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軒記憶中的那些大人物,在這個平行世界都換了一身馬甲出現,而且境界高得不為人子——意思就是境界高到嚇人。前朝輝煌三千年,如花燈般閃現了幾多聖人,詩詞傳世之作往往令人拍案叫絕。而在這個年代,前有多少文章大家已然入聖,後來又有貌似那位大神的痕跡出現,多半證道之日未遠矣。
如此一分辨,倒顯得成聖有多容易,任誰都能取星摘月似的。可是宋軒卻悲觀地發現,修行真的很難,比之蜀道更甚,前人之《蜀道難》,又被多少修行者奉為心聲?紅塵四玄關,關關不由人;靈海長命橋,隻渡有緣人;在之上更有天地間的劫難,阻塞天人之河川,成聖之途可謂苦絕。
宋軒就站在修行路的起點,望去遠方,雖前路浩蕩,然而看不見終點也是一種莫大恐懼。
不過好在,修行者的壽元,往往遠多於尋常人,不然就在修行路上熬,都熬不了多少年。
..................
老秀才一身氣息雖然深邃,卻並不能化為方外之景,要麼是還未曾跨過天人之隔,要麼是修為深不可測。宋軒,以及其他人,都傾向於前者。
因為老秀才一言一行雖然古怪出塵,卻因此有許多小問題,或者說小缺陷,比如說好占便宜啊,比如說憤世嫉俗啊,還比如說與小秀才臭氣相投啊——其實第三點已經概括前兩點了。正因為他不是完人,所以眾人也都對他沒有恭敬之心,有的隻是對他一把年紀的尊敬。
“老而不死是為賊,老匹夫就先告辭啦,後生們後會有期。”“酒酣”宴飲罷,老秀才便揮揮手,牽著毛驢,就遠去深山中了,雖說是下山,卻絲毫沒有下山的脾氣,那隻蠢蠢噠的毛驢一搖晃尾巴,對著賞賜了它幾條烤魚的小胖子和小姑娘一頓首,就馱著老秀才揚長遠去,在暮靄中化入天地,終不見雲煙。
小秀才這時候也是吃飽喝足了,也將腹中寶貝掏空了,但他要等著宋軒三人先行請辭。雖然這不過是一個先後順序而已,但對他而言,守禮的本質可以不要,但形式必須保存——很奇怪的思想。
先行離開的是屬於客人,而後離去的人屬於此間宴飲的主人。不辭而別是大忌,而告辭而別也有些讓人不舒服。所以,他幹脆盤腿坐在那裏,笑著與宋軒三人扯皮。
雖則三人已然齋發,可還無人及冠,天色又沉沉暗去,四人這才依依不舍地告別。
小姑娘在離開了遠遠的時候,才噗的一聲笑了出來,看到宋軒望向她,趕忙捂住嘴巴,報以可憐汪汪的淚眼。不過即使她不說,宋軒也知道她笑什麼。
這個年輕的歪帽子小秀才,真真是腐儒到了極點!而且沒話找話的能力也屬上佳。
這樣的人,放之現代,就是人見人怕的冷場小王子了。隻是在這個時代,配合上他呆萌的臉,確實莫名戳中人的笑點。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呢。隻怕是小秀才到現在還自顧洋洋得意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