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正月裏忙來忙去(2 / 2)

幸而這程秀才找了幾個同鄉聚了十幾兩銀子來與他相與,總算手中還有些銀子。這李天成進了學,連續幾日都與這程秀才等人流連在一起,常常是早上便離家,到了黑頂黑的才回來。這一日,程秀才道,“天成,今日為兄帶你去一個好地方。”

這李天成一聽,問道,“哦?咱們不是要去參加咱們白鶴鎮的會文?”

“不是,咱們白鶴鎮的會文是二月初二,咱們今日為兄帶你要去的地方是天橋!”

這天橋處,並非各位看官所認為的雜耍賣藝的地方,而是看銘器古董,名人字畫的地方,還有些個比較落魄的風流才子在此地賣字賣畫。因此無論窮人富人,在這裏都有玩意兒可看,最妙的是這裏有一處人工開鑿的鳳凰湖,你花上幾個大錢兒,買上一杯茶水,可以整整在湖邊的茶肆裏坐上一整天,能看見遠處的花船上那當紅的小唱,運氣好的還可以看見清倌!對於這些無甚錢財的酸秀才來說,最是逍遙自在。

這程秀才一想這裏麵的妙處,將手搭在李天成的肩上,道,“快些跟我來吧,保管你樂不思蜀。”這李天成倒是也不掙脫,隨著這程秀才去了。讀書人赤腳過去倒是大沒麵子,兩人花了幾個大錢叫了兩頂青蓬小轎,一刻鍾的時間方到了。

隻見這天橋處果然人聲鼎沸,這二人尋了個茶肆坐下。茶博士過來問道,“兩位官人是要喝哪樣茶,可帶了茶來?”這李天成不解道,“難不成咱們這裏還可以自己帶了茶來?”茶博士笑了一笑,說,“看來您是不常來咱們天橋這地界的,那小人就給您說上一說,咱們這裏自帶了茶來,是五個大錢幫您泡了,這凡是沒帶茶的,就是三個大錢管您喝飽。”這李天成更是好奇,“為何這自帶了茶的反而茶水錢倒貴了呢?”那茶博士眨眼一笑,道:“說起來也不怕您惱,這自帶了茶了的,對咱們泡茶的水是有要求的,不能壞了這茶本身的清香,所以就得去買了街上賣的山泉水,而不帶茶的呢,也不過是為了在這裏歇歇腳,喝茶也就不過是為了解渴,當然就對這水沒甚要求了。”

程秀才聽這人越說越不像話,忙忙的支使了他去泡茶。“天成,過一會子咱們去裏麵看看那些古董銘器,甚是長見識呢!”這李天成也歡喜這裏的繁華景象,兩人忙忙的喝了茶四處遊玩不提。

咱們且說說這李蘇氏,自從搬了家,因這裏是新宅,又無丫鬟奴仆,有好些個地方還未曾收拾。這日早早的起了床,李天成外出交際,她換了舊衣,頭上隻挽了攥,將這宅子裏裏外外都打掃了個遍,這堂屋裏正中央的山水畫是原來舊主家的,這李蘇氏嫌它不吉利,自去揭了,又拿出了自己閑暇是畫的一幅冬日賞梅圖掛了上去,感覺整個屋子裏都亮堂了許多。

正收拾到得意處,有人敲門,喊道,“李秀才可在家?”

這蘇氏忙去開門,見門口立著一位湖藍錦袍的清秀公子,未語麵先紅,輕聲答道,“我家相公出門去了。不知您可是有甚麼事?”

來人是這幾日一直與李秀才想與的王秀才,這王秀才見開門的是一個頭上挽著黑漆的攥,身上穿的是一件蜜色的外坎,裏麵套著藕色布裙的少婦,這少婦清一色的半舊不新的衣服,可搭在一起就顯出那不俗的氣度,但這王秀才也不是那輕薄放浪之人,聽見李秀才不在家,連忙退後幾步,施了一禮,道,“也無甚事,不過是二月初二咱們白鶴鎮的文人都是要聚上一聚的,我怕李兄初來此地,不了解咱們這裏的風俗,特來告知一聲。”

蘇氏見這王秀才舉止有禮,頗有些讀書人的樣子,心中也自歡喜自家官人跟這樣的人相與,“等我家官人回來,我一定告知與他,奴家在這裏替我家官人拜謝您了!”

這王秀才本就是麵薄心善之人,見蘇氏這樣,連忙回禮道,“不值得嫂夫人這樣,也無甚事,小弟就先拜辭了!”話說完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這蘇氏自是掩門回身。

------題外話------

需要支持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