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寫作?慚愧啊,每當我寫那些官樣文章都會感覺CPU運轉不良,就像騎車爬坡一樣欲罷不能,高中的時候寫議論文常常寫著寫著就不知道怎麼寫了,然後就開始編故事,可惜即使是很精彩的故事也被前麵那幾段不痛不癢味同嚼蠟的“議論”給毀了,所以說考試時作文得分基本都不帶超過40分的(滿分60)。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他擅長於不擅長的,我寫議論文不行,寫其他類型文章還好,比如說檢查,有一陣子我點兒背,接連犯事,短期內總共寫了五位數字數的檢查,最牛的一次就是我用一節課外加一個課間的時間狂草了3500多字。那個賽季英超打得格外激烈,我就在檢查裏把英超大勢給分析了一下。後來我去辦公室交檢查的時候,正好老師不在,我把檢查往老師桌子上麵一擱,趕緊跑開,反正我寫的東西最後老師都不看是吧?遊記類的我也很擅長,每次出行我都有寫遊記的習慣,再加上我在遊玩的時候常常還鑽空子,偶爾還撰寫逃票攻略一類的玩意兒,所以說頭腦發熱想著出本書光宗耀祖什麼的對我來說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隻要我寫的文字最後印出來有厚厚的一遝就行了。
我在上海上大學,搞化學的,是網絡視頻上很火爆的瘋狂變態的喜歡科學那一類的人。轉眼又過了兩年,這次暑假足足有兩個月的時間,反正在家呆著也是要閑黴的節奏,手頭也不緊,再加上目前流行的單車進藏的熱潮,我自然願意把第一次長線路定在西藏,而且隻挑了難度最小的青藏線。然後就開始招募願意同行的,最後把我室友給收了。
說實話,這並不是我第一次來西藏。2010年,我高考結束後第二天就和爹娘一起坐上了進藏的列車。當時我們專門跟了導遊,所以行程還是很大眾化的,接下來的幾天平淡無奇,我們按部就班地把一般旅遊者第一次來西藏所謂“必去”的幾個地方掃了一眼,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盡管如此,西藏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淳厚的風土人情仍然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除此之外,我還額外找了一條西藏的好處,那就是夏天格外涼快,否則騎車的時候會被烤死。但後來我坐車走川藏線回去,覺得目前的川藏線難度還是大了些,不太適合所有人騎行,這一點其實很多人並沒有注意過。結果呢?打川藏線以後,我又冒出了騎摩托車的念頭。
本次旅行,我們經過了不止一個省,途中也基本沒走回頭路,對於一條環線,原本是談不上什麼終點的,但我日後提起這次旅行時仍習慣稱目的地為西藏,也許是因為西藏在我心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吧。其實不僅是我,西藏同樣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驛站,無論是地理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就像拉薩同時是藏民地理上與精神上的中心一樣。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就會懷念那個神奇美麗的地方,懷念那精彩紛呈的兩個月。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我會和越來越多的旅行愛好者一樣,繼續踏上一段又一段精彩漫長的旅途。
旅行之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