓜、五加皮、狗脊、獨活、烏蛇、杜仲、何首烏、秦艽、淫羊藿、龜甲、鱉甲各15g,熟地黃、白芍、續斷各20g。每天1劑,水煎服。用當歸、防風30g,桂枝20g,桑寄生、伸筋草、透骨草、千年健各50g,加水5L,水煎2小時,取濾液,藥浴,每次1小時,3天1次,1個月為1個療程,用2~5個療程。結果:臨床治愈28例,顯效22例,好轉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 28%。唐傳其用強腎治痹湯:穀芽、生黃芪、淫羊藿各30g,雷公藤(先煎)、續斷各15g,青風藤、寬筋藤、川芎、杜仲、赤芍、狗脊、當歸、鹿角膠12g,雞血藤、桑寄生20g,紅花3g,炙穿山甲、製川烏頭各9g。每天1劑,水煎服,30天為1個療程。結果:顯效69例,有效1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5. 35%。郭中琦用抗風濕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48例,處方:海狗腎、補骨脂、杜仲、當歸、製馬錢子、防風各60g,羌活、枳實、製草烏頭、木香、鬱金、肉桂、白芍、桂枝、川芎、牛膝各50g,三七、天麻各30g。粉碎,過100目篩。每袋50g,每次1袋,加白酒500ml,浸泡24小時後,每天10~15ml,分3次餐前服,30天為1個療程。用1~3個療程。結果:顯效33例,好轉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 75%。苗後清用化痰逐瘀解毒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60例,處方:白芥子、膽天南星、鬼箭羽、香附、紅藤、黃柏各10g,白附子6g,海蛤殼、浮海石、牛膝、南舌藤各15g,土茯苓、敗醬草、七葉一枝花各20g。每天1劑,水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用1~3個療程。結果:臨床治愈12例,顯效29例,好轉1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呂沛忠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5例,本組用獨活、淫羊藿、威靈仙各15g,薑黃、狗脊、續斷、地龍、製附子各10g,青風藤30g,延胡索、甘草各6g,細辛3g。每天1劑,水煎分3次口服,15天為1個療程。用2個療程,結果:痊愈6例,顯效18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 3%。周彩雲用補腎舒督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1例,處方:狗脊、桑寄生、葛根、白芍、青風藤各30g,枸杞子、威靈仙各15g,生甘草10g。每天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顯著好轉19例,好轉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8%。黃日一治療分兩步,第一步用米醋兩瓶,當歸、車前草、紅花各5g,川芎9g,延胡索15g,白芍25g,水150ml,慢火煎45分鍾,冷卻後塗敷患處,用神燈烤30分鍾;第二步用舒筋軟堅湯(黃芪、仙茅、枸杞、當歸、骨碎補、防己、秦艽各20g,露蜂房、牛蒡子、白芥子、甘草、桂枝、紅花、海風藤、青風藤、丹參各15g,海藻、昆布各30g,葛根、杜仲、狗脊各25g,穿山甲、血竭、馬錢子各10g,蜈蚣、細辛各5g),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65例,治愈23例,顯效12例,有效1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0%。薑衛周用強脊通痹湯(黃芪、葛根、牛膝各30g,當歸、續斷各20g,烏梢蛇、防風、狗脊、千年健、杜仲各15g,秦艽、威靈仙各10g),每天1劑,早晚2次分服,1個月為1個療程,並以水煎後的強脊通痹湯藥渣趁熱外敷於下腰部、雙側骶髂關節 處,外用熱氣熏蒸,以不燙傷為度,1天2~3次,1個月為1個療程,同時配合功能鍛煉,共治療85例,治愈72例,好轉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 65%。周金用祛痹飲(羌活、秦艽、當歸、赤芍各10g,黃芪、杜仲、牛膝、枸杞子各15g,製川烏、乳香、沒藥各5g),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30天為1個療程,治療43例,近期控製17例,顯效16例,好轉1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0. 7%。宋玉明用五藤湯(青風藤、海風藤、雞血藤、石楠藤各10g,千年健、地骨皮、乳香各6g,沒藥、木瓜、生甘草各4g),每天1劑,早晚2次分服,15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停藥2~4天,臨床控製15例,好轉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 5%,治療最短27天,最長60天,平均35天。劉莉用自擬通痹止痛湯(製川烏、製草烏、製乳香、羌活,獨活各9g,地龍、木瓜、當歸、川芎、台烏藥、海藻各12g,全蟲3g),治療30例,服藥36劑後,臨床顯效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何永生用消痹益陽湯(寄生、木瓜、烏梢蛇、菟絲子、肉蓯蓉、黨參、黃芪各15g,柴胡、當歸各12g,生甘草6g),早晚2次飯後溫服,2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後,12例中治愈8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1. 7%。

