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酷吏難有好下場(2 / 3)

衛遂忠也是粘上毛比猴子還精的人,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原委了,這可太傷自尊了!他徑直闖了進去,指著王氏的鼻子就是一通狂罵,說你有什麼了不起呀,有你們家人在我就不能進來?小心我把你們一家都修理死!王氏原本是名門淑女,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來俊臣的小嘍囉一頓羞辱,回屋痛哭不已。來俊臣也很生氣,命人把衛遂忠捆起來痛打了一頓。衛遂忠這下子可被打清醒了,趕緊跪地求饒。來俊臣也還真饒了他。為什麼呀?因為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嘛。兄弟是事業上的好幫手,而且隻要坐在這個位置上,還怕討不到老婆?所以他教訓了衛遂忠幾句就讓他走人了。王氏夫人被人白白地羞辱一番,自己在丈夫心目之中的位置不過如此,羞憤交加,沒過幾天,自殺了!即使是這樣,來俊臣也沒當回事兒,因為他又發現新目標了。上次他看上的是段簡的妻子,這次他又看上段簡的妾了。倒黴的段簡隻好又乖乖地拱手相送。本來是左擁右抱,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老百姓常講“醜妻近地家中寶”,妻子醜一點,地離自己近一點,都好照顧,不容易被別人盯上。段簡倒好,嬌妻美妾,現在都成別人的了。來俊臣不斷發現新目標,並沒有把妻子的死當回事,可是衛遂忠寢食難安了。他是來俊臣的心腹,知道來俊臣心如蛇蠍,雖然現在沒有找自己的麻煩,但難保哪天不翻舊賬。怎麼辦呢?

衛遂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去給來俊臣下絆子了。他知道來俊臣是武則天身邊的紅人兒,直接跟武則天說來俊臣謀反未必起作用,所以他決定曲線救國,去求見武則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他問武承嗣:“您可知上次來俊臣擲石頭砸中的是誰的名字?正是魏王您呀!他準備告您謀反呢!”一句話可把武承嗣嚇壞了。他也曾經風聞來俊臣在武則天麵前說自己的壞話,現在從來俊臣的心腹衛遂忠口裏再聽說,那就更讓他深信不疑了。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武承嗣立刻行動起來了。

他先是以帶頭大哥的身份聯絡了武家子弟和太平公主,因為當時太平公主已經嫁到武家,算是武家的人。後來為了增強實力,又把皇嗣李旦也拉了進來,最後幹脆連禁軍將領也給拉上了,說:來,我們一塊兒告倒來俊臣!這些人本來不是一個陣營的,彼此有諸多矛盾,但是在痛恨來俊臣這一點上卻空前一致。反正來俊臣讓大家都人心惶惶,現在正好趁著人多勢眾,一起打倒他。聯絡好了之後,就以魏王武承嗣為首,這些人聯名上奏,控告來俊臣。既然這麼多人聯名上告,那就立案審理吧。一審起來,這罪名可就多了,行賄受賄、欺男霸女已經算是小意思了,更重要的罪狀是來俊臣想要自己做皇帝!證據是什麼呢?來俊臣曾經把自己比作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這石勒原本是個奴隸,後來從奴隸成為了將軍,又從將軍晉升皇帝。來俊臣自比石勒,不就是要謀反嗎!謀反就得判處死刑啊,這個處理意見就上報給武則天了。

武則天怎麼處理呢?她對來俊臣還是相當有好感的。她知道來俊臣得罪人很多,但那都是自己讓他幹的。至於說來俊臣想要當皇帝,武則天無論如何是不相信的。何況來俊臣還是個美男子,武則天對於美色總是很感興趣。她想保住來俊臣,因此遲遲沒有答複。然而越是這樣,那些告來俊臣的人越害怕呀,要是來俊臣不死,接下來就輪到這些人吃不了兜著走了。宰相啊,武則天的麵首啊,都被動員起來遊說武則天,可是武則天就是不處理。

常言道:惡人自有惡人磨。最後結束來俊臣性命的還是酷吏。這個酷吏名字叫做吉頊,也是一個美男子。此人曾經和來俊臣共事,心機深沉,膽略非凡,當時也正得武則天信任。

神功元年(697年)六月的一天,武則天騎馬到禁苑散心,吉頊為她牽馬。騎了一會兒馬,武則天問:“最近外麵有什麼動靜嗎?”吉頊回答道:“大家都在議論皇上怎麼還沒判來俊臣死刑呢。”武則天說:“來俊臣有功於國,朕不能不考慮啊。”吉頊朗聲說道:“來俊臣糾結不法之徒,陷害忠良,他們家收受的賄賂有如山積,被他迫害而死的冤魂充塞道路,這樣的人是****,是公害啊。陛下您哪能對這樣的人心存惻隱呢?”

