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榆關風雲(十二)(1 / 2)

除了總結作戰中的經驗外,李誠中對這次作戰中各級軍官士兵的表現非常滿意,可以說他們的表現大大出乎李誠中意料之外,完全不像一支剛剛成軍不到半個月的新軍,因此,在軍議中他迫不及待的對戰功進行了表揚。

這次守城戰中,任務最為艱難的是弓箭隊,弓箭隊的作戰對象是契丹弓箭手,按照眾人的一致意見,這些契丹弓箭手都具備了神射手的素質,就算在整個契丹部族中,估計也是拔尖的,數量應該也不多。而平州軍弓箭隊都是新兵蛋子,雖然其中大部分曾經在關外接觸過弓箭,但畢竟無法與契丹弓箭手中的精銳相媲美。在這次作戰中,弓箭隊的戰績不值一提,他們隻射倒了兩名契丹輔兵,自身卻傷亡慘重,死了六人、重傷兩人、輕傷三人,足足占了榆關內平州軍損傷的一半!

可李誠中卻在軍議的時候對孟徐興和焦成喬帶領的弓箭隊讚不絕口。這些弓箭手們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明知露頭就很可能意味著死亡,卻仍然義無反顧、甚至有些悲壯的與要塞下的契丹弓箭手對射,這種不怕犧牲的頑強戰鬥意誌讓李誠中大為讚賞,他們雖然戰績慘淡,卻被李誠中列位軍功第一。

其次是鍾四郎的夥,他們的防守點從來沒有被突破過,而且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臨戰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變之策,不僅自身完成了防守任務,還幫助全軍穩住了局勢,取得了極佳的效果。李誠中對這種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讚賞,在軍議中,他充滿溢美之詞的鼓勵和表揚了這種能力,並且希望所有隊、夥的各級軍官都要向其學習,力爭擁有這種能力。

另外就是周砍刀帶領的刀盾隊,他們在關城上出現危機的時刻,敢打敢拚,成功彌補了防守上的缺漏。李誠中對此也給予了高調表揚,他用盜竊自後世的著名台詞熱情洋溢的勉勵所有軍官:“一支不敢白刃交兵、且沒有白刃交兵能力的部隊,永遠隻是二流部隊!隻有敢於直麵敵人,亮出手中兵刃的部隊,才算是作風頑強,招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優秀部隊!”這番話樂得周砍刀咧著嘴好半天沒有合攏上。

李誠中對自己這種不按首級論功的作法進行了詳細說明,他解釋說,在戰鬥中,每一個戰績其實都離不開團隊整體的支持,每一個作戰單位所擔負的任務是不同的,有些人正麵接敵,有些人側麵支應,還有些人從旁配合,沒有誰能夠以一己之力擔負戰事中的所有職責,評軍功的時候,應當按照所起到的作用和完成任務的進度,以及任務中表現出的品質來整體考量。並且他還說,今後的軍功評定,不會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而是在軍議時統一評定。另外,他要求各夥提出本夥在這次作戰中表現英勇的士兵,在軍議中一並考量記功。

李誠中的思考很不成熟,其中有許多細節並不清楚和透徹,但他卻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戰功評定體係,這套體係隨著將來的不斷完善,逐漸展現了其內在的巨大威力,成為李誠中所部最重要的三項軍事製度之一,奠定了一支現代型軍隊的基礎。

劉金厚站在剛由民夫營搭建起來的土台之上,激動的望著眼前的李誠中。作為這次守城戰中表現突出的士兵,劉金厚以擊斃三名契丹人的功勳,位列被嘉獎士兵的第一。

李誠中當著台下近兩百名士兵和一百名民夫的麵,當場宣讀了由馮道起草的請功劄子,在這份劄子中,劉金厚被點名表彰並提拔為伍長,這不僅是榆關內甲都、乙都各夥中的第一個伍長,而且是整個平州軍中的第一個伍長,同時李誠中在劄子中提議,提拔劉金厚檢校什長,秩別陪戎副尉、從九品下。

如果說任命一個無品級的伍長,李誠中作為檢校都頭的這份決定還說得過去,那麼提拔劉金厚為檢校什長、陪戎副尉則就大大超越了他的職權範圍。當時馮道和薑苗、張興重等隊官都提醒李誠中慎重考慮,但李誠中認為,他隻是建議而已,最終的任命權還在兵馬使周知裕和刺史張在吉手上。

此刻,他動情的對著台下數百雙眼睛大聲道:“有人問我,如果兵馬使衙和刺史府不同意這份提議,到時候怎麼收場?在這裏,我要當著你們大夥兒的麵說,如果連劉金厚這樣優秀的好兵都沒有資格得到這份告身,那麼還有誰有資格!我相信周兵馬使和張刺史的眼光,我對他們抵禦胡人入侵的決心抱有堅定的信心,我也同樣請你們,對我李誠中抱有信心。將來有一天,不僅是劉金厚兄弟,你們當中更多的人,也將同樣因為卓越的功績而獲得官階告身,平州軍不僅會牢牢守住榆關、守住平州,我們將重返營州,奪回屬於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