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哀青年同誌白滌洲先生(2 / 2)

滌洲是一位誠篤的青年,他無論辦事治學都很勤奮。他對於古今音韻的變遷,很有心得;他又有耐心做很機械很煩瑣很幹燥無味的工作。他編有《廣韻通檢》一書,又撰《廣韻聲紐韻類之統計》、《集韻聲類考》、《廣韻入聲今讀表》、《北音入聲演變考》等文。他很能做國語運動的宣傳工作,也很能做調查方音的研討工作。使假以幾年,則將來對於社會對於學術的貢獻何可限量!我看他的身體十分健壯,本年七八月間他在陝西時,據說那邊最熱的日子,溫度竟超過一百十度,而他從事國音的講演和宣傳,毫不感受疾病;萬不料不到兩個月,竟會被惕夫斯(傷寒)菌所賊害,致喪其生命也!

半農的身體也很健壯,所以他常能旅行各地,考察方言,不覺辛苦,更以業餘從事種種遊藝;滌洲能旅行各地,考察方言,與半農同,而遊藝的興趣遠不及半農,然其旅行各地宣傳國語的興趣,亦非半農所及。此二子者,其體力與腦力,我皆無能為役,我的身體與精神都是很高度的衰弱,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者;且以年齡而論,半農少於我者四歲,滌洲少於我者十三歲,自顧朝不保夕,必先二子而死。——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我書至此,我心傷悲!既痛逝者,行自念也!雖然,我是顏習齋主義的信徒,我不悲觀,我不消極;我不信社會永遠黑暗,我不信世界上沒有光明;我不信有耕耘而無收獲的話,——我且篤信隻要肯耕耘必無論事功或學問,總得要幹,總得要努力幹,不問賢愚,更無間老少,少年固然要努力幹,老年因桑榆暮景,更應該乘此炳燭之明去努力幹。否則無常一到,追悔何及!爰書俚語,用傷逝者:

二子雖早逝,猶有著作遺;

研新或理舊,於世良有裨。

人生若朝露,為學貴及時;

逝者長已矣,生者當力追。

一九三四,十,一六,下午五時,於北平孔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