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孟濤本想趁機拉攏常淩風,卻被常淩風巧妙地岔開了話題,隻得暫時放棄這個念頭,道:“常兄,有什麼事情但講無妨,小弟願意洗耳恭聽。”
“中隊長,不知你喜不喜歡馬?”常淩風笑眯眯地問道。
關孟濤一愣,這不是明知故問嘛,騎兵哪裏有不愛馬一說,關孟濤自小跟著父親的馬幫冒著惡劣的氣候,躲避著匪患,跋涉於張桓與庫倫,直至俄羅斯的恰克圖之間,運去中國內地的綢緞、布匹、茶葉、瓷器等物品,再從牧民那裏換回馬、駱駝、牛、羊、皮張及鹿茸、麝香等藥材,從俄國人那裏換回毛呢、水晶石、赤金、銀器等。可是說,馬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對馬的感情是融入血液和骨子裏的。不過,後來在關孟濤12歲的時候,他們的馬幫在一次沿著“張庫大道”運送貨物的時候被馬匪所劫,夥計、馬夫、趟子手等30餘人被屠殺殆盡,連關孟濤的父親也是未能幸免,幸好關孟濤當時貪玩落在了馬幫隊伍後麵不到一裏地的地方,否則也難逃厄運。
在等馬匪走後,草草埋葬了父親和其他人,關孟濤一個人在荒郊野地裏走了3天3夜,直到暈倒在路上。也是他命不該絕,恰巧被被晉綏軍路過的一支隊伍所救,自此以後,關孟濤就從了軍,因為懂馬、喜歡馬,所以被挑到了騎兵大隊服役,後來憑借累積軍功當上了中隊長。
“常兄這是在拿我開玩笑嗎?”關孟濤道。
“我並沒那個意思。”常淩風笑了笑,繼續說道:“剛才我的話沒有說清楚,我是想問你想不想要更多的馬,更好的馬?”
“這個當然想了。”
“好,那我們就去找馬,你看如何?”
常淩風的提議簡直讓關孟濤這個喜歡馬的人感到無法拒絕,但是他不是一個聽風就是雨的人,冷靜地問道:“到哪裏去找?”
“草原上有大量的馬匹,而且都是訓練好的戰馬,就像是昨晚我們繳獲的一樣。”
關孟濤一下子就明白了,扭頭道:“你是要去搶德王的馬?”
“聰明,不過我們不是要搶德王的,而是搶李守信的。”
“哼,這家夥可不是什麼好人,他早年在熱河北部以“信”字為號聚匪為害地方,後被擔任熱河遊擊馬隊統領的張連同收編,張連同投靠奉係之後,被改編為東北邊防軍騎兵,李守信任騎兵團團長,駐熱河省赤峰直隸州開魯。後在張少帥的指揮下,鎮壓過嘎達梅林起義。張連同被宋哲元將軍擊敗後,其部大部分歸由李守信率領,這是李守信起家的資本。”
常淩風聽關孟濤對李守信的來曆十分清楚,而且看他眼中的憤怒的眼神,就知道這件事基本成了,他不失時機地道:“看來你是同意了。”
關孟濤道:“我倒是想搶他的馬,但是也得能搶到啊?你覺得就靠我們這幾百號人就能跟他堂堂的偽蒙古軍總司令過招,還能討到便宜?”盡管關孟濤見識了常淩風的不一般,但是還沒有讓他敢異想天開的地步。
“這個問題交給我就行了,你隻需和我們獨立連一起行動就行。”常淩風頗為自信地說道。
“好吧,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關孟濤倒是想看看常淩風是如何踐行自己的承諾的,索性便答應了他。
“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不知道你能不能答應!”常淩風道。
“隻要是我姓關的能做到的,你盡管說。”關孟濤也是爽快人。
“等我搶到了馬之後,你要幫我訓練一批騎兵。”
關孟濤還以為他提出什麼條件呢,原來是讓自己當教頭而已,當下便滿口答應道:“行,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好,我們一為定。”常淩風目光中泛著奕奕的神采。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現代化武器已經非常厲害了,而傳統的騎兵已經過時了,就比如當時德國侵占波蘭,而波蘭擁有當時歐洲最強的翼騎兵,卻在德國的鋼鐵洪流中直接被泯滅,騎兵也就消失在歐洲戰場上。但是相反的是在中國戰場上,就存在相當多的騎兵部隊。首先是中國的地形特殊,中國除了少數的平原地帶,就有不少山林,大規模的坦克機甲群除了攻城就很難發揮重大的作用,所以機動性更強的騎兵部隊就成為了更好的選擇。而中國為了能夠對付日軍,大量使用騎兵,由於重工業薄弱,生產不了裝甲車和坦克,騎兵就是最好的代替工具,在戰場上騎兵的突擊效果往往會給日軍帶來很大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