四、其 他 療 法

(一)藥浴與熏蒸療法

藥浴是用溫熱的中藥煎液洗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其溫熱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鬆弛肌肉,降低末梢神經興奮性,又有利於中藥有效成分的快速吸收。熏蒸療法可使藥物蒸氣中的有效成分以離子狀態滲入肌膚,其機製與藥浴相似。兩法用藥多為補肝溫腎、散寒強脊、祛風除濕、益氣活血、通絡止痛之品,如:牛膝、杜仲、狗脊、木瓜、續斷、獨活、防己、豨薟草、黃芪、雞血藤、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生草烏、青藤、白芍、附子、雷公藤、青風藤、伸筋草、透骨草、金銀花藤、洋金花等。如鄭春雷用藥浴治療AS137例,臨床治愈8例,顯效68例,好轉14例,無效7例,患者晨僵時間、關節 壓痛指數、胸廓活動度、腰椎功能、ESR、CRP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王美蓉等用蒸氣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1例,顯效10例,有效9例,無效2例,認為此療法能明顯改善症狀,可使病人減少甚至停服西藥。張翠平等用熏蒸療法治療350例,顯效105例,好轉176例,無效69例。患者紅細胞沉降率、晨僵時間、Schober前屈試驗均較治療前有顯著變化,且結果顯示早期治療的療效較好。

(二)貼敷療法

中藥貼敷是將中藥熬膏或研末調和敷貼於一定部位,使藥物有效成分滲入皮膚肉理而治療疾病的方法。吳聚言用八仙鎮痛散米醋調熱外敷脊柱及骶髂關節 治療強直性脊柱炎90例,痊愈40例,顯效30例,好轉16例,無效4例。牛文民等用乳香、沒藥、皂刺、白芥子、川芎、草烏、威靈仙、透骨草、穿山甲、吳茱萸等在大椎、至陽、筋縮、命門、腰陽關、阿是穴等穴位敷貼治療66例,痊愈18例,顯效21例,有效24例,無效3例。

(三)針灸療法

周燕媛針刺肝俞、膈俞、腎俞、夾脊穴、血海、足三裏等穴加腰部拔罐治療15例,結果顯效5例,好轉9例,無效1例。王偉用深刺夾脊穴為主加拔罐治療AS52例,臨床治愈23例,顯效21例,有效6例,無效2例。

(錢康胡衛東胡鬆峰周江濤)

參考文獻

[1]崔儒濤.崔學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經驗中醫雜誌,1999;(11):655-656

[2]隨孝忠,於文青.補腎祛寒活絡湯治療早期強直性脊柱炎50例新中醫,1995;27(11):362

[3]薑萍尹玉茹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經驗河南中醫,1998;18(3):1

[4]周正球強直性脊柱炎辨治要法.江蘇中醫,1998;19(11):436

[5]朱輝.莫成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經驗.遼寧中醫雜誌,2004;3(10):84

[6]張華東,趙冰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發病機製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5;14(11):1420-1421

[7]林昌鬆,劉曉玲.陳紀藩教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經驗.新中醫,2001;33(2):10-11

[8]關彤.辨證分型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3例療效觀察.湖南中醫雜誌,2001;17(3):14

[9]袁福林.辨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0例報告.中醫正骨,2001;13(3):3

[10]張思勝.中藥辨證內服外用結合實際手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安徽中醫臨床雜,2002;14(3):195

[11]續青.強直性脊柱炎辨治體會.中國基層醫藥,2001;8(5):441

[12]陳麗華.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辨證治療及護理.河南中醫藥學刊,2001;16(4):48

[13]潘中恒等.中藥配合手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76例.中醫正骨,2001;13(3):25

[14]薑泉.中醫分期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中醫正骨,2001;13(12):31

[15]李洪波.辨證論治強直性脊柱炎31例.中醫藥學報,2000;28(2):23

[16]鄭吉琦,孫日林.辨證分型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0;22:l20-l21

[17]錢森.補腎複骨湯加藥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58例報告中醫正骨,2001;13(9):47

[18]席傳其.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86例遼寧中醫雜誌,2001;28(2):105

[19]郭中琦抗風濕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48例療效觀察河北中醫,2001;23(4):267

[20]苗後清.化痰逐瘀解毒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河北中醫,2000;22(8):565

[21]呂沛忠.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5例.山西中醫,2000;16(3):30

[22]周彩雲補腎舒督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l例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0;7(3):68

[23]黃日一.舒筋軟堅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65例.中醫藥信息,2001;18(6):41

[24]薑衛周.強脊通痹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85例報告.中醫正骨,2001;13(12):50

[25]周金.祛痹飲治療強直性脊柱炎43例.湖南中醫藥導報,2001;7(4):179

[26]宋玉明.五藤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1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10(12):1109

[27]劉莉.通痹止痛湯治療強直性脊椎炎20例.河南中醫,2001;21(3):42

[28]何永生.消痹益陽湯為主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並發陽痿12例.浙江中醫雜誌,2001;36(4):152

[29]鄭春雷.藥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i37例臨床觀察.江蘇中醫,2001;22(9):35-36

[30]王美蓉,張瞥,梁東輝.中藥蒸氣浴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1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9(5):445

[31]張翠平,陸幗芳,謝斌中藥熏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50例.江蘇中醫,2000;21(12):31

[32]吳聚言.八仙鎮痛散加手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99;7(5):49-50

[33]牛文民,劉海洋.穴位敷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66例.上海針灸雜誌,2000;19(4):47

[34]周燕嬡.針刺治療強直性脊柱炎15例.中國針灸,1999;19(3):166

[35]王偉.深刺夾脊穴加拔罐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中國針灸,1997;17(1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