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塵奇道:“咦,正是,你們莫不是相識?”譚玉歎道:“楊老前輩居然已經仙逝了……我識得他,他卻並不識得我。這楊老前輩原本是宮廷琴師,據說他所得的廣陵殘卷乃是徽宗親賜的。靖康之亂後,老琴師流浪於勾欄瓦舍,我昔年有幸聽他彈過一曲廣陵散,卻始終無緣得他指點一二,今日所奏的不過是憑記憶自己譜的曲罷了。”
陳南塵道:“大哥,楊老前輩臨終前將廣陵殘卷交予我保管,就是想讓我為他尋得一知音,殘卷贈知音。如今我將這殘卷贈予大哥,楊前輩的在天之靈也可得以寬慰。”
譚玉忙道:“這廣陵殘卷我便能瞧上一瞧也是三生有幸了,豈敢奢求陳兄贈予我!”
陳南塵笑道:“大哥切勿推托,我是一個粗人,這廣陵殘卷對我來說沒有半點用處。”說著便將殘卷送上。
譚玉十分欣喜,說道:“既如此,那我隻好卻之不恭了。”他接過殘卷看了看,喜道:“我有一位好友,江湖人稱‘平江落雁生’,他的琴技乃是一絕,若知我得了這譜,必將羨煞他了。”
青女聽到“平江落雁生”,心中一動,想起一位兒時舊友來,此事後話。
譚玉對雙照道:“去內室將我收藏的兩對小玉瓶拿過來。”雙照答應了,轉身去裏屋取出一個錦盒來。
青女見那錦盒隻有手掌般大小,因問道:“是什麼玉瓶,竟這般小?”
雙照打開盒蓋,隻聞得一股怡人的清香,但見盒內擺著一青一紅兩個拇指大小的小瓶,分別用木塞塞著,瓶身溫潤,發著淡淡的光芒,瓶內似有液體。
青女奇道:“這是什麼?”
譚玉笑道:“這赤碧玉瓶墜乃是我珍藏多年的寶貝,我略懂些岐黃之術,這赤瓶中裝的是蘭花露,我費盡心思萃深穀幽蘭之精華所得,贈給風姑娘,掛於脖頸可遍體生香,怡心安神;這碧瓶中裝的是百草精華,有百毒不侵之效,江湖路險,贈與陳兄弟以作防身之備。”
陳南塵忙道:“如此貴重的禮物我們萬萬不能收的。”
譚玉道:“陳兄弟切勿推脫。”
雙照笑道:“陳公子莫要客氣,依我看,這蘭花赤瓶墜唯獨能配風姑娘的人品。”說著,拿起赤瓶墜幫青女掛在項上。
青女道:“姐姐高看我了,這萬萬不可。”忙要摘下玉墜,卻被南塵攔住,他向譚玉說道:“大哥盛情難卻,我們恭敬不如從命了。”
譚玉笑道:“好!陳兄弟是個豪爽之人,我敬你。”
兩人談起江湖之事,甚是投機,不覺天色將晚。雙照掀開門簾,幾片雪花卷了進來,她笑道:“這雪下得正緊呢,少爺我們何時回府?明日英雄會,府上少不了您打理。”譚玉道:“不急。”
陳南塵道:“我這一路上聽很多江湖人提起括蒼府英雄會,難道是大哥府上?”
譚玉道:“正是敝府,說什麼英雄會,不過是切磋武藝罷了。家父樂於此道,我雖不會武功,難免要幫著操辦。”
陳南塵道:“原來大哥是括蒼府的少主,真是失敬!大哥既有要事,便請回府,我們不便叨擾,這便告辭了。”
譚玉忙道:“莫如這樣,二位隨我一起回去,這兩日城中熱鬧,我也好略盡些地主之誼。”
陳南塵道:“大哥好意我們心領了,隻是……”
青女卻知南塵心意,因笑道:“南塵,我們去看看吧。”
陳南塵是少年心性,本也想看看熱鬧,隻是惦記著風天罡的囑咐,聽青女如此說,當下笑道:“也好!”
青女道:“譚大哥,我們的馬車還在林外,請你先走,我們隨後進城拜訪。”
譚玉點頭道:“好,那我們隨後見,這一塊令牌請陳兄弟拿好,你們進城後便可打聽括蒼府,找到敝府後向家丁示以令牌,他們便知二位是我朋友。”
陳南塵接過令牌,但見上麵寫著:“括蒼譚玉”四個隸文,說道:“多謝大哥,請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