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2 / 2)

人性的不穩定性是從人最深的劣根性裏麵生發出來的。由於人是一種馴化的動物,因此,惡的劣根還在,雖平常持善從善可骨子裏還是有惡存在。這就成了文明的“野蠻人”,這種人平時潛意識的表現都是善良的,善已經占領了他大部分本性的領地。但在某一個無聊的時刻或一些意念閃現的時刻,頭腦中會突然蹦出一個惡的連他自己也感到有些吃驚的欲念,而且這個欲念很強烈,控製能力不強的人,往往就著了它的道兒,幹了一些醜事。比如當一個人行走在鄉間小路上時,突然會想拿根棍子比劃比劃玩玩,於是路旁的莊稼就遭殃了;有時,有的人跟別人呆在一起時,會突然做一些舉動,把別人嚇一跳,但這隻是開玩笑。這種惡作劇的念頭也是不穩定性突然爆發的一種表現。

人性的不穩定性,最大的原因是善的不純,惡的潛隱。但還有部分原因是純精神上的。由於人的生理有節律,有旺相休囚的輪回轉化,因此人們的性情難免有波動,難免不穩定。有時心情好,有時也會莫名其妙的煩躁不安。在人們心情好的時候當然會更好的從善,而在心情不佳的時候難免情緒有些波動,但是隻要記住不做壞事,與人無傷,控製和疏導掉那些不良情緒,人們也可以恢複到一個良好的狀態。

人性的不穩定性也來自於人的求新求變求刺激的潛意識,在人的骨子裏,都是想突然做點什麼來釋放壓抑的情感,又或滿足虛榮心,又或單純的隻是不經意的一種舉動。總之,人要靠這種不穩定不恒定的舉動來維持心理的健康,情感的宣泄。出自於無意識狀態時純精神的衝動。

但是它是自私的狹隘的,我們的智力可以分辨出它的不好,但還是因為“惡小無關緊要而為之”,古人雲“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小惡可以造成大後果,小惡可以牽出後麵的大惡來。因此,必須革除或改善人性的不穩定性,才能使人們的善臻於純淨,心理和情感歸於安寧平靜。人如果讓那些躁動的情緒或欲念所左右,那麼他就不會得到內在的解放,得不到精神上的自由。

隻要革除了自私、不智,其他的諸如狹隘、計較、作惡、貪婪、仇恨、厭惡、狡詐、殘暴等等都會消失,代之而來的是以此相反好的品質。同時人的不安定性也將消失,人們會活在一種自主自然自由的狀態中,由於沒有了外界的刺激與壓力;所以人們不會產生情緒的不穩定和壓抑情感的釋放。由於智慧可以寬解和調控這些不穩定意念,而且想法做事都處於善的狀態,與人無傷,因此這個人性的不穩定性將得到很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