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那四本修煉功法肯定是不行的,還得想想其他辦法,看來還得我大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幫忙啊,《易經》主講‘變化’;《道德經》講‘道’;《金剛經》講‘佛’;《論語》《孟子》講‘儒’。變化、道、佛、儒;變、佛、道、儒;……;道、佛、變、儒;……;”穆懿一遍竭力的思考,一遍嘀咕著,“道、變、佛、變、儒;道變佛、佛變儒;道變佛、道變儒;…………”
“等會,我剛說啥來了?‘道變佛、道變儒’,‘道變佛、道變儒’,是了,哈哈哈,不錯,這樣最好,我怎麼不知變通了,道修陰陽,儒養正氣,佛煉金剛。這浩然正氣,不正是陽剛正大之氣;我不坐禪,我不講因果,我隻尋密宗的金剛佛果,大無畏,大光明。一體三修。天魂修道,人魂養氣,地魂探密。”
找到了理論上可以修煉的法門,穆懿決定,氣海,他隻養一口浩然正氣;血海,他要從《金剛經》《大日如來真經》《華嚴經》等佛經加上“密宗瑜伽術”,來探尋金剛佛果,修得金剛不壞之身。
“既然如此,那就不急的修煉了,我先把這傳承的四門功法整理一下,歸納出一門最合適我修煉‘陽神’的法門來,然後,隻能專研佛經,另辟蹊徑,為修煉佛法做足準備,不管枯坐多少年,必須為自己探尋出一門佛家功法,修煉‘地魂’,自創也必須創出來。”穆懿規劃著修煉之路,“我的‘人魂’不修長生,隻養一口浩然正氣;我的‘地魂’不修‘陰神’,轉修‘金剛’,佛法恢弘,正大光明。”
穆懿隨意的靠著“土疙瘩”,想了想,覺得自己怎麼也該認真一點,於是,穆懿站了起來,在山洞的大廳裏走動了一圈,活動了一下筋骨,做了一套“後世”上大學軍訓時學的軍體拳,抖擻精神,然後走到那座“土疙瘩”前,坐下,擺動了一個姿勢,這個姿勢還有個說法,是密宗瑜伽動作裏的一個坐姿——“蓮花坐”;接著雙手又結了一個“印法”——不動明王印(這是“後世”網絡上學的,穆懿雙手可以結九種印法)。
穆懿保持著這樣的一個坐姿和手印,陷入了思考,他的大腦在不停的推敲,印證,探索著無數種可能。歸納煉神的法門還比較簡單,畢竟他曾經修煉到“元神”的地步,最後元神化形,但是在佛經中給自己“找”一門佛家密法,那就是不堪設想,玄之又玄了,渺茫,渺茫!
至於“浩然正氣”,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就有:“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看來,還是在天地間啊,穆懿這一坐,不知得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