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解放自己的思維(2)(1 / 3)

在倫敦的不少地方,都能見到為紀念一名偉大的建築師而立下的紀念碑,在紀念碑上書寫著這樣的碑文:“科裏斯托夫·雷恩,我們的城市與教堂的創造者,與世長辭,享年90多歲。他的一生都在為民眾的利益鞠躬盡瘁,從未顧及過自身。”碑文中所說的建築師科裏斯托夫·雷恩,從未上過一天學,卻為這座城市的建築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總共修建了教堂55座,禮堂35座。他曾為修複倫敦聖彼得大教堂,前去法國巴黎觀摩學習。在參觀盧浮宮時,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歎:“隻要能修建出如此舉世矚目的宏大建築,就算付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在接下來的歲月中,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設計修建了汗普頓宮、肯行頓宮、德魯利蘭劇院、皇家交易所、大紀念碑等大批宏偉的建築。他在牛津修建了很多學員和教堂,還將格林尼治宮改建成一處供海員使用的休息場所。倫敦大火過後,整座城市麵目全非,他又設計出了全新的城市規劃圖。他為修建聖彼得大教堂足足花費了35年的時光,這也成為了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建築作品。

上帝安排我們承受各種各樣的苦難,目的在於使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潛能,絕不是為了打消我們前進的鬥誌,甘心俯首向命運稱臣。成功者必然是那些能在挫折麵前保持清醒的頭腦,信念堅定地與之鬥爭到底的人。要增加成功的價值,就必須要經曆這種與困難的艱苦搏鬥過程。”

霍爾慕斯也說:“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轉機到來的一刻。就算成功的機會隻有百分之一,也要堅定必勝的信念。人類最高的智慧在於勇氣與信念。偉大的榮耀屬於那些不屈從於命運的人。真正的強者一定要有堅定的目標與意誌,這是取得成功必要的前提條件。”所有想要成功的人,都應謹記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許多人認定追求成功是一件異常艱苦的事,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所以他們便將自己的奮鬥目標降低。然而,這並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因為你得到的成果往往低於你設定的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80分,結果很有可能隻有60分,甚至更低。基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盡量將目標設定得更為遠大,如若不然,隻能讓自己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於被淘汰的邊緣。

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就要有完美的欲求,希望將事情做到完美無瑕。郝樂思·格裏曆說過:“要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必須以精準的眼光和百分百的熱忱為基礎。”我們要不懼困難,鬥誌昂揚,全力以赴,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上帝將才能賜予人類,同樣可以再收回。一個習慣混天熬日頭的人,他的才能遲早要歸還給上帝,碌碌無為地度過自己的一生。要讓自己得到充實感與滿足感,必須要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斷奮進。成功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最終達成的結果。

世界上有許多讓人景仰的成功人士,奧利布爾便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他的琴聲宛如天籟之音,讓聽眾們沉醉其中,忘卻了所有的憂愁與痛苦,心境寧和仿佛進入仙境。所有人都對他在台上的表現讚不絕口,但他在台下所付出的努力卻幾乎無人了解。奧利布爾8歲那年,便立誌成為音樂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開始了自己漫長而艱難的奮鬥曆程。奧利布爾的童年時代一直籠罩在貧窮和疾病的陰影之中。由於家境貧寒,他對小提琴的熱愛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然而,奧利布爾並未因此有一絲一毫的動搖。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他堅持以百分百的熱忱,全力以赴走到最後,終於成就了自己的音樂家之夢。

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須客觀、全麵地認識自己,然後製定一個切實可靠的目標。一個連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都搞不清楚的人,如何能清楚了解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這種人在麵對問題時,永遠給不出明確的解決方案,隻懂得一味逃避。他們總想草草應付掉眼前的事,完全不曾想到,長此以往,必將後患無窮。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具備昂揚的鬥誌和百分百的熱忱,然後一心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否則,再出眾的才能都等同虛設。我們人生中的每一段經曆都是一次磨煉,我們將在這一過程中完善自我,逐漸趨於完美。所以我們應好好把握每一段經曆,從中汲取有用的東西,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多與成功者交流,學習他們的經驗教訓,會對你的成功大有幫助。你若是有心,便不難發現,成功者在確立了長遠目標之後,還會不斷設定每一階段的短期目標。他們之所以能夠長年累月地堅持追求遠大的理想,就是受這些短期目標的不斷牽引。成功者不管做什麼事,永遠以完美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會將全部精力毫無保留地傾注其中。

一個人取得成就的高低並非衡量其成功與否的標準。人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在其中展現出了多少勇氣與智慧,才是其衡量其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隻要我們在困難麵前永不妥協,堅持為自己已經確立的人生目標奮戰到底,我們就是毋庸置疑的成功者。

