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魯肅過江(1 / 2)

江南戰事緊迫,李平率領七萬大軍夜行兩百,白晝休息,即使是這樣,急行軍數十日才趕回襄陽。

此時,曹丕接到了曹操的密信,調他入朝治政。

李平清楚,曹操這是在栽培曹丕,也是在考驗曹丕。

曹丕向李平請教了一番,得到李平的提點,高興的帶著上千騎兵星夜回朝。

值得一提的是,甄宓在兩月前誕下一名男嬰,曹操在信中給孩子取名為曹叡。

甄宓產後身子虛弱,不宜旅途勞頓,曹丕便將甄宓母子留在征南將軍府,托李平代為照顧。

送走曹丕,他親自到征南將軍看望了甄宓母子。

相比三個月前的甄宓,此時的甄宓豔光四射,令人不敢直視,渾身上下充滿母性的光輝,可見她有多麼疼愛剛出生的兒子。

李平身為男子,不便久留,探望一番,告辭離去。

臨走之際,他吩咐征南將軍府的下人,甄宓母子一切用度,全部由荊州刺史府撥出,並讓下人照顧好甄宓母子。

九月初。

李平將荊州政事托付給蒯越,率六萬大軍南征東吳。

雖然壽春已經岌岌可危,但李平卻沒有絲毫焦急,率六萬大軍從襄陽到達江夏,傳令水師上將蔡瑁領四萬水師順江南下,集水陸十二萬大軍,從江夏出發,沿江而下,屯兵樊口,與南麵的東吳守軍隔江對峙。

李平十二萬大軍進攻江東的消息傳回吳地。

吳主孫權異常震驚,立即放棄壽春,率兵回到建康,與水師大都督周瑜商議對策。

曹軍勢大,江東草木皆驚,群臣皆勸孫權上表投降朝廷,保全身家。

孫權謀士魯肅與周瑜及一眾老將,紛紛主戰,魯肅勸孫權:“主公提領江東已有五年之久,深得江東世家支持,名望日盛,若是投降曹操,曹操豈會放過主公?”

周瑜緊跟著勸道:“李平率十二萬大軍南下,看其勢異常凶猛,其實不然,李平此舉很可能是嚇唬主公,迫使主公從壽春撤軍,現在,主公如他所願,已經撤軍回來,李平若是再不識抬舉,末將隻需兩萬精兵,便能讓他十二萬大軍盡喪長江之中。”

孫權沒有周瑜的樂觀,東吳雖有十萬大軍,但三萬大軍防守南越,剩下的七萬大軍要拱衛各地關口,能調用的兵馬不足六萬。

先前他攻打壽春時損兵折將,吳地百姓怨聲載道,今次再行出兵,恐怕江東不等李平攻打過來,就已經亂作一團了。

孫權歎氣道:“李平憑八萬大軍,阻擋西涼十八萬大軍兩月有餘,其人文韜武略,皆是世所罕見,此次他率軍攻打江東,我江東即使有長江天塹為屏障,也難擊敗他。”

周瑜看著孫權臉上的落寞神色,笑道:“主公放心,隻要有我周瑜在,江東無憂。”說完一甩披風,大步離開。

魯肅忙喊道:“公謹留步……”

周瑜當做沒聽見,快步從大殿內走出去。

魯肅暗歎一聲,對著孫權解釋道:“主公,公謹性情高傲,您別在意。”

孫權自嘲道:“公謹乃世之名將,性情高傲可以理解,況且,公謹在江東將領中的威望無人可比,孤這個主公,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