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西海固,“花兒”的故鄉(2 / 2)

把心肝想成了胡椒麵

……

聽著這遠處飄來纏綿淒楚的歌聲,使我不禁想起了村裏的老憨頭,苦難的生活、溫馨的祝福和美好的心願一旦被化作歌聲從他的嘴裏流出來,便具有了別樣的韻味。他是村裏的羊倌,也是村裏有名的花兒歌手,愛羊愛歌愛生活。他的衣襟暖過多少隻剛出生的小羊羔,連他自己也數不清。

那還是吃大鍋飯的年月,腿有殘疾,家裏生活困難、成分高,媒婆提了幾樁親事都黃了,他一直過著獨身生活。他放牧著生產隊的羊群,靠漫花兒來打發時光,常常漫到夕陽西下、鳥兒歸巢、羊兒進圈。

我永遠不曾聽懂羊倌的歌詞,卻頑固地喜歡他漫的花兒,喜歡那憂傷、纏綿與開懷——咀嚼著塵世的苦澀,對著羊群傾訴憂鬱,用歌聲傳遞自己的心聲,人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盡在其中。

小時候,常常聽長輩們在勞動的間歇漫幾句花兒,那悠揚纏綿的調子委實好聽。特別是收割季節,為提高勞動效率、驅趕勞動帶來的疲乏,人們便相互對唱起情調優美、婉轉動聽的趕趟花兒:

三月裏桃花滿園紅

四月裏韭菜綠茵茵

綠呀綠茵茵……

一個個淒婉的愛情故事一旦被哥呀妹呀地唱出來,感動的,首先是歌唱者自己。一樁樁甜蜜的心事一旦被郎呀姐呀地喊出來,陶醉的,首先也是歌唱者自己。

能夠在忙忙碌碌的日子裏,自己感動自己一回、自己陶醉自己一回,對純樸勤勞的山裏人而言,還有什麼比在歌聲裏勞作並暢想收獲更叫人欣喜的?

“花兒”讓人愛唱,因為它是“下裏巴人”,誰都很快融入那特有的意境中,忘我地走上一程;“花兒”讓人喜歡,因為它最能夠表達山裏人的心聲。有心事了,隻要踏入綠茵茵的農田,抑或站在山崗,對著空曠的山穀,坦然地浪漫一陣,你便是高手,便是歌聖、歌仙,你的靈魂便會受到一次沐浴,你便是歌,歌便是你,你便是大地的主人……

這幾年,西部大開發的春風吹遍了山鄉,一層層農田纏繞山頭,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隨著家鄉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西海固“花兒”也增添了不少現代生活的元素,從鄉間走入現代都市生活。

雖然,西海固這塊貧瘠的土地,讓外來的人們扼腕歎息,然而,西海固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的積澱,“花兒”這種特有的民間藝術,正是在這片貧瘠土地上開出的帶著泥土清香的山花。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他們永遠鍾情於這塊土地。他們用全部的愛心和靈感,去感受這塊土地上的變化。“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者)由不得自家”,你聽:

防護林鋪(呀)到(哎)咱家鄉(呀)

心坎裏升起了富強的希望(也)

山花兒繞著青山轉(呀)

為什麼(呀)漫了個舒坦

“花兒”是一壺老酒啊

那酒裏,含著山裏人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