失敗從客觀上來說也可以成為好事,我們往往能從中得到意外收獲,隻要我們能正確看待它的話。生活中那些我們未曾擁有或隻是曾經擁有過的東西,它們對於我們的未來是毫無作用的,隻有現在正擁有的東西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所以我們要想向成功邁進,就必須努力積累和儲蓄生命的財富。其實隻要我們能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失敗和挫折,我們將不再感到沮喪,並成功走出悲慘的境遇,雄心勃勃地去迎接更大的挑戰。對於那些有著堅強意誌的人來說,承受失敗及挫折並不會令他們感到痛苦,相反,他們會在重重壓力下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很多偉人都是如此,他們身體中的潛能都是在承受慘敗的情形下迸發出的。一切錯誤都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所以當你在比賽中發揮失常時,不要生氣、懊惱,更不要痛苦、沮喪,你要相信它終究會過去的。

希莫作為紐約州州長,擁有十分出眾的才能,廣受人民信賴。他在追憶過去時,曾說:“假如可以消除過去發生在我身上的20件事,那我會選擇消除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功,但一定要保留自己所有慘痛的失敗經曆。因為這些失敗與痛苦才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築在這些失敗的基礎之上的。失去了它們,我便一無所有。”

乾寧說:“人類生命的意義,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取決於其麵對困境的方式。苦難與挫折會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收獲。行進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決不能奢望會一帆風順。沒有人能逃避苦難,我們應將其視作發揮才能、磨煉意誌的良機。要想抵達成功的終點,便不能畏懼任何困難。”

亨利·比徹說:“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別害怕失敗,無數偉大的人物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最終才成就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正是曾經的失敗縮短了他們與成功之間的距離。”

激發你的潛能

馬歇爾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商人,當他還是一名少年時,曾在戴維斯開的一家店裏負責招呼客人。有一天,他的父親約翰·菲爾德問戴維斯兒子最近的表現如何。戴維斯遞給約翰·菲爾德一個蘋果,答道:“馬歇爾做事穩重,是個很出色的孩子,這一點顯而易見。隻是,我們相交多年,我必須要對你說實話,馬歇爾根本沒有天賦成為一名優秀的商人,不管他在我這兒學習多久都無濟於事。我想你最好帶他回鄉下教他放牛吧,這樣也省得你們日後後悔。”

這番話令馬歇爾非常失望,他離開了戴維斯的店,但是並沒有回家,他選擇去了芝加哥。他在芝加哥見到很多功成名就之人與自己一樣,都出身窮苦人家。這些榜樣深深觸動了他的心靈,激發起他體內的勇氣和潛能。他不停地提醒自己:“既然別人可以做到,那我也一定可以!”最後,他終於成功了。在戴維斯那裏,他隻是沒有發揮潛能的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缺少成為優秀商人的天分。

人們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看法:不可改變的天分決定著人們才能的高低。他們相信,大部分人天分都不高,很難取得超人的成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有人心中都潛藏著一座火山,其能量大到驚人。沒有人缺乏才能,他們缺乏的隻是釋放才能的機會。

將自己的潛能激發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愛默生說過:“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便是我的夙願。”在自己擅長的方麵發揮所有潛能,人們的成就甚至會趕超華盛頓、拿破侖等偉大的人物。

然而,像馬歇爾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體內隱藏著巨大的潛能,更何談將其釋放出來?他們不知道自己原本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隻要將體內的潛能釋放出來,再加上一些輔助與指引就可以了。隻可惜,他們最終卻坐失良機。

印第安人的學校每年都要將一批畢業照拿出來展覽。通過這些照片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們剛離開家鄉來到學校時與畢業時的神情相差極大。畢業照上的學生們全都神采奕奕,對未來充滿希望。所有看了這些照片的人,都會相信他們將來必有所成。然而事實卻是,當這些學生畢了業,返回部落生活了一段時期以後,大多數人又會回到最初的狀態。這種狀況出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所處的環境抑製了自身潛能的釋放。

在與失敗者交流的過程中,人們不難發現,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身所處的環境不利於潛能的發揮。因而,所有人都應想方設法進入有利於自身潛能釋放的環境中去。結交一些了解並信任你的朋友,多與他們相處,聽聽他們的鼓勵,這將會對你的發展大有幫助。多結交一些成功人士,努力借鑒他們身上的優點。假如你缺少鬥誌,就應去結交那些鬥誌昂揚的人,努力向他們學習。假如你立誌做一個完美的人,就應該去結交那些不斷進取的人,他們的意見與鼓勵會使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