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試算平衡控製。在手工賬務係統中,為保證賬簿記錄準確無誤,在正確結賬、認真對賬的基礎上,還須進行試算平衡工作,即對總分類賬戶的記錄,編製“總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及餘額試算平衡表”;對總分類賬戶與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記錄,編製“明細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及餘額明細表”,並與總分類賬戶核對。如發現不符,應查明原因,予以更正。
3.會計稽核控製
財務報表的編製是整個編製程序的中心環節,財務報表的種類不同、項目繁多、編製技術性強、工作量大,故必須加以控製。
(1)報表內容控製。為了滿足企業自身及社會各方麵報表使用者的需要,企業必須依據會計製度中對報表的種類、格式、項目排列、項目內容所作的規定,嚴格控製執行。
(2)編製方法控製。編製方法控製是指企業應按照會計製度中所規定的各類報表有關項目的編製方法編製財務報表。保證每一報表內、不同報表有數量對應關係的項目之間保持應有的對應關係,從而使得表內經濟指標能如實反映企業某一方麵經濟活動的會計信息,並相互聯係、相互補充,形成一個完整、係統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全貌的會計信息體係。同時,按規定的方法填列表中“年初數”一欄,可以保證同一會計信息在時間上的銜接,以如實反映經濟指標的動態變化和結果。
(3)審核控製。財務報表編製完畢,必須經財會部門負責人根據編製財務報表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準確性等進行認真審核並簽章。
4.報送時間控製
企業的財務報表應按月或按年在規定的期限內報送當地財稅、開戶銀行、主管部門。對此,企業應按報表編製的程序製定具體的進度要求,並嚴格加以控製。
三、內部控製的測試
(1)了解並描述報表編製的內部控製。審計人員在運用各種適當方式對內部控製的程序和主要環節的運作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將其描述出來。
(2)通過審閱有關表、賬或進行實地觀察,驗證企業所設計的報表編製程序的健全性及有效執行情況,並針對重點環節(薄弱、失控環節)做進一步調查、分析,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3)通過調查、詢問、實地觀察,檢查報表編製的各環節、各崗位責任製的健全性、嚴密性,分工是否明確,相互間的製約、協調機製是否合理,各項責任製是否得到有效執行等等。
(4)運用抽查法(必要時對重要財務事項和賬戶采用詳查法)檢查編製財務報表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有效。如是否按規定程序進行結賬並保證了結賬工作的質量;是否認真進行了對賬工作,賬證、賬賬、賬實是否相符,發現不符情況是否查明原因並按規定作了調整;期末是否進行了財產清查,發現盤盈、盤虧、毀損等問題是否按規定進行報批、處理;是否進行試算平衡工作等等。
(5)調查了解有關人員掌握報表編製原則、程序、方法的情況,初步審查編製報表工作的質量。
(6)索取以往年度報表報送工作的資料,了解企業是否在規定期限向有關部門、單位報送規定種類的報表。
(7)評價內部控製。
四、實質性審查
1.複查和評價審計證據
無論是資產的所有權和存在性,負債的完整性,還是所有者權益的合規性,都要有充分的、可靠的、相關的審計證據才能加以證實。
(1)實物資產如現金、固定資產(包括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材料、在產品、庫存產成品等存貨,都要有經過監盤核實的證據,才能證實其實際存在;並且對企業為他人寄存代管或已出售收款而未結算轉賬的資產,以及在外部委托加工、寄存代管的資產,都要取得書麵證據,以確定其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