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籠罩在七層紗下的莎樂美(2)(3 / 3)

但莎樂美得不到施洗約翰的愛,就寧可殺死他:她占有不了他的心,就占有他的肉體,占有不了他活著的肉體,就占有他死去的肉體。她絲毫不管這個人,是先知或凡人,是否服從上帝,也不管對約翰的殺害是否會觸怒上帝,是否會引發王國動亂,最終,是否激起希律王的憤怒。她唯一在乎的就是喬卡南這個“人”本身。當劊子手將約翰的頭顱從水槽中遞上來,“莎樂美一把抓住它”,她終於可以擁有這顆約翰的頭顱,吻到他冰冷的嘴唇了,哪怕已經冰冷,不再發出詛咒的聲音,總算全然屬於她了。

無疑,王爾德的《莎樂美》是褻瀆上帝的:將殺死上帝派來的先知的莎樂美,推崇到一個至高無上的愛的地位,除了愛,別的全都不在乎,除了對愛人的肉體的讚美,別的都可忽略不計,哪怕對上帝犯下滔天罪行。這也是《莎樂美》遲遲不能在英國上演的緣故。

《莎樂美》英文版出版時,有比亞茲萊為其插畫。評論認為畫家能將莎樂美身上瘋狂的因素,黑暗性欲、肉體交易、愛的瘋狂、殘酷、恐怖等等表現出來,並籠罩著神秘的氛圍,“非常刺激”。比如《高潮》,白與黑的強烈對比,氛圍恐怖:畫麵上半部,莎樂美身著日本式白衣,頭發根根豎起,如同女巫,雙手捧著約翰的頭顱,尖起嘴去親吻那已冰冷的嘴唇,約翰頭顱上頭發如蛇,一串串卷曲下垂,頭頸還淌著血,長長的血線一直流淌到漆黑的下部,汪成一圈圈血水,一枝不祥的誘惑的罌粟花在血跡中生長,豎立著……

6.死亡之女

王爾德《莎樂美》一開場,希羅底的小童這樣說:“快看月亮!快看月亮多麼古怪啊!它像一個女子從墳墓中緩緩而起。它像一個死去的女人。你會覺得它在尋找死去的東西。”

從一開始,神秘的、死亡的、被詛咒的氛圍就籠罩在整出戲中。從始至終,在瘋狂的愛的激情、極大的性欲占有中,同時降臨的是死亡。死亡的神秘與愛的神秘,同時主導著這出戲,主導著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故事。這出戲中,有眾多的死亡:先是年輕的愛著莎樂美的敘利亞王子絕望自殺,再是不願愛莎樂美的先知喬卡南被斬首,最後是得不到莎樂美的希律下令士兵用盾牌擊殺了莎樂美。

莫羅的《幽靈》,將莎樂美的舞蹈、性與愛的誘惑、奢華與夢幻,和約翰被砍殺的頭顱,同時顯現在畫布上,驚心動魄!而王爾德,進一步將死亡推向高潮,反複呈現,全方位展開。

7.激情的幻美

弗蘭茲·馮斯塔克的《莎樂美》不是我喜歡的畫,但能表現莎樂美身上激情的幻美。右下角,猥瑣的劊子手手捧施洗約翰的頭顱,頭顱閃著藍光,聖潔或不祥,約翰已沉默閉眼,詛咒與期盼的聲音,已經消失。莎樂美居於畫麵三分之二,滿布星星的天空下,她高高站立,青綠紗裙,裸露的上半身,擺動的腹部,圓圓肚臍,飽滿的乳房,紅如草莓的乳頭,全身誘惑著、張開著、充滿著一種生的激情;她右手叉腰,左手向後揚起,手臂與頸項掛著珠寶;她向後仰頭,側看在她身下的約翰的頭顱,極其濃豔妖冶地大笑,似沉浸在自我激情中,又似嘲笑包括約翰在內的一切;隨著她的舞步,兩個巨大的耳環叮當晃蕩,身體隨節奏搖擺,洋溢著無法抵擋的激情之美。

愛的瘋狂,旋轉的舞蹈,性的誘惑與占有,死亡的神秘,宗教的執著,民族的仇恨,死亡與獻身,愛欲與殘忍,無不充滿一種力量,洋溢一種激情的幻美。黑色的死,紅色的血,黃色的病態,綠色的神秘,一切極端的、歇斯底裏的、瀕臨滅絕後短暫的激烈,蒼白中突然泛紅,無底深淵開出的鮮豔的花。這就是莎樂美的激情所具有的魅惑,這種幻美,吸引無數藝術家去瘋狂尋找、索求,窮其畢生,如同王爾德對藝術,對無望的愛,如同梵高在阿爾勒,深知瘋狂地作畫將縮短他的生命。飛蛾撲火的激情,燃燒最後的美,創造更多的美。

原載《小說界》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