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黑色的1985年(2 / 2)

然而,這還不是災難的全部。麵對這巨大的犧牲,三洞水人沒有倒下去。他們擦幹眼淚,從悲痛中抬起頭來,為了死去的親人,為了三洞水的未來,開始了他們新的思考和新的奮鬥……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有關部門勒令他們停工,並沒收了他們的煤炭開采證!

這一下三洞水算是山窮水盡了!整個村落一下從火熱的號子聲中沉寂下來,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怎樣慘不忍睹的情景啊!山峁上,礦工們懶洋洋地在曬太陽。山腳下,閑置的礦車淌著黃色的鏽水。公路旁,起伏的煤山覆著厚厚的灰塵。曠野裏,開墾的基地裸著黃色的胸膛……

這一切多麼像洪水衝過的河岸,又多麼像地震過後的廢墟!

路在哪裏?!

希望在哪裏?!

之二困境中的生機

與沒收開采證按踵而來的是數以百計的討賬人。創業伊始欠債累累。開采證被沒收,拿什麼來還帳?又怎麼還得清。

-些給三洞水貸過款的銀行、借過錢的單位,聽說三洞水垮台了,便派出專人住到村委會要賬,不要到賬就不回去。

外地來的技術工、副業工,眼看三洞水集體經濟成了泡影便成群結隊地跟在幾位村幹部後麵要工資,要不到工資就不收兵……

向珍英記得那一個清晨。那是1985午12月18日清晨,因為頭疼了一夜,天亮時便迷迷糊糊睡著了,剛剛睡著,咚咚的敲門聲和吵嚷聲又把她驚醒了。她吃力地爬起來,捂著頭部拉開了大門,出現在她眼前的情景使她幾乎昏了過去,門前黑黝黝站著一大片背著背簍、提著繩索的討賬人!丈夫替她數了一下,整整63人!

“向珍英,你是村裏管財務的副主任,欠我們的錢怎麼辦?”

“搞你們媽的什麼集體經濟,這下看你們還搞個屁!”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今天我們就要錢!”

“沒有錢給可以,我們搬你的家具,趕你的豬!”

一向愛掉淚的向珍英,這時候卻沒有了眼淚。不知從哪裏來的勇氣,她一步跨到人群中間,挺著胸脯說:“來吧!拆屋、趕豬、搬家具都可以!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我這副殘體也可以交給你們!任你們處理!但在你們處理我之前,我有幾句話說,隻要我們幾個村幹部不死,集體經濟的道路我們還要走下去!帶領大夥共同富裕的信念絕不會改變!

“鄉親們,欠了你們的工資,我心裏比你們還要難過。不是我不想給你們付錢,眼下確實是有困難啊!但我堅信,三洞水總有一天會富裕的……我的話說完了,大家動手吧。”

這時候,人群突然沉寂下來。有人問:

“這麼說,煤礦還有希望辦下去?”

“當然有。”向珍英回答,“我們正在爭取重新辦理開采證。”

“到時候該有錢給我們?”

“有。我拿全部家產和生命擔保。”

討賬人三三兩兩離去了,等到送走最後一個,向珍英再也支撐不住了,一下倒了下去……。

同向珍英一樣,支書張萬裏被討賬人拉掉了衣袖;主任胡世昌差點被討賬人用傘柄捅破肚皮……

但是他們依然在奮鬥,依然在奔走。他們沒有任何理由被困難壓垮,沒有任何理由丟下相濡以沫的鄉親們。

1985年,他們生活得好艱難好艱難啊!

就在這艱難的磨礪中,就在這陣痛的呻吟裏,希望的太陽再一次升起!

1986年1月25日,宜昌地委書記艾光忠來到長陽。艾書記是得知三洞水的情況後專程來長陽的,在長陽縣委書記陳德政的陪同下,對三洞水進行了全麵考察。考察之後,艾書記肯定了三洞水所走的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道路,高度讚揚了三洞水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人,並要求長陽縣委幫助解決三洞村所麵臨的困難,扶持他們重振旗鼓,繼續前進……

之後,在縣委書記陳德政的親自關照下,縣燃化局迅速為該村辦理了煤炭開采證,並派出專人指導施工、解決安全問題……

如今,1985年已被曆史拋在了身後,置身三洞水的現實,誰也不敢相信他們曾經曆經過那樣的黑色歲月。是啊,誰能相信一個年產值600萬元,給國家上交利稅40萬元的現代化紅旗村,幾年以前還連工人幾十元錢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呢?

1985年到1991年,也就6年時間。6年,曆史發生了多麼深刻的變化!6年,每一年都留下一串故事,第一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