這話還真把武則天說動了。武則天沉默了一會,終於長歎一聲說:“隻好這樣了!”吉頊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起作用呢?有兩點原因:第一,他沒有提來俊臣謀反,他知道武則天不相信他謀反。但是他所開列的來俊臣的罪狀卻都是真的,單憑這些罪狀已經足夠判處來俊臣死刑了。第二,吉頊也是個酷吏,連他都跟武則天說,不能再讓來俊臣苟活於人世,武則天也就意識到了,天下人都已經萬般厭惡來俊臣了,如果這時候再保他,隻能是引火燒身。沒辦法,借他的腦袋來平息民憤吧,來俊臣自己在《羅織經》裏也說過,要“善歸上,罪歸下”,有好處時要讓皇上做好人,有罪過時做臣子的應承擔下來,現在,就讓他實踐自己的理論去吧。神功元年六月初三,武則天終於下令將來俊臣斬首。

斬首那天,洛陽城的老百姓傾城而出,都來看熱鬧。來俊臣人頭剛一落地,百姓蜂擁而上,把來俊臣的屍體挖眼剝皮,連五髒六腑都掏了出來。這情景太讓人震撼了,武則天還真沒想到來俊臣如此讓人痛恨,她不由得暗自慶幸,幸好把他處死了,否則這種鬱積的憤怒要是爆發到自己頭上,豈不是大麻煩!她趕緊和來俊臣脫清幹係,親自寫了《暴來俊臣罪狀製》,列舉了來俊臣的種種罪狀,最後說:“宜加赤族之誅,以雪蒼生之憤。”搖身一變,又成了一個替天行道、為民申冤的好皇帝。

既然要當好皇帝,光殺死來俊臣還不夠,還要進一步證明自己是被蒙蔽的,沒有責任。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武則天找大臣談話了。她說:“過去周興、來俊臣審訊的時候,每次都牽扯好多大臣,我也不是沒有懷疑過,可是派身邊的大臣去複查,回來都說確實如此。我再問那些受審的人,這些人自己都承認謀反,那我也就隻好相信了。可是周興、來俊臣死了之後,也就不再有謀反案了,這樣看來,以前那些案子恐怕也有冤枉的吧。”她這明擺著是在裝糊塗,大臣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就都不說話。沉默了一會兒,一個叫姚元崇的大臣說話了:“從垂拱年間以來,所謂的謀反案基本都是周興他們誣告出來的。當時陛下讓大臣去複查,這些大臣還不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怎麼敢真的去查!那些被誣陷的人如果翻供的話,會吃更多的苦頭,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所以隻好承認謀反。現在全仗老天保佑,陛下終於看清楚了周興、來俊臣他們的嘴臉,把他們正法了。臣敢以全家族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向您保證,從今再也不會有人謀反了,如果再有人謀反,請陛下問臣的罪!”武則天趕緊順坡下驢,說:“姚愛卿說得對!以前那些宰相隻知道順著朕,險些讓朕成了濫用刑罰的人!現在姚愛卿所說的才是我真正想聽的話呀!”一下子把責任推了個精光。武則天和姚元崇之間的這次對話,成為武則天結束酷吏政治的一個標誌。這個姚元崇是誰呢?他就是後來輔佐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大名鼎鼎的宰相姚崇。

周興和來俊臣都死於酷吏之手,是不是因為惡有惡報呢?其實沒有這麼簡單,關鍵是武則天想要除掉他們了。不光是周興和來俊臣,新舊《唐書》所記載的二十七個酷吏不是被處決,就是承受不了內心的壓力自殺或者發瘋,沒有一個善終。那麼,武則天為什麼要把這些幫她打江山的功臣送上斷頭台呢?

兩個原因。第一,她已經用完這些人了。她利用酷吏來打擊反對派,鞏固了武周的江山。但是,一旦統治真的穩定下來,這些人的曆史使命也就結束了。而且,這些人的存在還會成為她的負擔。為什麼呢?首先,這些人會有損於她的形象,讓人們覺得她是淫刑之主;其次,這些人勢力太大,都侵奪了武則天的神聖皇權了。來俊臣死後,禮部侍郎馬上向武則天自首,說他過去迫於來俊臣的壓力,每年都要任命幾百個來俊臣的親信。武則天質問他為什麼拿國家官職做人情,侍郎說:“臣負陛下,死罪!臣亂國家法,罪止一身;違俊臣語,立見族滅。”可見皇帝的威力還比不上來俊臣,武則天一生追逐權力,怎麼能容忍這樣的事情呢!既然酷吏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留下來有百害而無一利,那麼,“狡兔死,走狗烹”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