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結束語(1 / 2)

醫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無論是中醫或是西醫都積累了幾千年人類科學文化的成果,都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學問,並非支言片語所能道清楚的,也非一篇或二篇文章所能說明的,所以本書所編著的一些內容都是非常粗疏的,掛一漏萬,並不足以說明中醫的特色,西醫的特點。特別是隨著科學的發展,醫學的發展特別是西醫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作為傳統醫學的代表——中醫的診療方法也日臻完善,研究方法也是日新月異,療效也有所提高。而且隨著我國醫療機構的完善和醫療政策,無論是中醫或西醫都成為我國醫療部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為恢複我們的健康,保衛我們的身體做應有的貢獻。任何輕視中醫或鄙視西醫的行為,都是有違科學道理,跟不上社會潮流的。但對目前中醫或西醫的狀態應怎樣總體上把握呢?雖然在前麵我們曾分列哲學、生理、病理、藥理討論過,但總體上,我們還未曾敘述。

從前麵我們所論述的,大體可以得出如下的一些看法:

1.中、西醫兩大醫學體係都有各自的哲學基礎;古代謠方唯物主義的原子論及其近代的發展,成為西方科學思想的基礎,科學家探求著認識著原子,並由此去認識事物最基本的本質。原子既然是一個在虛空中運動著最小的實體。要研究它就需要解剖實物,打開黑箱,深入分析,將事物還原為最本原的元素或原子。實驗方法也就是為這個要求服務的,西方醫學也就是在這樣的哲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這個思路,它們的研究是嚴格地遵循對應的因果決定論原則,任何生理病理現象都有其固有的原因,隻要條件相同,結果就可能一致。

然而中國古代哲學家們卻從另一個角度或方麵去唯物地考察世界,提出了元氣論,他們認為氣既是充塞於整個宇宙的物質,又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本原。它聚則成形(相對穩定狀態)散則無象,流動有序,連續不斷,所以元氣是很難用解剖的方法去打開黑箱的,用分析還原的方法去認識它更是不適合的。他們卻提出了另一個方法論,即從整體觀,陰陽對立統一思想方法中去把握事物。事物既然是多因素、多變量交互作用著的複雜客體,也就很難遵循一對一的因果關係決定論去把握,轉而要求隨機的不確定的原則去解決。這些元氣論所特有的思想觀點,在中醫學裏也有充分的體現。

2.西方醫學自從19世紀生物科學借助於顯微鏡發現生物最基本的單元——細胞以後,發展得特別迅速,其生理學、病理學、病因學、臨床治療學和藥理學等都相繼紮實地建立在對人體細胞微生物細胞、藥物分子的深入研究上,為醫學開創了一個嶄新的細胞水平的階段。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當今醫學進一步跨進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這樣一來,醫學對人體內的每一個細節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醫學與現代科學也建立了更為密切的關係。科學技術的每一步進展,都將迅速地波及於醫學,成為醫學發展的豐富營養;反過來醫學的發展又更豐富了當代科學的內容。不過,醫學向微觀縱深發展的同時,有識之士,也不免感覺到,人體被分割得愈來愈細。整體聯係也容易在人的視野裏變得愈來愈模糊。作為整體功能共同體現出來的,生命的奧秘也仍然難於認識。