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3)

司天道已經不是第一次離開黑龍寨去外地辦事了,以前為了采購物資,司天道去過大宋的梅州(循州)潮州。

那個叫沒毛大蟲的私鹽販子姓牛沒有大名叫牛二。先前跟著陳三槍販運私鹽廣東福建江西都跑過,對從黑龍寨到沿海各個鹽場的道路和路上的各種門道都熟悉的很,也算是個老資格的私鹽販子了。

以往陳家寨販運私鹽的路徑都是自陳家寨坐船下行,沿途經寧江、梅江、韓江自興寧經梅州(循州)到潮州出海。

這一次也是走的這條路。

一路上激流險灘暗礁無數,航道艱險難行航行的風險很大,為了保險起見從興寧經梅州(循州)到潮州出海的一段航程都是另外雇傭的熟悉這一段航道的老船工。五條平底內河航船裝載了一個營三百多莊客一路無事到了潮州。

南宋末年,朝廷武備廢弛,各地州縣雖然養有廂軍鄉軍,但是都形同虛設,基本都是領著軍餉不打仗不訓練的空架子,隻能在地方的基本建設上做廉價勞動力使用。

大宋當年創設廂軍的目的也是為了給各地災民的安置找一條出路,天長日久。成為無用的冗兵。是大宋“冗兵”“冗官”“冗費”的“三冗”弊政之一。完全起不到保衛地方維持地方秩序的作用。

一路上,黑龍寨一行人除了偶爾在大商阜停靠有稅吏來收稅以外,基本不和大宋官府打交道。也沒遇到什麼水匪盜賊。

司天道程逆風和黑龍寨的一行人為了不引人注意都換上本時空的便衣,自稱是去福建泉州做生意的商人,莊客們都是雇傭的夥計。大宋朝不禁商旅,老百姓離開自己原籍也不需要像後世的明朝還需要官府開具路條。也不會有六扇門的人隨時隨地來攔住你查看身份證暫住證。

所以,有宋一朝,人口自由流動,造就了幾十座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大城市。老百姓的自由程度比後世的現代社會還要高。百姓出行除了不許隨身攜帶弓弩這樣的攻擊性武器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限製。

南宋時期海上貿易和海運發達,位於華南沿海的潮州已經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了。

在潮州黑龍寨一行人連人帶船收購了三條中型海船,采購了充足的糧食帶夠飲水,就把內河船隻換乘了,揚帆入海。

黑龍寨的莊客們多數沒有坐過海船,雖然在水庫裏演習過水戰但還是適應不了海上的航行,一路暈船嘔吐不止。

司天道和程逆風看到這樣的情況就改變了原定計劃,一路遇到無人荒島和荒涼的海岸,便暫停航行,帶領莊客們演練一番登陸作戰。幾番演練下來,莊客們開始適應海上的航行不再暈船嘔吐了。

一直以來黑龍寨的莊客在粵北山區進行的訓練都是以山地戰叢林戰為主。這一番訓練下來,水陸兩棲作戰的路子也開始發展起來。

司天道和程逆風打算這一次行動結束以後,建議軍事組把水陸兩棲作戰納入黑龍寨莊客的常規訓練內容。每年不定期搞一搞海上的航行拉練活動。

沒毛大蟲牛二一直以來都是從福建廣東沿海向內陸走私販運私鹽,對福建廣東沿海的私鹽鹽場的分布情況了如指掌。

一路走來指給司天道和程逆風幾處私鹽鹽場的所在。司天道用望遠鏡看了,隻見鹽場所在之處煙霧四起顯然是鹽民燒柴煮鹽冒出的煙,就選定一處鹽場下令停船,派牛二坐了舢板上岸探查。

由於牛二以前販運私鹽之時常來常往,岸上鹽場煮鹽的鹽民還有認得牛二的,詢問牛二是否是來買鹽的,牛二諾諾應了,看定鹽場虛實,便回轉到船上報信。

司天道和程逆風得知岸上的鹽場青壯不多,防備鬆懈,就下令讓莊客們開始登陸。

南宋末年沿海的鹽場都是一些海邊漁民不堪困苦煮些鹽賣錢以供生活所需,故此,那些所謂的鹽場其實不過是些破敗的海邊小漁村。人口多的不過五六百,少的隻有幾戶人家二三十口人罷了。

黑龍寨的莊客們訓練了一路,等著這個時候很久了,聽得一聲令下,紛紛放下舢板,操起武器,擺開衝鋒隊形怪叫著向著岸上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