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分類及表現]
1.頸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早期頸椎蛻變、髓核與纖維環脫水變性,椎體不穩、引起頸椎局部內外平衡失調及頸肌防禦性痙攣,直接刺激分布於後縱韌帶及兩側根袖處的頸椎神經末梢而出現頸部的症狀。
臨床表現及體征:青壯年居多,頸部突然疼痛、不適、頸部僵硬,向一側偏斜,雙肩有沉重感,個別患者可出現肩部及上肢的感覺異常。查體時可有相應的壓痛點。X線平片可見頸椎生理彎曲變直,有輕中度頸椎蛻變征象。
2.神經根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髓核向後外側方突出或鉤突關節處的骨刺突入椎間孔,引起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
臨床表現及體征:以根性痛和根性肌力障礙為特點。一側頸肩上肢反複發作的疼痛、麻木,仰頭、咳嗽時加重,因勞累、寒冷、睡眠不佳而誘發。手指麻木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大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萎縮。體檢可見患者頸肌緊張,患椎棘間及椎旁有壓痛,並向上肢放射。早期腱反射活躍,中後期則減退或消失。X線示頸椎生理彎曲消失、椎間孔狹窄、椎間隙變窄、椎體前後緣骨質增生。牽拉試驗和壓頭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常為陽性。
3.脊髓型頸椎病
病因:脫出的椎間盤或骨刺等壓迫或刺激脊髓,或是支配脊髓的血管受壓造成脊髓缺血,也可能因椎體不穩刺激局部交感神經,反射性引起脊髓血管痙攣,使脊髓供血不足,多數患者具有頸椎管先天或發育性狹窄。
臨床表現及體征:病程較長及緩慢進行性為特點。自遠端至近端發展的四肢麻木、無力、雙腿發緊、跛行、步態笨拙及易摔倒、束胸感。晚期出現痙攣性癱瘓。體檢常見肢體遠端有不規則感覺障礙區,肌萎縮,肌張力高,腱反射早期亢進,後期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病理反射。X線示某椎間隙變窄,椎體前後緣明顯骨質增生。CT或MRI可見頸椎管矢狀徑縮小。
4.椎動脈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頸椎鉤椎關節增生及椎體不穩致鉤椎關節鬆動,致橫突孔出現移位而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導致痙攣狹窄或扭曲。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受刺激及椎動脈本身硬化蛻變亦為引起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重要因素。
臨床表現及體征:主要表現頭痛(多為顳部呈跳痛或刺痛)、頭暈、視覺障礙、耳鳴、耳聾、惡心、嘔吐,可同時伴有頸部疼痛等其他各型的症狀。該型患者在突然轉動頭頸部時可能發生發作性猝倒,倒地後體位改變則立即清醒。體檢除有其他類型頸椎病的體征外,可有椎動脈壓痛(在乳突尖和樞椎棘突連線中外1/3交界處的下方及胸鎖乳突肌後緣的後方)。引頸試驗(椎間孔分離試驗)及旋頸試驗(椎動脈扭曲試驗)為陽性。X線示鉤椎關節增生、椎間孔狹小,椎動脈造影可發現椎動脈狹小扭曲,腦血管超聲示椎-基動脈供血不足。
5.交感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頸椎骨刺直接壓迫或刺激了頸椎旁的交感神經,產生了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臨床表現及體征:頸肩部深在彌散的鈍痛,同時伴有眩暈頭痛上肢發涼發紺水腫汗腺分布異常,有時伴有心律失常、心前區疼痛(頸性心絞痛——特點為與頸部活動相關的持續性鈍痛,服硝酸甘油等擴冠脈藥不能緩解,心電圖檢查無心肌缺血改變)。檢查頸肩部肌肉肌腱廣泛壓痛,但並不沿周圍神經幹的徑路傳導,患區的皮膚有界限模糊的痛覺過敏帶。X線示頸椎或上位胸椎退行性變。熱像象圖可見患區皮溫明顯降低。
因為頸椎蛻變增生的骨贅可同時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交感神經,在臨床上頸椎病病人往往同時患有兩種以上類型的頸椎病。
[診斷依據]
1.采集病史包括工作性質、睡眠時的習慣體位、有無外傷史,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和有無放射痛,疼痛與活動的關係,發病時最早出現的症狀等。
2.體格檢查①一般體檢如外觀、運動、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乳突的後下方及斜方肌、肩胛提肌外緣。病變早期棘突間的壓痛點位置一般都與受累的椎節相一致。②頸椎的特殊檢查:前屈旋轉試驗、壓頭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引頸試驗(椎間孔分離試驗)、旋頸試驗(椎動脈扭曲試驗)、牽拉試驗。③感覺與運動障礙的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CT、MRI、B超、肌電圖檢查。
附:頸肩肌筋膜炎
由致病因子侵犯頸、肩、背部的纖維組織使之產生損傷及無菌性炎症,由此而引起廣泛的頸、肩、背部肌疼痛及痙攣等一組臨床表現
[病因]
頸、肩、背部軟組織在遭受急性損傷未愈或長期慢性勞損後可使肌肉、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脂肪、肌腱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創傷性無菌性炎症反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引起發熱的炎症、氣候改變如寒冷潮濕及身體過度勞累均為誘發因素。
[發病機製]
軟組織創傷性無菌炎症及疼痛,刺激肌肉產生持久的收縮狀態,出現肌緊張,肌肉長期痙攣造成局部軟組織血管痙攣,肌肉和筋膜供血不足,營養障礙,組織無菌性炎症加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使疼痛更加劇。
[臨床表現及體征]
頸肩背部廣泛疼痛酸脹沉重感、麻木感,僵硬、活動受限,可向後頭部及上臂放散。疼痛呈持續性,可因感染、疲勞、受涼、受潮等因素而加重。查體見頸部肌緊張,壓痛點常在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等,壓痛局限,不沿神經走行放散。該病發病緩慢,病程較長。X線多為陰性結果。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征可做出診斷。易與該病混淆的疾病應注意鑒別。
1.頸型頸椎病:主要鑒別點在X線平片有骨質增生;
2.肩周炎:有肩關節活動受限。且疼痛與壓痛點限於肩關節周圍;
3.項韌帶炎:與頸肩肌筋膜炎很相似,但它疼痛及壓痛限於頸椎棘突部,低頭時疼痛加重。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麻醉科張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