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1)

李家大院,王婆子對這次新買的丫頭們甚是滿意,皆乖巧不說,更有一個名喚雲丫的是個會伺候人的。

這雲丫原就是大戶人家的丫鬟,隻是主家遭了難,小姐在路上病死了不得已才賣身葬主。

雲丫(即雲娃)看著因自己故事而不停摸眼淚的王婆,深覺罪過,隻拿塗了薑汁的帕子摸眼陪著流。

新月提出這套說詞時,眾人極力反對,哪有這般咒自己的,也不怕惹怒了鬼神?奈何新月聽不進勸。

其實這事也怨不得新月,以前看了多少故事,幾乎本本都有賣身葬父這一精典老套的情景,往往背後是誰誰要在主角身邊放人了。新月雖不明白那些人沒事往並不影響自己的主角身邊放人做什麼,但是自己來到這社會這麼久也沒見一回實在覺得不圓滿。

於是自導了這麼一出,想當初自己還鄙視自己的爛招,誰知人家李家的管事婆子就吃這一套,都沒像別的下人一樣培訓就把雲娃(即雲丫)安排到李家老太太房裏做事。

新月默了許久,雖也希望一舉成功,但是這樣也未免太浪費自己幾夜沒睡好想後招的感情了。

不得不說鄉下人就是樸實啊,這都不帶懷疑的。

雲丫在李家老太太身邊伺候著,覺著這老太太對下人倒也親厚,想是念著大兒在宮中也正做著伺候人的差事。

這老太太平素多時待在佛堂裏,祈求一家平安,吃食也從不挑的,隻讓人隨意備了,基本是你送什麼來都可以的主。

原以為這李家二爺畢是飛揚跋扈的了,誰知竟是頂頂孝順的,又常與老太太商量了做些善事,如派米修路之類的。

隻是奇怪為何這李家二爺還未娶親生子。

某日套了老太太的話,很是無語了一陣。原來一般人家若有幾個兄弟,便都是按這排輩成家的,如今李公公未成親,李家二爺自是不願搶在哥哥前麵。

新月看了雲娃的回報,想著莫非這李家二爺不喜女兒家好男風,隻是如此便要絕後了,恐老母追究遂想了這麼條理由擋著。

新月暗歎自己果然不單純了,竟這般想別人。這先放下不提,隻是李家即常常做著善事為何口碑如此差?

圖阿曼蒙,走訪了多家未果,後跟蹤了才發現這李家二爺剛把錢財送到窮苦人家離開,後麵就有人說是奉了老爺命令來收回東西的。

這本來你有錢不做善事人家也沒什麼,最多說上幾句酸話,可是前麵剛送了東西轉眼就叫家丁來收了,雖自己也沒吃虧,可是被人拿來做秀自是不喜的。

再細細打聽,凡是修路,每每修完後要攤派,給百姓增加負擔。

周圍百姓一開始也是不服的,隻是父母官都顧忌著宮中李公公,那不理會的便是好的了,更有甚者,趁機撈銀錢。

雲丫在李家仔細打探了,李家老太太和二爺還不知有這等事,隻當自家一直做著好事,為李公公積陰德。

新月皺眉,看來問題出在下人身上了,隻是一個下人何至於敢如此行事,少不得有人指使。

這幕後之人目的便是通過李公公的家人死死地控製李公公為自己辦事。

這日突然收到雲娃的信,言李家要辦喜事了,為李公公娶一房媳婦。

新月命人去細細打聽了,這秦氏乃是剛死了夫家楊氏不足半年,有一雙兒女,雖夫家資產不豐,但有族裏幫襯日子也是過得的。

隻突然有一天李家管家帶了人上來求親。要自己改嫁,秦氏已覺羞辱,況乎那還是一個閹人,再者李家管家明確表示李家願撫養自己的一雙兒女,隻是得隨了李家姓。

此事激怒了楊家族人,奈何李家強勢,便是縣太爺亦不敢惹他們家。

下了聘,定了日子便要來娶的,李家管家以楊氏族人性命相逼,秦氏隻得含淚披上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